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再回兰州——湿漉漉的绿

 

陕西才女刘睿,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硕士研究生。2009年出版文集《青春物语》,第二部散文及学术文集《栖岩集》即将出版。...






刘   睿

1992年出生,祖籍陕西周至。生在兰州,长在西安,学在北京,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硕士研究生。曾获“奥林匹克杯”全国作文大赛一等奖、首届中学生原创文学大赛暨全国百佳文学社团“少年作家”桂冠。2009年出版文集《青春物语》,第二部散文及学术文集《栖岩集》即将出版。本公众号特约撰稿人。

(一)

自别天台山后,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东线的灯火,此时却已为一片黑暗,在宽阔得许多的包厢中,隔着白窗帘,最多将其撩起,看到玻璃中的自己,玻璃中的车厢,里里外外,全变成了自己。

唯一不变的,是摇摇晃晃的车体,但是在颠簸中依然能够实实在在读着书本。记得上次在高铁的车厢中,虽然人很多,但是有“老北京”列车员,异常激情地讲着旅途中的故事;在有些狭小的座位上,只好摆出僵硬的姿势,帆布鞋有限的空间让脚有些浮肿。睡睡醒醒之间,白天到了,迎头而遇湿漉漉的浙杭。植物被灌注了太多的水分,发了疯地茂盛,止不住地葱绿。露水之恩,恩情的厚重让从北方来的我有些惊羡——这难道就是五月的风光?

火车有条不紊地运行着,这般规律是我一直所渴望的——但并不意味着单一和乏味;撇开车厢内部,放眼窗外,相遇一辆辆的火车——与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擦肩而过;一路风景,方正的农田、茫茫戈壁、车水马龙、站牌挺立——途经自己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地方。与人,亦与地,生缘结缘。

曾经的自北向南,现在的自东向西。幸好是行走着的,不是停留在原地,抑或艰阻难行。幸好有亲友相伴,让随车厢晃动而摇曳的心安定下来,迎接崭新的经历。

(二)

这是第一次刚刚来兰州就碰见了在故土的所有亲人,在这片干爽的土地上也尝到了湿漉漉的味道——细雨挟着这里令人怀念的绿草香和甜甜的水蜜桃的味道。置身桃园,吹来的风异乎夏风的浮躁,反而是丝丝透凉了。

弟弟妹妹们都没变,一样的打打闹闹,一样的疯疯癫癫。在他们之中,我亦是那个未成年的孩子,在现实中已然穿越。放松的心情,将所有的琐事抛之脑后,就像安宁的这片桃园,顶着宽阔而淡蓝的天空。

然而这片天也被站立得并不整齐的高压电线杆划破,伴随着电流发出“嗞嗞”的声音,让人心生畏惧。不敢再仰头望天,只得抱头而走。

乡村,田野,农家乐;猫猫,狗狗,耕耘人。这样的生活,简单幸福却难以满足奢欲。牺牲小生活而离乡,外面只是物欲,却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看到了小时候在军区大院照的相片,离开这么久却难以面对改变的大院。怀念的气息残存得越来越少,也许还有几个小角落,也许还有一些旧识。没有万般无缺的存在,我的心也腾出了一大片地方给新鲜的事事物物,大院的记忆也是一点点被侵蚀,立足于我生命中一个不大却很温暖的地方。大院在改变的同时,也望留存昔时的温暖。

(三)

这里真的是变得太多,武都路干休所新旧半边天,南关十字已经让我和妈妈转了向。西路军驻兰州办事处,那是小学二年级时在夏令营中曾经去过的地方吧。夏令营是军区的幼儿园组织办的,暑假的时光总是悠长而闲适,完全没有现在小孩们的压力。而现在的联勤部幼儿园,听说已经不存了。留个回去看看的念想,着然是不可能的了。

兰州城也涌现了许许多多家外来餐饮户,五湖四海的饮食纷至沓来,让本土的特色餐饮看起来稍稍逊色。想再次体验到儿时舌尖上的滋味实在不易,难道人们只是固步自封,再经过了一代人的更替,味道便不如前了吗?这里的老字号很多,希望不要变成快餐式文化,在效率与商业利益的边缘游走,反而忘记发家时最本、最根的味道。

即便如此,我在这里也是个毋庸置疑的“吃货”。往往吃得腹胀甚至生病,这里再怎么湿润也抵不过东边,不爱喝水的习惯让嗓子干燥发炎。人总是在懒惰的基础上发挥出贪婪的本性,即使在走在求学与成功路上我也是如此。

这座城市,节奏缓慢,浮躁稍减——是从东到西的节奏吗?不想硬下一个黄金定律,框定了大大小小城市的发展轨迹。

(四)

在兰州的最后一天,果然又下了雨。黄河水不知是因雨水故,抑或是因上游泄洪,水势滔滔,半淹了临岸的茶坊和树木。在水势较缓的地方,淤积了泥沙,二水中分白鹭洲。黄河边上演了无数的故事,包括我们家的故事——从爸爸妈妈的认识,到我的出生,再到我的成长。记忆像黄河的泥沙,一层层淤积,最初的记忆被尘封于下。颗颗沙粒已经让尘封的记忆更加模糊,甚至难辨形态。

但是再湿润的雨,混入了这干燥的风中,水汽之势必定大大下降了吧。风传达的凉爽之感,最贴合立秋的意蕴了。为这风,街道也清洁了不少,空气的流通也让尾气弥漫的城市空气稍减粘稠。

于是,暑假一阶段暂终。暑假时间的拉长,让这一周的时间过于短暂。若是寒假归来的时候,短短一周,应该会让人感觉悠悠。

(本文写于2012年夏,收入《栖岩集》)

重要预告:明晚(2016年3月30日),上海电视台资深主持人、知性美女林牧茵在本公众号为孩子们读诗,敬请期待。

携手微公益:本公众号2016年赞赏收入的20%,每月委托杨妮女士转入陕西029公益服务中心“乡村校园图书室”项目


    关注 长恨歌谣的精神家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