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散文沏一盏茶 ,与书香对语

 

茶能静心,书能养气,倘若两者相合,必定相得益彰。沏一盏茶,与书香对语,实则是与自己的灵魂对视。...





沏一盏茶 ,与书香对语,与灵魂对视





江山散文精品典藏

山水神韵社团

雁过无痕作品展示

编者按

茶能静心,书能养气,倘若两者相合,必定相得益彰。沏一盏茶 ,与书香对语,实则是与自己的灵魂对视。

因为,当我们静下来时,欲望尽消,我们的灵魂必定抛却一切,与那一个又一个艰苦卓绝的身影契合,并指引我们不断迈向超越自我灵魂的喜悦之路。

纵观全文,风清雅健,内涵丰富,既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有浓浓的爱国情怀与独特的思考。推荐欣赏,问好老师!

【山水神韵:清华晚照唐】

【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605030018】
汲取巍巍大山精华,纳入悠悠碧水灵气;

丹青描绘山水画卷,神笔写就大地华章。

雁过无痕
沏一盏茶 ,与书香对语





午后,一卷书,一杯茶;将自己沉浸在静谧中,感觉时光打从身边过,那步子也不由得缓了。
凉了的普洱,入口的时候会有些苦;女儿喜欢喝凉茶,我倒喜欢那份温热自舌尖瞬间化开的感觉。或许真是老了,吃东西、喝茶,都喜欢温润的,吃下去觉得舒服,那种暖意熨贴着心。
或许年轻人才是那样的冷热不忌,性格是随性的,身体也更是随性的。寒冬腊月天,从缸沿上掐下一块冰,手一捏,就能嚼得咯嘣嘣响。其实那冰块是没啥滋味的,除了脆硬、冰冷,可孩子们嘻嘻哈哈地却嚼得畅快、过瘾。
也还记得上学的时候,住的虽然是混宿,一宿舍八个人却有相同的嗜好,那就是即使外面西北风刮成刀子,路过门口小卖店的时候,也必顺手买上一颗红豆冰棍。冰棍是简装的,只简单地包着一层软纸,比不得现在的花花绿绿、琳琅满目,但入口那味道却是难忘,早随岁月刻入骨子里了,足够回味一生。
嫌茶苦,又续了一些开水;再饮,真就不觉得苦了。虽然茶色淡了许多,是剔透的橙黄色;味道也薄了,却依旧柔和爽口,甚至带着淡淡的回甘,淡淡的糯米香味。
感觉女人特别适合喝普洱,清脑明目,去腻消脂,暖胃暖心的。想想水也真是好东西。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特质是善处下、居后、静笃、慈柔;它默默无言,谦卑自守,对外界的包容、对环境的适应简直堪称博大。
此刻,以水沏茶,水又唤醒了叶子们的沉睡;在历经千山万水的跋涉后,它们终于醒在水滚烫的情怀里了。
它们舒展着身姿,自由舞蹈,重新释放出曾经的那一派山水风貌。经历了水火的淬炼,茶彷如凤凰涅槃,又一次获得了重生;它们把自己完完全全地交付于水,无悔无怨。此情此景下,我特别想知道:水,心动了么?情,是否正为茶所牵?
看得出水也是深情而甘愿的,甘愿以一颗纯净透明的心,以一腔火热的情怀来接纳叶子所经历的沧桑与磨难,毫无怨悔地去包容,改变……
它们相拥着,满是怜惜和感恩,为了这一刻的遇见;它们已经是一对最相濡以沫的情侣了,互相成就,琴瑟相合。
感觉好多时候,女人也就像那一小撮儿茶叶吧,因为遇见了属于自己生命中水的滋养和包容,而充满了活力与美好。
此刻,相拥的茶与水,呈现在我面前的是和谐,是完美,是温馨,是生动,也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况味……












有多久没这么安心地去读一本书了,姿态端正地坐在桌前,心无旁骛。此刻手里捧着的是余秋雨先生的那本散文集——《中国文脉》。暗黑的封面,金色的字体,旁侧点缀着零星的红色碎片,这三种颜色的搭配,那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气场,对比强烈。
其实任谁都无法否认,历史原本就是有颜色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单从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上看,我似乎也已感受到了那份内里的凝重与沧桑。
这本《中国文脉》是余秋雨先生对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梳理,追求着品味上的高贵与高尚;是对那些能作为文化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作品的梳理。启动中国文化的文脉之思,从最早标识文脉的原始材料文字的出现,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到后来充满着稻香和蛙鸣的《诗经》、被称为“悬崖独吟曲”的《离骚》、“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以及后来的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都是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感觉正是文脉的高贵与绵延不息,延续了历史的生动与精彩,引领着时代的步子。经典的永恒不仅是非比寻常,也是难以超越。余秋雨先生正是以这样的一条脉络,串起了那些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珍珠;让璨然夺目浮出水面,而清晰地映照着人类的思想和灵魂。
读《中国文脉》,总不禁被里面的情节吸引,深深感染;余秋雨先生的才情、阅历以及对世事的洞悉,更是让我发自内心的钦佩。随着他的笔铺开的是一派山河壮美,锦绣斑斓;一派气势磅礴,风云万千。那种凝聚着历史沧桑和厚重的文字,带着一股学者的儒雅风范,是一种对思想的陶冶,更是对心灵的启迪,无论是知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

