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上的音乐史—— 亨德尔 I.

 

「键盘上的音乐史」第十八期...




这里「有料  有货  有态度」

别让我们 擦肩而过   

在众多的作曲家中,乔治·费里德里希·亨德尔(Georg Friedrich Handel,1685——1759)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声乐形式、手段、表现方法等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加速了“美声唱法”的完善,不仅在欧洲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为声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他的成就,后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海顿曾这样评价亨德尔:“他(亨德尔)是我们所有人的伟大的老师”,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也对他表示膜拜:“亨德尔是曾经活着的最伟大的作曲家。我愿意跪拜在他的墓前。”



乔治·弗里德里克·亨德尔 生平

Handel,Georg
Frederic 1685-1759
德国出生的的作曲家、管风琴家。1726年入英国籍。原名亨德尔·格奥尔奥·弗里德里希(orig,Handl,Georg Frierich)。

亨德尔1685年出生于德国哈雷,他的父亲是理发师兼外科医生,前妻为他生了6个子女后去世,他又娶了一位比他小30岁的后妻,生下4个子女。此4名子女中的第2个便是亨德尔。亨德尔出生时父亲已经6 3岁,母亲才34岁。他的父亲反对他以音乐为生,盼望儿子将来能成为一名律师。因此对于亨德尔特别喜爱音乐的表现极为不悦,但还是同意亨德尔跟管风琴家兼作曲家察豪(Zachau}上课。亨德尔先在哈雷大学攻读法律,父亲去世后,转而专攻音乐。1703年前往汉堡,在作曲家赖因哈德·凯泽尔(Reinhard Keiser)领导的歌剧院谋得第二小提琴的职位、然而不久便与当时的指挥约翰·马提颂发生冲突·并展开一场决斗。开始时亨德尔差点被刺杀,但幸运的是,因亨德尔衣服上的一枚纽扣把对方的剑折断了,亨德尔才幸免一死,从此二人遂成了好朋友。

亨德尔的第一部歌剧《阿尔米拉》于1705年在汉堡首演。

1706—1709年亨德尔在意大利熟悉了歌剧、清唱剧、小夜曲、协奏曲室内乐中的意大利风格,创作了歌剧《阿格里皮娜》获得成功,还写了清唱剧《复活》和《时间的胜利》以及若干独唱和室内二重唱。

1710年被任命为汉诺威宫廷指挥,并应邀为伦敦创作歌剧《里纳尔多》。

1711年歌剧在伦敦上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他很快的就意识到在伦敦可以大展宏图。1712年被获准休假离开汉诺威,再度访伦敦,此后未在返回汉诺威任原职。其后的35年,亨德尔活动于意大利正歌剧主宰的伦敦歌剧圈子,沉浮不定。

1712年安妮女王赐予他年俸200英镑。他在汉诺威的时的旧主人乔治一世即位后,他的年俸随之提到600英镑。著名的《水上音乐》组曲就是1717年为乔治一世所作。

1718—1720年亨德尔在埃奇韦厄的卡农斯宫任钱多斯公爵的音乐总监。

1719年由于受到了王室的支持,创办了“皇家音乐学院”,亨德尔把当时欧洲著名的艺术家都邀请到此地。由于在此音乐院的舞台上可随意发表他的剧作,因此他专心于歌剧创作,并上演了10多部新作。亨德尔的名声逐渐提高。同时发表了9首三重奏鸣曲和8部羽管键琴组曲等等。意大利歌剧原来已措资不易,难以维持。而亨德尔和他的竞争者博农奇尼的分歧“乞丐歌剧”的辉煌胜利等则是困难一发不可收拾。

1729年9月,亨德尔与同事海迪加携手合作,重新筹建音乐院。为了这个音乐院,亨德尔至少写了6部新作《奥兰多》便是其中之一。然而不到四年又再度解散。

1734年,亨德尔开始自己经营高文剧院,此时又写了7部作品。他虽然倾注全部精力不辞辛劳的工作,还是遭到破产的厄运。

亨德尔一生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音乐作品,但是这些作品并未给他在经济上带来好处。

为了纪念1745年叛乱平息而写的《犹太·马加比》受到热烈欢迎。

在最后11年岁月中,他又创作了6部清唱剧和《时间与真理的胜利》,此时他功成名就,生活比较静谧。

亨德尔终身未婚,他的性格刚直不屈,在排练中,即使是贵如公主的人在私下窃窃交谈,他也会毫不客气的当场责骂一顿。他曾为了教训一位不服从指挥的女歌手而猛力抓她的手腕,一点也不假以辞色。

1753年亨德尔双目失明,使他的情绪黯伤。



*巴赫与亨德尔,都在同一位眼科医生约翰·泰勒的手下失明了。

1759年,他以74岁的高龄去世

享受了隆重盛大的葬礼·遗骸埋藏在威斯敏特教堂亨德尔生前在英国受到最佳待遇,死后葬在英国也是很自然的事。

亨德尔的创作虽然每有敷衍草率之弊,在表情方面又不免失之肤浅。但他的成功之笔是能熔意大利独唱与器乐风格的传统、英国合唱的传统以及他受过专门训练的德国对位风格于一炉,光彩照人,效果极佳。

