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司医药之神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他搜集...

孙思邈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他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后世尊其为“药王”。

孙思邈,为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孙家原村)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馨尽家产”。及长,通老、庄及百农家之说。年十八立志研医,“颇觉有悟,是以亲临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北周大成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隋大业中,游蜀中峨嵋。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士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显庆三年,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咸亨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劳。宋徽宗崇宁二年追封为妙应真人。
孙思邈吸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他搜集了东汉至唐以前许多医论、医方以及用药、针灸等经验,兼及服饵、食疗、导引、按摩等养生方法,著《千金要方》三十卷,分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全书合方、论五千三百首,集方广泛,内容丰富,是我国唐代医学发展中具有代表性的巨著,又后世医学特别是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影响和贡献;并对日本、朝鲜医学之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千金翼方》三十卷,属其晚年作品,系对《千金要方》的全面补充。全书分一百八十九门,合方、论、法二千九百余首,记载药物八百多种,尤以治疗伤寒,中风,杂疾和疮痈最见疗效。

他坚持辨证施治的方法,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他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声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他极为重视妇幼保健,著《妇人方》三卷,《少小婴孺方》二卷,置于《千金要方》之首。
孙思邈将道教内修理论和医学,卫生学相结合,把养生学也作为医疗内容。认为人到暮年,体态特征和生理,病理都有变化。欲求长寿,须注意饮食起居等养生之道。他在《千金要方•养性序第一》中特别强调老年人“唾不至远,行不疾步,耳不疾听,目不疾视,坐不久处,立不至疲,卧不至懻。先寒而衣,先热而解。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并兼之以导引、行气及房中补益之术。他对人之衰老过程和表现,心理特征和变化,以及老年疾病,保健,医疗等都有全面的观察和深透的分析。认为老年人当从事诸如调气、按摩、导引、行气以及散步等适合老人特点的活动,从而丰富了道教内修的内容和方法,并对炼丹服食以求长生成仙的道教方术作了探索。他把炼丹作为制药的手段,其目的在于救急济危。他炼制的“太一神精丹”,即“主客忤霍乱,腹病胀满,尸疰严风,癫狂鬼语,蛊毒妖魅,温症”。
史载其著作计三十余种,唯多亡佚。现存之《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各三十卷,系我国著名医学著作。其他如《摄养论》《太请丹经要诀》《枕中方》等数种,尚有部分佚文可见。

农历四月二十八是药王庙会。关于这一天之所以是药王庙会日,历来有三种说法:一说四月二十八是药王孙思邈的生日,四乡百姓念其济世行医,造福于民,进庙焚香祭祀,求医问药;二说此日孙思邈在四川青城山书成《千金方》,留给后人祛病消灾,而后白日飞升成仙,人们感谢他治病救命,留仙方于人间的深恩大德,而赴庙祭祀;三说唐太宗李世民的公主得了疑难病症,请遍名医国手久治不愈,后来孙思邈药到病除,于农历四月二十八被唐太宗封为“药王”,后人才于此日集会药王庙,焚香祭祀,顶礼膜拜。
药王宝诰


至心皈命礼:

百家门上炼丹成,神虎巡风游世界。身穿龙袍,脚腾火轮;凡民有难来相请,护助弟子救万民。千处有请千处应,万处有请万处灵。屋宅化做黄金殿,病人化作天生人。吃药有效,用药有灵;消除灾障,治邪亡魂。二把老龙当眼看,唐朝香火救凡民;起死回生如反掌,灵丹救济世间人。炼灵丹,治妙药,传海上之仙方,引龙宫之妙诀。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唐医祖,济世高隍天尊。


    关注 泰山碧霞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