几日不拿笔的手,勾勒着一笔一划,都显得有些生疏潦草;但,很快就又进入了另一种情态,仿佛是正借得了余秋雨先生所描绘的文脉。笔尖欢快地在纸面上跳跃着,划过时留下的沙沙声,也带出一串流畅的质感,仿佛正奏响着一曲与心灵相合的乐章。
感觉能有时间静下心来读读书也真是一种幸福,一种精神上的回归和洗礼。一边读一边摘录,也随时写下自己的内心感受,这是多年读书养成的习惯。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字间畅游思绪,感悟他笔下所呈现的万千气象,时常会令我陷入悲愤,也或者因其酣畅淋漓的描述而啧啧称叹。
我读书本来就慢,这次就更是慢了,因为心里近乎崇拜的欣赏;就像手边的这杯普洱,要小口小口地抿,一点点回味。慢,其实是一种心理上的不舍,也更是一种对文字所涵盖的历史和人性的思感与彻悟。
余秋雨先生以其沉稳厚重的笔触,将那样一个忧国忧民、行廉志洁、辞章瑰丽、清芬高雅的屈原跃然于纸上。
他说:“《诗经》把诗写在万家炊烟间,屈原把诗写在自己的身心上。一个多愁善感的孤独生命发出的声音,似乎无力改变国计民生,却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会低头思考自己的生命。屈原的自沉,有对现实的悲愤,但也有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皈服。在弥漫着巫风神话传统的山水间,投江是一种凄美的祭祀仪式。”
反反复复地回味着这些文字,想想自己终写不出这般的睿智和深刻。感觉在屈原六十余年的生命历程中,他所承载的绝不仅仅是生命之重、政治之重,也更还有着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之重。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个体形象出现的诗人,也是一位真正能够堪称伟大意义上的诗人。他既继承了《诗经》这一诗歌“平原小合唱”的源头形式,也开创了中国诗歌崭新的形态——自我、分裂、挣扎、高贵和问询。
美国诗人惠特曼曾说:所谓诗人,就是那种把过去、现在和将来融为一体的人。
其实从屈原身上,我们不难看出历史的曾经;以史为鉴,我们又能感悟到他所经历的一切,对今天和未来的某种前瞻性预见。无法否认,历史总是在不断变化的,而这变化中也总会有众多的似曾相识。
感觉但凡能够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每一个都是敏感而细腻的,都有一颗善感的心和一腔悲悯的情怀。当心头的梦想与所处的现实相去甚远的时候,他们因过于感性,往往缺乏对现实理性的认知和对待;也或者是心明眼亮地早早洞悉了一切,而陷入无力改变的挣扎与苦痛中;可叹的是,心理上他们却也还未能理智地找到一个平衡点来支撑,所以便时常被矛盾的痛苦撕裂,被内心的挣扎挫伤而体无完肤。
在暗黑的环境里,连最感性的思维的触角也找不见一丝光亮的时候,他们所能拿来捍卫自身清高和尊严的唯一武器,也许便是舍生取义了。屈原是这么做的,还有后来的王国维、老舍……
而司马迁却最终选择了坚持。大难之后,他选择活下来,是因为自己又在心里点燃了另一盏灯。
感觉余秋雨先生写给司马迁的那些文字最是感染、震撼人心灵。
“他决定活下来,以自己非人的岁月来磨砺以人为本的历史,以自己残留的日子来梳理中国的千秋万代,以自己沉重的屈辱来换取民族应有的尊严,以自己失性的躯体来呼唤大地刚建的雄风。”
读着,读着,总会觉得胸中有一股暗流汹涌,憋屈、痛楚;而情绪却又是由内而外地激荡着,如黄河水之滔滔不息。那么多的感叹和感慨啊,在胸臆间冲撞厮杀着,沉重又酸楚,竟不禁湿了眼眶。
这是文字独特的力量,也是高尚人格的感染。
只因替将军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司马迁就获罪“宫刑”,那一年他才三十八岁。三十八岁,正是一个好男儿血气方刚、顶天立地的时候,而司马迁却隐忍地吞下了这世间奇耻大辱。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虽累百世,垢弥甚耳!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这是司马迁写在《报任安书》里的自述。字字无奈,声声血泪,却难诉心头的凄惶和屈辱,但他没有绝望,而是深深掩藏起那些让他生不如死的殇痛,他最终决定活下来。
他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于他,活着是一件真正需要勇气和决心的事情,死倒似乎成了灵魂上真正的解脱和归往;但此刻他选择直面生存,正如他当初选择直面死亡一样。
他不忘父亲的嘱托,忍辱负重,坚持发奋写史记。从太初元年到征和二年整整十三载。司马迁的《史记》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合起来共130篇。洋洋洒洒,波澜壮阔,齐实实地码着,几乎占据了整整一堵墙。
在余秋雨先生的心目中,司马迁是一位无可比拟的“文化君王”;也是一个“既能牵动中国文化史,又能牵动我们泪眼的人物。”他正是“以一个个人物为核心,让各种事件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他以潇洒雄浑的笔墨之姿来排兵布阵,书写了中国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历史的激荡与豪迈。
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说:“精神上的忘却与智慧上的清醒并行不悖。”不得不承认,司马迁是这句话最好的践行者。
感觉人生一世,心灵上总难免会有挣扎,但最终也只能是通过战胜自己,来拯救和成全。在一次又一次人生的抉择面前,智者之思总是关乎生命的价值,以及存在的意义……











江山文学网订阅号



江山文学网

优秀的网络文学交流平台

本期制作:回味
江山微信推广团队



    关注 江山文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