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资治通鉴3:建立权威最好的方式就是改革

 

第二卷可谓秦国改革篇。这也是增加老大权威的最好发那方式。...



第二卷可谓秦国改革篇。这也是增加老大权威的最好发那方式。魏文侯在世时大败秦国,之后两国交锋胜负相杂,但是魏国和楚国联盟针对秦国,“皆以夷翟遇秦,摈斥之,不得与中国之会盟。”不许你加入WTO,不许加入联合国,我们不带你玩。

秦国被孤立,感觉肯定不好受,再想想当年被魏文侯夺去的河西之地,新登基的秦孝公怎么能坐得住?在国内保守势力和改革势力的夹杂中,孝公选择了改革,发了狠话“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说白了军事上强大起来是孝公心目中秦国的中心任务!这一番讲话足以与任何美国总统就职演说的气概相媲美,但是秦国臣民却并没有因为这一番讲话而领会孝公的精神,也没有贯彻改革指导思想的意思,还在犹豫观望,孝公急需强硬的改革派人物和改革措施去推行改革。

这时候一个强硬人物来到了秦国,就是公孙鞅。那位在争夺王位中取胜的魏惠王,文侯的孙子武侯的儿子,对公孙鞅不甚感冒,公孙痤向惠王推荐卫国人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这个年轻干部有水平,提拔他一步到位吧!可是“王嘿然”,不说话不表态,意思就是不可能。公孙痤又说你要不重用他就杀了他,别让别的国家把他抢去。惠王仍不理睬。公孙鞅哪里受得了轻视自己这个气,跑到了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要面见秦孝公,孝公身边保守派环伺,正需要新鲜血液和改革派人物打开局面,公孙鞅见秦孝公,谈话集中在富国强兵上,这正好符合孝公选拔干部的精神和改革的需要,马上开始“与议国事”,先当个参谋。

改革派在孝公和卫鞅的推动下要变法了,可是保守势力用“秦人不悦”这种伪民主的说法进行阻挠,卫鞅的强硬和激进表现无遗,发表了改革宣言“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老百姓知道什么,不用告诉他们,改革完了他们跟着乐就是了,要想强国,法律制度上必须与时俱进!这篇改革宣言看,孝公商鞅变法确实是自上而下推动,首先没有考虑是否利于民众,只是希望提高综合军事力量,而且也不关心下层民众的反馈意见。保守派就攻击这一点“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祖宗的做法具体办事的公务员熟悉老百姓也安稳,你们折腾什么?卫鞅的强硬更上一层楼“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别管下层那些办事员和老百姓怎么想,我们变法他们跟着走就完了。双方论战,把最终决定权给了孝公,孝公这时候任命卫鞅作常务副总理,赞成推进改革,保守派失势,开始转为暗中运作。

公孙鞅变法,具体措施是把秦国变成了一个大兵营,秦国的爵位和社会等级都因军功而起,同一家的男子不能住在一间屋子里,秦国人之间不能打仗,凡是“不务正业”的都收为国家奴隶,而且只有从事军需生产和军事训练才是正业,尽管在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统一计量单位等措施促进生产和商品交易,但各项改革措施就是为了强大秦国的军事力量,不会顾及百姓的利益,更不会说让老百姓向更高的仁义道德去发展(子思说的很清楚,先解决老百姓利益问题再谈道德问题,孔子也没有说过老百姓生活苦一些道德可以高尚起来,高人可以这么去修练自己,但是不能这么教育和号召老百姓,那样国家就会出乱子)

而公孙鞅呢,出门都要前呼后拥,保镖车马随从架子颇大,为了突现改革成果,他建议秦国出兵打魏国,秦孝公早就看魏国不顺眼,说打就打,公孙鞅亲自上阵,魏惠王想起这小子自己不待见过,心理仇恨一定不小,所以派一个公子迎敌(惠王自己的嫡亲亲戚)。公孙鞅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写信给魏国公子,说我也是魏国出来的,咱们老朋友了,现在交战,咱们约个地方先叙叙旧如何?很浪漫吧?魏国公子觉得不错,就来赴约,两面觥筹交错,杯酒罢兵,哪知道公孙鞅早就埋伏人马,喝完酒杯子一扔俘虏了魏国公子,主帅被擒,魏兵失去主心骨,公孙鞅乘机进攻大获全胜。打得魏惠王迁都大梁,拍着桌子大骂公孙鞅,说悔不该当初不杀了你小子让你跑到秦国回来报复我!

司马光这里评论说“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把改革背景和卫鞅的人品几笔就勾勒出来了。

天下趋于诈力,都为了自己私利不顾别人死活,人的道德水平下降,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就难以维持,邦国林立,战乱纷仍,道德沦丧,礼崩乐坏,这是需要道德上进行规范的人物出现的时候,孟轲的身影出现在资治通鉴里。

孟轲能做点什么?咱们下回再说。


    关注 胡说正经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