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焦点】银川滨河新区黄河外滩发现一座汉墓,挖掘出有价值文物!(视频)

 

这些天,在途径银川市滨河新区黄河外滩景区门前路段时,总会看见该景区对面路边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既有挖机在...



这些天,在途径银川市滨河新区黄河外滩景区门前路段时,总会看见该景区对面路边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既有挖机在施工作业,也有工作人员又是洛阳铲、又是方嘴铲的好不忙碌。为配合滨河新区203省道改扩建工程,从5月26日至今,银川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对此处的一座汉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挖掘,并从中发现了漆盒、铜镜、玉器等文物。
挖掘现场
新消息报记者 王婧雅 实习生 兰菁
破土汉代古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6月1日10时左右,记者赶至挖掘现场时,银川市文物管理处工作人员尚在忙碌的清理墓道内的积土。这座古墓位于地下4米左右的位置,属于砖室墓,用青砖砌成,每块砖环环相扣。东侧墓道呈拱形、墓门面南,西侧墓室成方形。在墓道与墓室挖通后,记者沿墓道钻入墓室,只见墓室内东西两侧各有一间耳室,西耳室前的地面上有两个漆器,漆器间有一堆骨头。
现场遗骨


一般汉墓埋藏在地下11米深处,最浅的也有七八米深,而这座墓穴仅离地表4米多。对此,银川市文物管理所主任张艺明解释,这块地方原来地势较高,此前修路高处用推土机平整成平地。

另据了解,该墓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就发现了,当地老乡也证实黄河边这一片区域都是墓葬,在距此墓不远的地方还有3座墓葬。此外,记者当日所见的墓葬在文物部门打开时穹窿顶就已被破坏,且墓室和墓道内积满了沙土,应是早年多次被盗所致。根据该墓葬的特征和建筑材料来看,其是一座汉朝古墓,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整个墓葬呈带状,墓道长为2.5米,门高2米、宽2.5米;主墓室呈方形,长4.4米、宽4.4米、深4.5米;东西两侧各有一间耳室,两耳室外部结构对称,间距2.3米。墓葬所用青砖大小一致,每块砖长36厘米、宽18厘米、厚5厘米。
墓主身份未知但已出土较有价值文物
据银川市文物管理处副主任李国庆介绍,为配合做好滨河新区203省道的扩宽改造工程,该处向自治区做了专项报告,在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区文物局的批示后,从5月26日下午开始正式对该墓葬进行抢救性挖掘和考古调查。专业人员进入现场后先进行地面考古勘探,在确认墓葬的中心位置之后,按照考古程序进行考古挖掘。目前,所呈现出的墓况已经是进行了5天的工作成果,基本上反映了此座墓葬的整体风貌。
“虽然截止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能确认墓主人身份的基本信息,但在墓葬里还是发现了一部分比较有文化特色和研究价值的东西。”李国庆指着墓室内西耳室门前说,这里对称放着的两个形如圆筒状的漆器,初步分析为漆盒类器皿,但由于此处地下水丰富,腐朽的较为厉害。在两个漆器之间的这部分骨头应该是用作贡品的动物骨头。

此外,墓葬中还发现了一个汉代的陶灶、一个小陶壶、一块圆形玉器、一面铜镜和一个铜圈及一些已经腐化了的玉器和古钱等。同时,墓室四面的墙壁上有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的立柱和斗拱结构的砖雕,这充分说明中原文化在当时已经涉及到西北边境地区。单从墓葬的规模和出土的这部分实物资料来看,该墓葬的主人在当时应该是一个小有等级的人物,而随着考古发掘的后续进展,还可能出现一批能够确认墓主人身份的东西。
黄河周边和贺兰暖泉均存大量汉代墓葬
“汉代墓葬不仅在银川沿黄河的临河、横城和兵沟等处被大量发现,且在贺兰县暖泉农场也存有大量汉代古墓。”银川市文物管理处主任张艺明告诉记者,发掘人员在地面上发现的铜镜、陶器等文物及被作为牺牲的动物骨头,这些都与汉代时盛行的厚葬习俗有关。宁夏发现的古墓以秦汉、西夏和明清为主。秦汉墓以墓群为主,这次发现的汉墓就位于横城汉墓群,范围包括横城堡明长城以北,黄河东岸约2平方公里。

资料显示,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区考古工作者就在贺兰县暖泉农场台地上,发现了面积约10万平方米的东汉古墓群,墓冢数量达209座之多,其中较大的108座,最大的土冢高约7米,直径15米。在几座经清理的汉墓中,发现墓中有壁画的残迹,并先后发掘出绿釉陶壶、翡翠、木器、铜器、铁犁壁、铜战刀、陶俑、陶马和五铢钱等,是我区现存比较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之一。
据了解,之所以发现如此多的汉墓群,与银川在历史中的地位有很大的关系。贺兰暖泉是历史上宁夏最早建县的廉县所在地,永宁在汉朝属于上河,陶乐西南、明长城以北的兵沟汉墓群共有汉墓100多座,是不同时期分葬的汉代宫墓,这里曾是秦、汉时期屯兵之地。横城汉墓群位于黄河两岸,古时候是兵家必争之地,频繁的战事在这里留下了戍边将士和临近郡县官吏的墓区。

以下为现场视频:







    关注 新消息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