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传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典故传说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传说是神话演变而来具有一...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一成语典故。 出 自 《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在了后面,遇到一个老丈,用杖挑着农具。子路问道:“你看到我的老师吗?”老丈说:“(我)忙于耕种,五谷都认识,不知你老师是谁?”说完,便放下杖开始劳作。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在一旁。(老丈)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了鸡,做了小米饭给他吃,又叫两个儿子出来见子路。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把这件事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是个隐士啊。”叫子路返回去拜见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丈)已经走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义的。长辈和晚辈间的礼节是不能废弃的;君臣间的大义(他)为什么要废弃掉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根本的君臣之道。君子做官,只是为了尽君臣之义的。至于道(君臣之道)没有得到推广实行,早就知道了。”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最幸福的事就是 :
当我偷偷看你时 ,发现你刚好也在看着我!
更多精彩请关注: song3xd


    关注 宋士三兄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