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老城·爱老城】风雨飘曳处 晨钟暮鼓时

 

老城东大街中段有座地标性古建,那就是鼓楼。鼓楼,顾名思义,是古时用于白天报时、夜间报更的楼台,...







老城东大街中段有座地标性古建,那就是鼓楼。鼓楼,顾名思义,是古时用于白天报时、夜间报更的楼台,即所谓的“晨钟暮鼓”。



据《洛阳县志》记载,老城鼓楼,正名“谯楼”,原建于府前街福王府(今青年宫广场前中州路上)。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移建于东大街,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和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曾两度重修,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相传,明福王迷信认为暮鼓设在大门东不吉,便将楼上大鼓撤去。此后,鼓楼上只留下了一口大铁钟悬挂在二层中央,孤独地守护着“晨钟”的威仪。更为神奇的是,敲击老城鼓楼上的大钟或是白马寺内的大钟,另一个必会呼应自鸣, 应了洛阳那句“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老话。





如今的老城鼓楼,矗立在东大街,楼基是一个用大青砖砌成的约三丈余高的劵台,台下拱劵门洞为行人通道,宽一丈五,高二丈,劵台两边修有三尺台阶做登楼之道。拱劵门洞之上,东端石匾刻“就日”,西端石匾刻“瞻云”,均为楷书,为金代中京留守亲书。





没有大鼓的老城鼓楼,依然是洛阳历史的一座闪亮坐标。登临鼓楼,老城的古街深巷、市井百态尽收眼底。不同于青年宫广场的热闹喧嚣,不同于文峰塔的挺拔孤傲,不同于府文庙的深邃幽静,老城鼓楼肃穆守护在古街上,任形形色色的过客从身下匆匆穿过。





若在午后,穿丽景门,过西大街,走东大街,达鼓楼后再经小巷,往青年宫广场。鼓楼的寂静一下子被中州路车流人群的喧嚣打破,与青年宫广场休闲娱乐的欢歌笑语掺杂在一起,瞬间有了历史与现实的穿越之感。




回望一座城,梦萦于历史的“晨钟暮鼓”声中,看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重生!



(图文来源:网络)

(本文编辑:李俊华)

(编排审核:张珊)

征集令        亲爱的小伙伴们!在大家的支持与爱护之下,“洛阳老城”已经1岁啦! 年幼的我们还需要“爱老城”的你们的呵护哦!

欢迎深爱老城的文人骚客们踊跃投稿,稿件类型不限,字数不限,时事通讯、诗歌、散文、随笔、图片都可以哦~~

“洛阳老城”希望您能将工作描述的迅即详实,对老城的记录叙述的准确精致,对老城的爱意表达的情真意切。

总之,字里行间能凸显伙伴们对老城工作动态、人文历史、发展变迁热忱的文字,我们都会张开怀抱,择优刊登。

投稿地址:lcxwzx602@163.com

小编温馨提示:

        “洛阳老城”微信公众平台正式开放留言评论功能啦!快动动手指点右下角写下你的感受吧!小编会抽取精彩评论进行互动哒!

您可以通过微信搜索公众号“洛阳老城” 或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洛阳老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