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屈原(修改版,听过的忽略)

 

上次我们谈到了澹台灭明,150年后,在湖北,出生了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屈原。今天是端午节了,我们可以好好聊聊屈原...





上次我们谈到了澹台灭明,150年后,在湖北,出生了一个重要人物,他就是屈原。今天是端午节了,我们可以好好聊聊屈原。

屈原,活了62岁。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屈原姓什么吗?大家都看过《芈月传》,屈原和她一个姓,姓芈,屈氏,名平,字原;你叫他屈平也好,屈原也好,他都不姓屈。我和你摆摆他为什么不姓屈。在夏商周三代之前,就是先秦之前,姓是为了区别你的祖辈们是从哪里来的;说氏,是为了让后代子孙区分他们的身份地位。为了分辨后代,黄帝定了十四个姓给自己的外甥孩子,十四个姓现在常见的有姬、祁、滕、任,慢慢衰落的是酉、己、蒧、荀、僖、姞、儇、依。所有的这些姓都是给女性定的。孩子都随母,随外婆。所以母亲相同,或者外婆相同,是不能结婚的,怕近亲繁殖。那氏又是怎么出来的呢?氏都是装逼的人整出来的。比如同一个村的人,他们都姓嬴,但是其中一支辗转多年,建立了功勋,到了一个叫赵的地方,这些住在赵这个地方的嬴姓人觉得,要和其余那些不愿出来开疆拓土的姓嬴的人区分开来,装装逼。于是他们就取氏为赵,这时候别人称呼他们的时候,就叫嬴赵氏,为了方便,干脆自称“赵”+自己的名字。这说的就是秦始皇的祖先,他姓嬴,氏赵,在当皇帝之前,他就是赵政,有些历史书上叫他嬴政,就好象你现在把屈原写成芈原,都是有问题的,历史都被这些历史学家搞坏了,一会用“氏+名”,象屈原,一会用“姓+名”,象嬴政,他们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怎么不考虑一下古人的感受。古人要装逼的嘛,就用“氏+名”好了,屈原叫屈原,那秦始皇就叫赵政吧,一个标准,一个语境说话不行么?亏得人家秦始皇做了那么多统一的事情,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组织制度。。。你们这些历史学家就偏偏不把人家的姓氏弄清楚,是故意气他么?另外一个大家熟悉的人叫商鞅,商鞅本来姓姬,因为是卫国人,可能觉得很身为卫国人自豪,他的氏就叫卫,平时走哪就叫卫鞅,后来官越做越大,被封于秦国一个叫“商”的地方,就改氏为商,称商鞅。你可别说他本来姓商。先秦之后,姓氏才合而为一,先秦之前是有鲜明区分的,当然,先秦之前的平民,很多还没有姓,更不要说有氏,就只有一个名。

秦汉之后,经过多年多代那些牛逼哄哄的人的氏自封的阶段,一些特色的氏就从姓独立出来,逐渐忘记了原姓,产生了很多新姓,姓和氏就慢慢统称为姓,为了管理的需要,平民也慢慢根据居住地或者追随哪个大佬而拥有了自己的姓。但是,无论历史怎么变化,在说先秦之前的人物时,姓氏还是不要混淆,就好象英国电影《修女也疯狂》的主演玛吉.史密斯,你不能说她姓玛吉,名史密斯,那是要闹笑话的。不能按现代的标准去读古人,和不能按中国的标准理解西方姓氏,一样一样的哦。

