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冉诗话从屈原投江说起

 

诗●话...







相传在2294年前的今天,伟大的诗人屈原投江,自此端午节除了要驱邪避疫之外,还多了一个主题,就是纪念屈原。



屈原以前,没有专职写诗的人,屈原之后,个体创作诗歌成为主流。屈原是第一位中国职业诗人,屈原之后也产生了一批职业说诗人,跟今天的文学评论家差不多一个意思,他们说诗的作品,叫做“诗话”。
所谓诗话,就是“关于诗的话”、或叫“话诗”,谈谈自己的对具体一个作品的理解。在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记忆里有很多著名的诗话,像《沧浪诗话》、《随园诗话》,还有专门讲词的,《蕙风词话》、《白雨斋词话》,当然最著名的自然是近代学者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



这些诗话和词话,都是说诗人结合自己的文化学养、生活阅历、审美情趣,对前代作者及其作品做出的点评。读过诗话、词话的朋友知道,它们不是像今天的文学评论那样长篇大论,都是一小条一小条的,相互之间没有什么体系关联,是说诗人随性而至,随笔而就。
中国作诗的传统悠久,说诗的传统也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典论论文》,里面就有关于诗歌的见解,此后两晋南北朝时期,陆机的《文赋》、钟嵘的《诗品》、刘勰的《文心雕龙》,都是很早文学批评著作。



既然是文学批评,这些作品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与批评诗歌有关的。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们中国古代最早的、集大成的、成体系的文学批评理论,总共分为十卷、五十篇,里面的《辩骚》、《明诗》、《乐府》、《颂赞》、《声律》等等许多篇,都探讨了诗歌的起源、发展、创作、评价问题。



但是要跟大家说明的是,魏晋时期的文学批评也好、诗歌品评也好,都受到当时九品论人风气的影响,特别像《诗品》、《文心雕龙》这些文学理论著作,有的时候一个人德行不好,这些著作连带地说他做文章也不好。
诗歌在唐代达到了黄金时期,法度极其严整,气象极其恢弘,最突出的代表就是七言律诗在这个时候定型,并且由杜甫推到了极致。杜甫中后期的作品,对诗律的运用达到了一种神乎其技的境界,平平仄仄就那么几种排列方式,在杜甫的诗里,极尽变化之能事。如《登高》: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按照出句的平仄,对句的平仄应为:○○●●●○○。后三个字没有问题,前四个字中“百”字的位置本来应该是平声,却用了仄声,因此诗人在“多”的位置上就用了平声,这里本该用仄声的。“多”字的出现,为了救“百”字。拗救的要义就在于:使句子中的平仄保持平衡。古人之把杜甫这首《登高》称为“古今七律第一”,他在诗中娴熟地运用了近体诗的各种格律规则和技巧,驱使平仄二声回环相救,既符合一般的格律规定,又富于变化。所以明代的胡应麟说:“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可以说汉语的声律的美,音乐的美,在杜甫那里达到了一个巅峰。
五代十国之后,格律诗歌开始走下坡路,有识之士提出要宗法唐诗,向唐代先贤学习如何写诗,既然要学习唐诗,相应的,在理论上就出现了大量的《诗话》作品,最早的诗话,恐怕应该是大文豪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了,此后这种形式大量的为文人采用。



到了明清时期,岭南诗派、江西诗派、性灵诗派,等等。这些大的诗派,每一派有每一派的主张,每一派有每一派的抵触,久而久之,就呈现出了一种聚合、并立的趋势,各派要想在创作上争雄长,就得在理论上出创见。比如江西诗派的王士祯,主张写诗要“清远”,要讲究“神韵”,所以在他的《带经堂诗话》里极力推崇谢灵运、鲍照这些两晋南北朝的山水诗人,李白、杜甫这些诗仙、诗圣他是瞧不上的。诗话、词话,往往是一个说诗人、说词人,甚至是一个诗歌流派对于自己主张的建立和宣泄,五花八门的诗话、词话主张各异,经过时间检验之后,一些大是大非早已经大白天下,还有一些细微的主张,依然被后人争论。从这里也看出,对于诗话、词话的争论,本质上是不同审美趣味的博弈。



刚才说到中国最早的诗话出现在北宋,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欧阳修,字永叔,号六一居士,他写文章、填词在文坛上举足轻重的,文章名列唐宋八大家,《醉翁亭记》家喻户晓;填词,既承继了五代花间派的一部分婉丽的词风,又给词作注入了士大夫阶层雅的元素,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都是了不得的句子,欧阳修的词作,对后世周邦彦“清真词”的影响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大文豪、大词人欧阳修,第一本诗话,他的诗作却并不怎么有名,他的文章、他的词作被人记得滚瓜烂熟,问他有什么好诗,大家想不太出。就那首选进中学语文课本的《丰乐亭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写得太过凑合,同是写日落、青山,我们看看孟浩然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十个字,不管从语言的流畅,还是从意境的旷远,还是从格调的简古,要比“红树青山日欲斜”要高明得多;同样写游人踏春,试看杜甫的“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简直是不可同日而语。
那这是不是说,苦苦尊崇唐人,向唐人效法的宋代诗人,果真写不出比唐代诗人好的诗来?不能这样讲!欧阳老先生写不出来,那是因为他的才华都用到了散文、词作上去了,而在两宋三百多年的时间里,颇有一些诗人,虽说没有盖过李杜的风骚,但也在诗坛上开辟了另外一番天地。我们不妨来欣赏一首宋诗,梅尧臣的《送少卿张学士知洪州》。
朱旗画舸一百尺,五月长江水拍天。
稳去先应望庐岳,暂来谁复见龙泉。
阁经吏部重为记,山识吴天旧铸钱。
往迹可寻军事少,剩书遗逸附青编。


这是一首送别诗,大家乍一看可能觉得看不太懂,但我们却说这首诗极有盛唐气象,又有宋诗的哲辩特色。究竟好在哪,我们下回分解!

下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鸿儒大家的诗话人生!
图文注释
1
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

代表作:《离骚》《九歌》《九章》
2
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

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刘勰,成书于公元501~502年

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

“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辩骚》、《明诗》、《乐府》、《颂赞》、《声律》等篇

皆谈到诗歌的起源、创作与鉴赏问题
3
王士祯
王士祯(1634年—1711年)

代表作:《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

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
4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1072年)

代表作:《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诗话》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蝶恋花》)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生查子·元夕)》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玉楼春》)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丰乐亭游春》)
5
孟浩然
孟浩然(689年—740年)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过故人庄》)
6
杜甫
杜甫(712年-770年)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江冉 按:格律正格应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曲江·其一》)
7
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九江

梅尧臣(1002年—1060年)

朱旗画舸一百尺,五月长江水拍天。

稳去先应望庐岳,暂来谁复见龙泉。

阁经吏部重为记,山识吴天旧铸钱。

往迹可寻军事少,剩书遗逸附青编。

(《七律·送少卿张学士知洪州》)


    关注 东广新闻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