湖南大学附属小学评课实录

 

点击上方“孤舟话语”可以订阅哦尊敬的吴亚西老师,以及在座的各位专家、老师们:大家上午好。按照活动安排,现在由...

点击上方“孤舟话语”可以订阅哦
尊敬的吴亚西老师,以及在座的各位专家、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按照活动安排,现在由我来给昨天和今天的八堂课做一个总结。这八堂课给我的感受是:有欣慰,也有担忧,但也让我们找到了“以学为中心”的语文教学方式的方向。

首先,我谈一谈听完这八堂课后的欣慰即三个关注:一个是“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关注。我想从三个方向来阐述: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堂课《舍不得这棵树》。这堂课的教学设计由教师教什么转变为学生学什么。换句话说,我要你学,转变为我要学,这是一个改变,这个改变是本质上的。它不是站在教师的角度,而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此外,这一堂课给我们提供了“以学中心”的课型范式。教学以“我会读,我会认字”等九个环节来展示,教学过程板块式向前推进。第二是“教学上重视学法的指导”的关注。这一点黄小珠老师执教的《精彩的大象表演》一课尤为突出,老师只教了第三自然段:从关键句、从大象的表演、从观众的表现上教学生自学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第四、第五自然段,由此完成最后的拓展——“写一段话”。整节课强调的是课堂上以学法指导为中心,而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第三是“学生学得如何”的关注。纵观八堂课,如果从老师教的角度上说,黄小珠老师这堂课老师讲的不多;但从学生学的角度上讲,学生收获颇丰。由此可见,黄老师的课,是最符合“以学为中心”理念的最好的一堂课。



刚才讲的是第一个关注,接下来讲的是第二个关注,那就是对语用的关注,即对语言文字应用的关注。在八堂课中,老师们都高度关注了语言文字的应用。比方说,昨天下午阳姗姗老师的那堂课,在品词赏句上尤为突出,比如:比较“大象不肯示弱,它一使劲”和“大象岂肯示弱?它猛使劲”,通过词语的替换,让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再比如说,《舍不得这颗树》,它是一棵怎样的树?老师善于引导学生抓关键句,教学生写好关键句,写好总起句,这对于写文章、说话,是非常之重要的。所以讲,对语言文字的关注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成为语文课。

第三是对听、说、读、写扎实推进的关注。比方说,昨天老师设计的“梧桐树我想对你说——”,今天老师设计的“梵高我想对你说—”,再比如说,用“有的……有的……有的……”“没有……那样……没有……那样……只有……”等句式练习说话。孩子说话,一是跟社会说话,受社会群体的影响;一是跟课文说话,即用怎样的词语,用怎样的句式,用怎样的表达方式。课堂之中如果不用课文的例子来教学生说话,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意义何在?再比方说写的训练,几位老师是很注重写的。语文课,说来道去,无非是听、说、读、写的训练。我们虽然喊了很多年的口号,但我们一旦深入课堂的时候,我们就忘记了听、说、读、写,但老师们的八堂课,对此都十分关注,让我们感到非常之欣慰。



接下来,我想说说我的担忧,可以用“四个不等于”来概括。

一个是学全不等于学透。教学最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部分老师一堂课试图教给学生好多好多知识,其实,人的信息接收、储存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每个环节都平均用力的话,这个效果是不理想的。比方说,有些老师内容教得太多,恨不得什么都往课堂里塞,大而全,效果不明显。《小城凤凰》一课,老师做得比较好,她教学生识字时很有一套。比方:“州”什么意思?老师很巧妙地用多媒体展示了小篆的写法;还有“舀”什么意思?老师很聪明,以形索义,讲手往器皿里舀水。既然我们讲识字问题,我们就一定要上升一个层次,上升到文化的层次,讲精讲透,学生才能学精学透。吕叔湘曾说,十年的时间,两千七百个课时,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以提高,岂非咄咄怪事?教的多,学得全,不等于学得透。如果要学,应有所取舍、有所侧重,有些要学透了,并且会举一反三。



第二个是,学的思路不等于文本思路。昨天我们教研员,吴亚西老师讲了,听了一些课,感觉学生的思维没有被激活,课堂没有思维的起伏感。有些课,从文章第一段开始教,老师们教的都是文本思路;而学的思路不是这样的,甚至是相反的。比方说,《舍不得这棵树》应该从最后两段来学:学生思考“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最后让学生去发现因为它是一棵果树,因为他是一棵花树,因为他是一棵有灵性的树。总而言之,我们学的思路应该和教的思路是不一样的。

第三、学生表演不等于语文活动。我们讲语文学习要有语文活动,但是表演不等于语文活动,比方说,老师要学生上台表演大象的动作,不知出发点是为什么?我知道是要理解大象的形象,但要人去模仿动物,这本来就很难,也没有什么意义。语文活动的出发点应该要立足于文字,从语言文字出发,最后的落脚点、归宿点应该也是与语言文字运用有关。如果你要学生表演的话,那么它应该是为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而服务的;否则,我们的语文课跟舞蹈课,跟艺术形体课毫无区别。

