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论语》(六十二)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缘聚阁】最具传统文化氛围的大家庭音频来源:教育礼包。版权归平台所有◎本文由缘聚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缘聚阁】最具传统文化氛围的大家庭


音频来源:教育礼包。版权归平台所有
◎本文由缘聚阁原创,转载请注明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

【字词注释】

柴:孔子的学生,姓高,名柴,字子羔。

参:曾参。

师:孙师。

辟(pì):偏激。

由:仲由。

喭(yàn):卤莽,莽撞。

【解读评析】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孙师偏激,仲由卤莽。

孔子认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这一段同样表达了孔子的中庸思想。

中庸是一种折衷调和思想,调和与折衷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相对的、暂时的。孔子揭示了事物发展过程的这一状态,并概括为“中庸”,这在中国古代认识史上是有贡献的。

中庸之道亦被古人称为中道或中和之道,中庸基本包含三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中不偏,庸不易。

是指人生不偏离,不变换自己的目标和主张。这就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成功之道。

第二层意义:指中正、平和。

人需要保持中正平和,如果失去中正、平和一定是喜、怒、哀、乐太过,治怒唯有乐,治过喜莫过礼,守礼的方法在于敬。

第三层意义:中指好的意思,庸同用,即中用的意思。

指人要拥有一技之长,做一个有用的人才;又指人要坚守自己的岗位,要在其位谋其职。





作为家长,怎么引导孩子理解中庸之道?从《论语》中,学习教育的好方法:

1、让孩子明白什么是中庸之道。

中庸的中心思想是儒学中的中庸之道,它的主要内容并非现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其主旨在于修养人性。

其中包括学习的方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包括儒家作人的规范如“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等。

2、告诉孩子怎么把握中庸。

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中庸的把握心得是:动中取恒,静中就重。不辞中道,不偏不易。

所以,只要保持一颗敬重或者敬畏的心,中正、平和就得以长存。


▷扫描 /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缘聚阁
课程 丨 问答  丨服饰 丨  书籍  丨 正能量 


    关注 缘聚阁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