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话京沪名校招本地生的“后门”

 

如果仔细研究特殊招生的数据,似乎更能透露出京沪名校和本地生的紧密关系。...



作者:陈帼豪、 史书华等

6月7日,高考就要开考了。来自中国教育部的2016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尚未公布,但就已经发布的地方而言,已经有13个省报名人数下降。

在距离高考只有20余天的时候,湖北、江苏两地“高考减招”事件备受关注,这就是国家实施的跨省生源计划调控,包括江苏、湖北等12省份今年将向10个中西部省份调出16万招生计划,其中江苏和湖北各调出3.8万和4万个。调出生源计划的名额,是因为这些省份的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升学压力较小,因此,为了缩小一些录取率低的省份同全国平均水准的差距,就需要进行调拨。

当然,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教育资源匮乏等原因,当地的录取率往往低于经济发达省份。因此,高校招生指标向贫困地区倾斜是在现有招生体制下更好地实现教育公平的手段之一。这固然没错,可是人们所质疑的是,为什么录取率也高的北京没有列入调出省份。虽然,继江苏湖北两省回应今年高考不会“减招”后,近日又有黑龙江、吉林等多个省份公开表示,今年高考不会减少本省招生计划。

一场风波渐渐缓和下来,可这并没有消除人们对高考录取制度的质疑,大家争论的焦点表面上是计划招生体制的问题,实质上是教育公正问题,是对优质高等教育稀缺资源的分配问题。

长期以来,外省考生和家长质疑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首的京沪名校,在高考招生上对本地学生有所保护。这样的质疑是否属实?本地及外省学生考入京沪名校的几率这几年有什么变化?通过数据,我们带你一起解读。

近六年来,京沪名校其实已不断缩减本地计划招生数。但其他省市的考生想挤进这些京沪名校的大门仍旧艰难。外省考生在每一万名计划招生人数中仅占到个位数,名额远低于本地学生。

以上分析只看名校的“计划招生人数”,还不足以看清全貌,因为“录取人数”往往会超过计划招生数。

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例,2015年两校在北京实际录取人数之和超过600人,是两校在北京计划招生人数的1.6倍。可惜的是,高校一般只向公众公开计划招生数,实际录取各省多少人,考生和家长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计划招生和录取人数之间的缺口,多半是通过“特殊招生”而来。这类考生通过高校普通自主招生、综合评价、各校特殊项目、各类保送、特长生等方式获得录取。如果仔细研究特殊招生的数据,似乎更能透露出京沪名校和本地生的紧密关系。

作为全国新高考改革的试点省市之一,2015年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以“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 的特殊招生方式,分别招收580、540人,总计1120人。同一年,两校拨给上海计划招生的总人数为137人,和特殊招生人数相比,至少差了8倍。再与上海交大和复旦向其他省市计划招生的总人数3769相比,特殊招生的1120人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三分之一,特殊招生人数之庞大不容小觑。

特殊招生是否成为保护本地生的渠道?浙江省的例子或许能把整个图像描绘得再清晰一点。

除上海本地以外,浙江省是全中国唯一符合复旦和上海交大“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政策的省份。在2015年,上海交大和复旦分别提供浙江省150人和80人的“综合评价”名额。

然而,考生数量至少是上海考生五倍的浙江省,所获取的“综合评价”名额却仅占上海的五分之一,换言之,浙江学生若想透过“综合评价“进入上海交大和复旦的机会,是上海本地生的二十五分之一,这个差距,远大于计划招生中本地和其他省市考生差距。

表面上浙江学生看似受益于“综合评价”招生,但其实和上海本地学生的待遇还是差了不少。至于那些没有办法享受这个政策的其他省市,恐怕更难挤入复旦和上海交大这两所名校的窄门。

自2014年中国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成为深化高考改革的必要环节。然而,在开展过程中,如何不因改革加大区域、城乡入学机会差距,似乎也成为新的问题。

如果没有恢复相对公正的高考制度,许多农村的孩子也许永远都只能起早摸黑,脸朝黄土背朝天地修理地球。

---------------------------------

关注新城民,就是关心自己。

欢迎订阅“城边乡缘”

---------------------------------


    关注 城边乡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