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冯潇 :小满日相遇齐长城

 

千里齐长城,西饮黄河,东垂沧海,腾跃于泰沂山峦,盘旋于齐鲁大地。...



5月21日,小满,一个中国传统节气中令人微喜的日子。历书上说“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也就是说,如果是青黄不接的灾年,此时的苦菜最枝叶繁茂,就可以菜当饭派上用场了。此时也是炎夏的开始,夏熟作物的籽粒自这一天开始渐渐饱满。小满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将会有35度以上高温天气出现。



今天的行程是自沂源出发寻田庄水库,然后至沂山,登东镇沂山、寻齐长城至穆陵关,沿沂河访跋山水库,经沂水至沂南。车子穿行在山区里,那种丽日清风里看山山绿、看水水清的心情无比欣悦。田庄水库不是很大,只感觉海拔颇高。据介绍,田庄水库的水源自四源,主要支流有螳螂河、饮马河、马庄河、杨家庄河,韩庄河、苗庄河,水北河、马泉河、红水河,水库以下便称沂河。



车到龙洞湖水利风景区时,飘起了细雨,无声却缠绵。水库正在修建堤坝,有推土机在轰鸣。转下坡上的公路,飞跑下一段沙土小路,水边的垂柳正浓荫如烟。柳荫后一块石碑赫然眼前,石上四个惺红大字:沂河之源。我站在柳下默默凝望,看细雨轻拂蓝色的水面,心中柔软的感慨一波连着一波。



终于找到了沂河源头,也真仿佛有了一种认祖归宗的踏实和安然。展开条幅在石下照一张合影,雨越发细密,如同沂河源不舍的心绪。装一瓶沂河源的水,握一把源头上湿润的细沙,连同想望多年的期盼,一起启程。



早知道沂山跨临朐县和沂水县,在沂水县境的只有一小部分。沂山上临朐境内的齐长城,据说比秦长城还要早许多年,传说中孟姜女哭倒的长城,是齐长城而不是秦长城。沂水离父母家那么近,但却一直没有机会到山上去看一看。

据载,沂山古称“海岳”,有“东泰山”之称,居中国五大镇山之首。素有“岳山为五,而泰山居首;镇山亦五,沂山为冠”之称。所谓镇山,东汉学者郑玄解释为“山镇,名山安地德也”,也就是镇守华夏四方的大山。中国历代帝王都要诏封五座战略地位险要的名山为镇山,作为中原的天然屏障登临祭告。



东镇沂山位列五镇之首,被历代尊为“神灵之躯,紫气之源。”《史记》载,黄帝曾登封沂山。舜肇封山,定沂山为重镇。汉武帝也曾亲临其下,令礼官祀之。后隋、唐、宋、元、明、清历代屡有增封,祀典不废。



我们最先到达的是山上的东镇庙。据说此庙又称“东镇沂山神庙”,始建于西汉太初三年,原名"泰山祠",曾是封建王朝的皇家御庙。我们到时,庙里正在装修,到处摆满了石条、木板,院子里还有几台吊车在工作。探问之下,工人们说,他们全都来自曲阜。怪道感觉似曾相识呢,原来这装修是比照孔庙来的。

据统计,东镇庙中仅皇帝手书的御碑就有16座。清康熙帝更是御笔亲题:灵气所钟。沂山的尊贵、辉煌可见一斑。山上的东镇碑林更是国内少见的艺术珍品,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书法雕刻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据介绍说,东镇庙自2009年11月开始进行重修,扩建后的东镇庙面积可达130亩,规模与泰山岱庙相近。回望庙内古木参天,古碑林立,对沂山的钦敬油然而起。都说“地灵人杰”,想来这依山面水的所在,也是一块风水宝地吧。

出东镇庙上山,杨同杰老师一个劲地催促我们加快步伐,说是景区人员专为我们一行的到来,先上山去开闸放水了,好让我们观赏到江北第一大瀑布——百丈崖瀑布奔流的壮观风采。原来,不用走远去观黄果树瀑布,左近的沂山上就有一面天成奇观的百丈瀑布。据载,百丈瀑布的落差为86米,一瀑三叠,可与庐山瀑布相媲美。



每到雨季,溪水飞流直下,俯冲谷底,汹涌澎湃。远观瀑布的断面,却又神似一幅中国地图的模样。因周边地区连续干旱,且现在还没到雨季,瀑布的水并不太多,开闸放了一会水后,也没有形成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壮阔。

讲解员介绍说,此瀑布还有几大奇景,如果是晴天朗日的雨季,太阳折射在水气上,会形成一个硕大的银色圆环,投影到水崖之上,远望莹白如月,令人惊奇,又称“白日见月”。而到了每年的十二月至次年的二月中,如果气候适合,百丈崖瀑布还会形成冰瀑,是北方最为理想的攀冰之所。



一个不小心,我们还是落在了队伍的后面。我们这一车七个人由杨同杰老师带队,从另一条线路上山,去看白石瀑布和齐长城。白石瀑布水流也不大,但经过了上万年的冲刷,几面石坡全成了象牙一样的白,坐在干燥温暖的石坡上,看左近的芦苇瑟瑟,水鸟儿轻灵灵飞过,槐花的香气从四面包抄过来,心仿佛暖化了,要是能住在这山里就好了。



到了沂山,才明白此山何以能称得起“天下第一镇山”。据载,齐长城比魏、赵、楚、秦等国长城早数百年,比欧洲最早的雅典壁垒护道墙还早100多年,是中国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遗址,被史学家誉为“中国长城之父”、“世界壁垒之祖”。林密而山深,车子转弯盘旋,我开始迷糊,听任杨同杰老师忽高忽低地推介,引来一阵阵惊叹和欢笑。



望向车外,我努力地寻找着齐长城的影踪。因年深日久,山西面的齐长城大多已风化无踪,只有一些断砖残垣凄清地镇守着已逝的辉煌时光。如果没有知情人指认,已辨别不出那些长城曾是如何地凛然壮观了。山的最西南面一段齐长城后,应是传说中的穆陵关。



据传,早在西周初年姜子牙建齐时,穆陵关就已名满天下,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比兴建于明初的山海关还早二千三百多年。正所谓:千里齐长城,西饮黄河,东垂沧海,腾跃于泰沂山峦,盘旋于齐鲁大地。巍巍穆陵关,东连沧海,西携泰岱,北走燕赵,南控徐淮,地处要道卡口,军事重地,齐长城上的重中之重。那儿,就是沂水县境了,听说目前正在开发修缮,不日将会重现穆陵关往日风光。

小满日登山,心得意满。


    关注 风中百合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