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都在炒「VR电影」,唯独李安一个人在掀电影革命

 

都以为李安是个文艺青年,没想到还是个技术宅。...



每一次科技的革命,都能带动电影的发展。

最近就都在炒VR电影这个概念。



VR电影的终极体验,在于360度全景视角呈现。

观众仿佛真的置身于电影里。

可以让观众有如此嗨爽的观影体验,自然惹着大导们手痒痒。



比如张艺谋,黄晓明,都跻身到VR创业热潮中了。

这两天的戛纳电影节上,也不乏VR电影的身影。

然而导演史蒂夫·斯皮尔伯格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却说:



VR是个“危险的媒介”。

唯一我认为它危险的原因是,VR为观众提供的大维度观影体验的同时,让导演‘讲故事’就成了大问题。我只希望VR在给观众带来全视角视觉享受的同时,不影响电影故事情节的叙述



不过。

这可不是说斯皮尔伯格在拒绝VR

他自己就是一家VR公司的顾问,现在也正在跟进VR的项目。

正是因为他想把它应用于电影,所以才考虑很多。

可能有鱼友会好奇,导演不是拍电影的么, 怎么一个个弄得跟技术宅似的。



如果你们觉得导演就是挥文舞墨或者搞搞摄影的

那你们就太小瞧导演这个行当了。

很多大导演,都是从文艺小青年修炼成钢铁技术宅的。

乔治·卢卡斯在80年代率先玩CG特效,然后拍出了《星球大战》。



卡梅隆《阿凡达》,让3D成为影院招牌。



就连那个印象中拍文艺片的李安
也早就开始默默研究起了银幕上的黑科技



武侠片是华语电影的专利,这类电影经过几十年拍摄,已经很难再突破了。

而且西方观众一直不能理解中国武侠片里的轻功。

李安却将飞檐走壁的镜头,处理的非常自然。

不仅拿下华语电影里第一座奥斯卡,还成为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超过1亿美元票房的外语片。

李安也是最早拍摄超级英雄电影的导演之一。



他所执导的《绿巨人》投资1.3亿美元,用到了当时最顶尖的CG技术

然而,这也成为了他最被诟病的一部电影。

他赋予了美国英雄,浓重的悲剧色彩。

无法让人嗨起来。

当所有人都觉得,李安只适合拍剧情片,不适合玩特效

他却带来了《少年派》。




不止拍出了深刻的哲学味,还把视觉特效提升了一个档次。

毫无意外的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视觉特效。

一方面精致逼真的3D效果堪比《阿凡达》。



另一方面,他在拍摄过程中同时采用了真老虎和CG老虎



通过不断优化CG老虎的皮肤、肌肉和毛发。

确保拍摄的真老虎和后期制作的CG老虎之间看不出区别。

把CG动物与真实动物之间的差距基本被填平



可见前段时间大热的《奇幻森林》。

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才完美呈现出来的。



早在去年,鱼叔就已经深扒过,在别人忙着拍《卧虎藏龙2》的时候,李安却在掀起电影革命。

沉迷于「4K120帧放映技术」无可自拔。

没错。

就是他的新片《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
根据本·芳汀的同名小说改编。



前两天刚刚更名为《半场无战事》

已经定档于今年的光棍节,11月11日。

这一看就是瞄准了奥斯卡



故事主角是一个叫做比利的男孩。



是一名被派遣到伊拉克战场的步兵。

在一次和敌方的交火中,比利和他的战友大难不死。

却因此被布什政府召回,让他们在感恩节橄榄球比赛中场休息时出场。



以作为伊战成果的展示品

然而讽刺的是。

他们并不是打赢了战争,而只是幸免于难



一群前一刻还在伊战炮火中求生的士兵;



下一刻却被当成傀儡般,和Beyonce等娱乐明星同台。



强烈的黑色幽默和荒诞感

让这部作品被称为是伊战版《第二十二条军规》。

正如预告片中比利所说:

这种感觉很奇怪,你竟因为一生中最惨的一天而获得了褒奖。

 

这部片子的另一大亮点,是其强大的黑科技。

3D效果、4K分辨率,和每秒120帧的频率。



120帧帧率是个什么概念?

主流电影帧率是24帧,也就是那句“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的来源。

而这部片子的帧率是普通电影的整整五倍


15帧率就有明显的卡顿感
在一般情况下,人眼看24帧/秒的画面已经觉得足够流畅。

但一旦遇到快速运动的镜头,还是会碰到糊帧的问题。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有时想给动作戏截图

就会变成这样:



就是因为帧数不够。

而如果用120帧的帧率去拍摄同样的画面

那每一个细节都将如同慢镜头般清晰可辨



观众将观赏到的,是拥有前所未有流畅度的动作镜头。

《半场无战事》中有很多戏份,都发生在体育场里。

经常看体育赛事转播的观众肯定深有体会,当镜头快速横移的时候,容易感到眩晕



而如果用120帧/秒拍摄,就会流畅无比。

李安之前也表示:

之所以挑战高帧率,是希望观众能沉浸在角色所经历的战斗场面中,感受身临其境的冲击。

上个月,安叔展示了约11分钟《半场无战事》120帧原生格式,有观众看完之后,感概:

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离生死搏斗这么近!



卡神都忍不住夸李安,创造了新白金标准



其实提高帧率的做法在2012年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就有尝试。



提高到了每秒 48 帧的帧率(虽然大陆版依然是24帧,硬件跟不上很头疼)

当时被视为一大创举。

《阿凡达2》也曾考虑过用60帧/秒的规格拍摄。



不过后来还是退而求其次,选择48帧每秒

还是安叔心很宽。

上来就直接3D、4K分辨率、120帧率全部打包搞起



不得不给安叔一个大写的服!

为什么很多大片都不敢在高帧率上步子迈太大呢?

因为如此高帧率的片子,一般机子带不动



且不说120帧率,国内很多院线的投影机连2D的4K的分辨率都带不动。

也就是说,就算是引进回国内,不花几千万改进设备的话,我们也可能没办法按原高帧率格式观看!



所以。

国内依然看不到高帧率的《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

不过。

可以看这个“超高帧率”的H5:广汽丰田雷凌《启源》

来个镜头感受下~



猜猜看有多少个粒子?

5231个!

其中每一个粒子的运动轨迹,都是逐帧逐帧添加上去的!

也就是说,一页里面至少超过几万帧

最炫的是这些粒子还能无比丝滑地飞到别人的手机中。

咻咻咻!

实时交互量多惊人。

还有,这个H5一个人耍不来的

如果想体验高品质、高精度的粒子逐帧效果,和身边的小伙伴,点击阅读原文,一起体验。


    关注 独立鱼电影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