这些特征在他的着名作品中灼然可见。但是由于他的多才多艺和对于真正戏剧性情景的敏捷反应。他在创作大型作品的同时还创作了许多精致的珠玉,需要我们用心探访才能求得他的一名优秀的器乐曲的写法稳健,十分可爱。

他的作品全集由德国亨德尔协会出版,共100卷。亨德尔《羽管键琴组曲》亨德尔《羽管键琴组曲》第二集第9组曲

Handel,Suite de Clavecin No.2-8

乐曲采用G大调,由阿勒曼德、快板、库朗特、旋律、小步舞曲、加沃特与5段变奏、吉格组成。

这是一部构思庞大的组曲,其中尤以加沃特舞曲主题及五段变奏部分更为长大,吉格舞曲中运用了超凡的演奏技巧。每首乐曲都有各自特点,各曲间形成色彩对比。

亨德尔《羽管键琴组曲》第二集第9组曲

Handel,Suite de Clavecin No.2-9

此组曲由恰空舞曲与62段变奏构成,采用G大调,所有的变奏都在G大调上,变奏中运用了各种创作手法,整部组曲是练习曲式的。

这是一部构思庞大的组曲,其中尤以加沃特舞曲主题及五段变奏部分更为长大,吉格舞曲中运用了超凡的演奏技巧。每首乐曲都有各自特点,各曲间形成色彩对比。

亨德尔管风琴协奏曲概述Handel,Organ concerto

亨德尔在赴英国之前就已是一位著名的管风琴师,尤其是以管风琴的即兴演奏见长。但他只是喜欢以管风琴的即兴演奏自娱或娱人,却缺少亲手将管风琴独奏曲记在乐谱上的兴趣,所以我们看不到他的管风琴独奏曲。只有像协奏曲这样加入管风琴的合奏乐曲,他才为了其他演奏者的需要而记下乐谱。

亨德尔的大部分管风琴协奏曲,都是在剧场上演他的神剧时,由其亲自担任管风琴与指挥演出。开始只是亨德尔一人即兴演奏,以后才加入少量的乐手,形成管风琴协奏曲的演出样式。这种神剧上演时演奏管风琴协奏曲的习惯,在英国是由亨德尔首创。据说最初始于1732年,到了1735年左右便普遍流行。

在亨德尔的管风琴协奏曲的乐谱上有这样的注明:“为羽管键琴或为管风琴用”。这些管风琴协奏曲的管风琴声部一般都是二声部,有时也用三声部,或一条旋律由和弦伴奏的形态写成。就管风琴写成复调音乐这一点来说,这些乐曲十分接近合奏协奏曲。在这些乐曲中,亨德尔使管风琴与乐队形成音乐上的对立,这可以说是亨德尔独特的创意。在结构上,亨德尔的管风琴协奏曲都是“慢—快—慢—快”的四个乐章构成。各乐章具有亨德尔式的壮丽色彩与扣人心弦的紧张感,并兼有抒情的特性。

从亨德尔的16首管风琴协奏曲的调性上看,降B大调的乐曲占有5首,还有3首是关系小调g小调。其他4首是F大调,2首用d小调,2首为A大调。可看出亨德尔喜欢在管风琴中采用降记号的调。

亨德尔共计16首管风琴协奏曲,有编号的12首,其他4首没有编号。有编号的12首全部都是他在英国活跃期的作品。

管风琴协奏曲“作品4”,由6个协奏曲构成,管弦乐除了弦乐与数字低音以外,兼用2支双簧管。这2支双簧管不用协奏曲的主奏乐器,经常重复出现的几乎都是第一小提琴或第二小提琴。

管风琴协奏曲“作品7”,也是由6个协奏曲组成。在“作品7”的管风琴曲集中,管风琴声部委以演奏者即兴演奏的部分,远比“作品4”多。然而在主题材料的运用、各乐章的统一加强、提高演奏效果等方面,“作品7”又较“作品4”的要求更为严格。在乐谱方面,“作品4”的记载比较深入详细,而在“作品7”中甚至有一个乐章的全部管风琴都注明“自由处理”,完全没有记上音符的情形。“作品4”同样有5处注明“自由处理”,让演奏者即兴演奏,在其中插入短小的即兴曲风格的经过乐段。而这种情形在“作品7”中却有18处。由此看来,亨德尔可能是怕麻烦,亦或是为了给管风琴演奏者以极大的自由,才没有将乐谱详细整理。

在音乐方面,“作品4”的旋律表情丰富、结构自由,而且平易近人;“作品7”却呈现出高度的艺术性,内容深刻,引人深思。

关注公众号,更多精彩内容下期继续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乐谱购买途径






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字:

1-6获得音乐学院信息

1.“圣彼得堡”

2.“辛辛那提”

3.“柯蒂斯”

4.“印第安纳”

5.“富克旺根”

6.“更多音乐学院”

获取相关学校 公费留学 相关申请信息

点击“阅读原文” 获取原版乐谱购买途径


    关注 钢琴共和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