第四个学课文不等于学语文。咱们的课,仅仅局限在课文上而没有注意课文之外的那些与语文本身相关的东西,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不能将学课文等同于学语文。

我想这四点应是引起我们注意的。



听完八堂课,我在想“以学为中心”的课堂,应当是怎样的怎样的课堂呢?我们老师务必树立“八有意识”。

第一个就是学有所依。进入课堂学生应当学什么东西?首先要依据学情,其次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低年级教什么?中年级教什么?高年级教什么?倘若对于高年级的学生, 45分钟就认几个字?那么教师为什么要在台上磨到45分钟呢?因为他们自学也可以做到。最后要依据课程性质,学生要学语文本体的东西,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语文的课堂。

第二个学有所思。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有思维流量的课,我们的课堂能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思维的场,这太重要了。有思维才有疑,有思维才有效,应该让学生质疑,探疑,解疑,应该要他们发现文章的妙处。

第三个是学有所动。按照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小学阶段孩子的学习应该在活动之中展开。那么什么是语文活动呢?说话的活动,写作的活动,朗读的活动,辩论的活动,讨论的活动,表演的活动,等等都属于语文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把无形的、无声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活动,把隐性的情感展现成显性的感知、体验。

第四个是学有所展。我们课堂上应该有一个充分的展示,展示学生的学校过程与学习的结果。《小城凤凰》那一堂课,教学生写那个“舀”字,别人问写的好不好,老师处理的特别巧妙,把他展示出来。还有很多的老师比如说字写的不好,我们让他到黑板上来写,行不行?学生读的好不好?不要求齐读,不妨让学生到台上单独来读一读,只有让学生学习过程展示出来,我们才能看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呈现出来才知道这节课学生学得怎么样。所以,

第五个是学有所帮。我们讲“以学为中心”,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的,应该是有启发的帮。怎么帮?以学生互相帮,所以就有了小组合作,但学生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还需要老师帮。老师的帮即“长善救失”,就是如果学生有什么好的地方咱们发现并发扬,如果有不好的地方我们及时纠正。老师有什么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的权利和愿望,所以“以学为中心”老师应该是个帮的角色。听老师的课,有时候,在课堂上老师的主体性很足,显得过于强大,沉静下来,仔细想想,这个“帮”字太重要了。

第六个学有所争。在课堂上应该主张争辩,让学生探究,让学生就某一个观点进行讨论。可以需要有思维的碰撞,也需要智慧的较量,这样的课堂才更好体现出学生的学。



第七个是学有所得。我们讲“以学为中心”,一定要学有所得。

首先一定要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认字、写字是肯定的,如果我们上一堂课连字都不认识,教什么语文,认识几个字是最基本的。记得有一次,去听老师上课,课上完了,我就做了一个小测试,要学生听写上课老师反复讲的那几个字,最后没有几个学生能够写出来。说明什么问题?——老师们教学生识字、写字的过程之中,忘记了“落实”二字。

其次是优美的文段或者文章让他们背下来。昨天我们几位评委老师商量说纵使这堂课我不教什么,我让学生把文章背下来,也比有些无效的课强得多,至少学生能背诵了。所以,学生学完之后,我们是否要反思,你在上面讲了那么多,连要求学生背的,居然也背不了!这样的课堂教学是多么低效呢。

第三就是能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的能力。也就是说,在课堂中,听说读写的活动,要扎扎实实、有效地,落实下去,开展到位。当然,这些活动不能一堂课全部体现,因为教学是有重点的,今天这堂课着重于学生的说,第二节课着重于学生的写,未尝不可。第四,提升人生境界。其实语文课应该是提升人生境界的课。比方说学习《舍不得这棵树》,学生从中可以懂得一种尊重,一种关爱,一种无私,一种奉献;再比方说学习《精彩的大象表演》、《小城凤凰》,学生学的不仅仅是语文知识,还是有文学的,有文化的,更有人生的。所以,语文课如果仅仅只是语文知识的课,那么,必将是枯燥的;语文课,要上升到文学,文化的层次,还要提升到人生的境界。

最后是学有所让。让就是“让学”,让学生去实践,最后达到叶圣陶所想的教学生是以不教为目的的。我们的老师不能自诩为太阳,我们应该是打开窗户,推开门扉,把学生引领到自然当中去,让他们拥抱学习的太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语文教学方式上的转变,虽然任重道远,但这八个堂课,给我们提供了一此很好的学习机会,一次反思的机会。从这八堂课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刚才所说,也是这两天的收获,与各位同仁分享完毕,谢谢你们!




孤舟

话语

在虚伪、功利、浮躁的红尘,
以孤独的灵魂书写语文的世界,
在文字的平仄里低吟、歌咏,

但愿与你结伴而行,

一同抵达远方的风景……

吴春来老师微信公众平台

微信号:guzhouhuayu


    关注 孤舟话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