在这里,简单插播西方姓氏,西方取名最普遍的是以职业为姓。例如,古代的铁匠为居民制作、修理家具、钉换马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行业。于是,史密斯( Smith铁匠)就成了这些人家的姓。其他如泰勒(Tailor裁缝),库珀(Cooper制桶工),巴伯(Barber理发师),贝克(Baker面包师),卡彭特(Carpenter木匠),克拉克(Clerk办事员或书记员),库克(Cook厨师)等,也都是这样形成的。还有一些姓,原是父亲的名字,加一个“逊”字(son),意为某人的“儿子”,就成这一家后代的姓。例如,托马斯(Thomas)的后代姓托马森(Thomason),或汤姆森(Thomson);杰克(Jack)的后代姓杰克逊(Jackson);威尔(Will)有后人姓威尔逊(Wilson);威廉(William)的后代威廉森(Williamson)等。
关于西方人的姓氏,还有一点应当提到。中国人很早就有姓,而且把姓视为血缘关系、传统接代的最重要的标志。以姓聚族而居,建宗祠、立家庙。可是,古代西方人却大都只有名而没有姓。象中国先秦时期的平民一样。从10世纪开始,即相当于中国唐朝末年,才有一部分贵族学习中国,以封地为姓。以后别的贵族和一般老百姓也模仿他们,为自己选择姓氏。自11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要求对姓氏进行登记,姓氏才得到普遍使用。这样,前后用了大约5000年时间,英国人才算都有了真正有了姓。

当然,中西方对待姓名表述和理解上是有很大差异的。因为在西方文化中“我”是主体,“我”是最重要的,重要性先于社会,家族及祖先。比如当一个人叫“大豆”的认识一个“大米”的人时,比起“大豆”姓什么,无论是赵钱孙李,即赵大豆,李大豆而言,更重要的是都要记住对方的名字而不是记住他们的姓。这就是文化的差异。

我们还是回到中国,回到姓芈的屈原身上。他在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有些历史学家说他姓熊,依据就是这个400年前的先祖楚武王熊通,那史书上明确记载,芈姓出自黄帝颛顼颛顼系统的祝融氏;芈姓族群从商代迁徙至南方楚地,当传到熊绎时,因功受周王封在这个叫楚的地方,就在丹阳(也就是现在湖北省秭归县境内)。这里就是屈原的故乡。楚武王熊通,芈姓,熊氏(熊绎的先祖为有别于别的姓芈,取了个氏叫熊,名通,在位51年。后来,楚武王熊通的儿子被封在“屈”这个地方,他就叫做屈瑕,他的后代就以屈为氏了。所以,熊也好,屈也好,都是氏,他们都姓芈。



那时西方的秦国最强大,没事就去撩六国,抢人家的土地、财物和女人,横行霸道。当时有一个著名战略家叫苏秦,他提出合纵,就是六个国家大家联合一起来和秦国干,当时六国中楚国和齐国最大,屈原积极参与此事,与苏秦一起促成联盟结盟,并让楚怀王当了头,楚怀王乐滋滋的,他觉得这个屈原会办事,靠谱,就把内政外交很多事交给屈原作主。
喜剧往往是悲剧的母亲。你得意了,那一定有人失意啊。失意的人肯定要出手啊。因此,楚国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伙贵族,对屈原恨死了,就经常在楚怀王面叭唧叭唧说屈原的坏话。重点说他独断专权,根本不把怀王放在眼里。其实人生的很多悲剧,看清掌握权力和走向的重要人物很重要啊,按照西方系统论要求,就是最强相关者有关。每一朝的都有小人啊,为什么有的朝代悲剧就发生了,有的朝代没有呢?象岳飞悲剧,根源就和宋高宗密切相关。那不幸的是,屈原碰到的这个最强相关者是一朵盛开在历史上的大奇葩。

楚齐为首的六国联盟,搞得秦国不敢伸手了。六国有苏秦、屈原,那秦国也有人才啊,这个人才叫张仪,他和秦王说,苏秦搞合纵,我给他分纵,当然,这里不是分众电视的分众啊,分纵的要点就是离间齐楚两国。再强的东西都要从最薄弱的地方入手。张仪是一个人性弱点研究专家。他腐败先行,贿赂楚国的权贵和得宠的大臣,通过这些贪官欺骗楚王说:“我很仰慕你们楚国啊,楚国如果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拿出六百多里土地送给你,我们和好。”这个楚怀王还真信了,他竟派人跟张仪去秦国接受土地去了。那张仪说唱拐骗很厉害,回秦国后突然装病,三个月不见楚使。楚怀王以为张仪装病是怪他和齐国断绝关系不够坚决,又派人去辱骂齐王一通。齐王火上去了,断绝了和楚的合纵,反而和秦国联合起来了。这时张仪才出面对楚使说:“你为什么不接受土地呢?从这里到这里,很大啊,有六里地,你快拿去。”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国的使哭哭啼啼的,很生气,回来报告楚怀王,楚怀王大怒,先后两次兴师讨伐秦国,结果都被收有准备的秦国打败,死了八万军队,70多个将军被秦军抓了,这就是著名的“丹阳之战”。随后,秦国又派军队攻取陕西汉中600里地,设立了汉中郡。人家张仪说的没错,是600里地,但是不是秦国给楚国,而是楚国给秦国。唉,楚怀王,你没听清啊。

再后来,六国就没了联盟,秦国也看不起楚国了,继续抢他们家的土地、财物和女人。那第二次大的奇葩事件又发生了。秦国不断地掠夺楚国的土地,忽然有一天,秦国对楚怀王说:兄弟,我觉得抢你的土地太多了,我把肥沃的陕西汉中地盘给一半给你好不好,我和你做好朋友,我们和好,我们一起联合去抢别人的地盘。这个楚怀王说:我不要你的土地,我恨死了那个张仪,你把张仪给我处理就行了。那我就和你结盟干他们几个。张仪心里有底,他就说好,他去了楚国,楚国和秦国就一起和其他五个国家干仗。而张仪呢继续施展他的腐败本领,把一个大臣靳尚和一个枕头风郑袖拉下水,于是楚怀王把张仪放回秦国了。张仪虽然付出了大量金钱,但人家要的不是钱,人家要的是国家。这下子把屈原气得两眼翻白,差点昏死过去。



后来齐国齐宣王上台了,他讨厌楚国和与秦国合作,他想做合纵连横的头头,就写信给楚怀王,齐楚又联盟了,那秦国不干秦,就干楚,发兵攻楚,可怜的楚国又被杀了5万多人,攻占了十几座城。感觉楚国在楚怀王领导下,就象墙头草,一会倒这边,一会倒那边,但无论倒哪边,有一点不变,就是被秦国割韭菜。你看后面又被割了,屈原37岁时,齐、韩、魏三国一齐干楚。楚秦合盟。第二年,秦国又欺负楚国,又干掉楚国几万军队,楚怀王又齐楚联盟。秦国当然继续攻楚,十六年后,秦国终于完全吃掉了楚国。感觉整个楚国都被秦国玩弄于手掌之下,你不和我交朋友,我搞你,你和我交朋友,我也搞你,摇摆不定的楚怀王,就这么把楚国喂给秦国了。喂完的那一年,屈原62岁时,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了。这一年大概是前278年,

也是一声长叹!我们该理解他的绝望了。一手造成屈原悲剧的,不能看成仅仅罂粟小人陷害,我觉得更是楚怀王的奇葩性格导致的。



再简单说说端午节,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闻一多认为把屈原和端午节捆绑在一起,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中才出现的,而端午节很早以前便已存在。南朝离屈原跳江自尽间隔了七百多年。在《荆楚岁时记》记述中,屈原抱石自投汨罗江的时间是公元前278年前后。属于当时楚国的后裔吃粽子纪念屈原是有道理的,但是当时的秦、齐、燕、赵、魏、韩这六个外族国的后裔,吃粽子纪念屈原有点莫名其妙了。据考,许多流传至今的端午习俗也与屈原毫无关系,比如粽子,最早文字记载出自许慎的《说文解字》,食粽子习俗早于屈原去世400多年了。

当代,微信有个段子转播挺广。老师问“你最喜欢的诗人是谁?”一同学说:“屈原”。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屈原最有良心,别的诗人一死就留下一大堆诗给我们背,屈原一死,给我们留下好吃的粽子和三天端午假!”哈哈哈哈。其实屈原有的诗歌象《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参悟不透。



纪念屈原,是纪念他的铮铮铁骨和同情他的怀才不遇的悲惨遭遇,以及他作为诗人对中国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据考证和龙舟竞渡、吃粽子等没有因果关系。但他们碰巧在同一天发生了,而民间美好的愿望总是觉得应该互为印证,以致故事和习俗相互攀援,相互渲染,融为一体,代代传承。

好了,屈原就聊到这里。下次我们再聊!您想听什么,也可以给我留言哦。88!


    关注 King屲看世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