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的忧伤|蓝藻又来了

 

环境面前,大家都在同一艘夜行船上。...



太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平均年出湖径流量为75亿立方米,蓄水量为44亿立方米。

自2007年蓝藻事件爆发以来,沿岸江浙两地"九年抗藻",而尴尬的是,今年的蓝藻,已经在无锡、湖州等地,提早来了。

蓝藻之于太湖,已成每年挥之不去的忧伤。

2016年6月5日,江苏无锡,太湖蓝藻爆发,放眼望去水面一片绿,远望如同漫无边际的草原。

据《江南晚报》报道,去年4月1日才开始捞水草,今年捞得比较早,从3月中旬就开始打捞了。

目前无锡有98个蓝藻(水草)打捞点,120条打捞船、1000多名打捞工。

而在无锡的对岸湖州,今年的蓝藻问题同样严重。
2016年6月11日,湖州长兴,太湖蓝藻爆发,拍打岸边的水如同绿漆。
蓝藻是什么?
蓝藻和细菌一样,属于“原核生物”,又叫蓝细菌、蓝绿菌或蓝绿藻,是单细胞生物(0.1-10以上微米级的),肉眼无法看到,以细胞群形式出现时才容易看见。

蓝藻的出现,在植物进化史上是一个巨大飞跃。因为蓝藻是最早的光合放氧生物,对地球表面从无氧的大气环境变为有氧环境发挥了巨大作用。人们生活的地球,百花盛开,万木争荣,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些都是由蓝藻等藻类,经过几亿、几十亿年的进化发展而来。
太湖为什么搞不定蓝藻?


研究显示,太湖流域是全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人口密度是全国的9.8倍,创造的人均GDP是全国的2.5倍,同样,单位面积排放的污染物量也是全国的9倍。正是因为大量的污染物进入太湖,造成适宜蓝藻生长的富营养化环境,才引起蓝藻暴发。

“这当然也和全球气候变暖有关系,但是全球气候变暖也正是人类的活动造成所致,所以蓝藻肆虐是天灾更是人祸。”

2007年在无锡发生的那场水危机是因为大量死亡蓝藻污水团进入了无锡贡湖水厂的取水口,一般净水工艺无法消除,脏水进入了千家万户百姓水龙头,停水近一周,致使居民、工厂的生产和生活无法正常进行,造成了巨大损失。”
谁在治藻?


以江苏为例,专门成立了太湖办,不过,治理成效并不明显。

据中新网去年报道,连续八年高强度的治理,太湖流域水环境较2007年有了明显改善。但从水质现状来看,距离治理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11月27日,江苏省太湖办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以下简称“太湖办”)副主任张利民在太湖治理工作媒体座谈会上如此表态。

当被问及太湖蓝藻治理的现状时,无锡太湖办主任顾岗表现得颇有些矛盾。“到年底了,大家都想汇报一些好的成绩。不过面对太湖治理的现状,我还得说实话。经过‘八年抗战’,太湖蓝藻治理尚未出现拐点。”顾岗说道。
每年要花7000万?


此前,央视经济半小时给出的数据是,太湖每年蓝藻打捞时间都需要持续半年,每天打捞的蓝藻量达到2万6千吨,消耗财政经费7000万元左右。

这个数据,只是江苏一地,并不包括浙江。
蓝藻挥之不去


8年前,“读城杭州”小编曾经对太湖蓝藻进行过报道,而8年后的今天,每年的太湖蓝藻,依然挥之不去。
当年文中的表述——

长兴环湖大堤

见到蓝藻最多的地方

和小梅口不同,沿环湖大堤往长兴县夹浦镇方向走,大片大片蓝藻直入眼帘。有的已跨过10多米宽的芦苇,而在废弃船只上,用树枝轻轻一刮,一层厚厚的绿泥。停靠的废旧船只和堤岸间的水面,是蓝藻最多的地方,因为是背风地带,所以蓝藻容易聚集。

“湖上的蓝藻还没有味道,但我们村口的闸门下,已经发臭了。”夹浦镇丁家渚的村民小丁,见到采访车停了下来。

村河道连接太湖口,两者间有个闸门,而闸门里的一片水面上,是大片大片的蓝藻,黄的、绿的,还有亮蓝色的,部分已腐烂,发出阵阵腥臭。这也是记者20公里环太湖调查中,见到蓝藻最多的地方。

村民们说,闸门是防洪用的,连接着太湖和村河道,湖水一涨闸就会关上。 但前几年倒灌的湖水带着蓝藻。后来,河道索性封了,但闸门内水塘的蓝藻却越来越多,太阳一晒就发臭。

“这几年,全村400多台喷水机的废水,用管网接入污水厂,排到湖里的水清了好多,但去年夏天的蓝藻实在让人吃不消,臭味把人熏得够呛,我们在太湖堤岸上根本呆不住。”小丁说,到夏天他都不敢邀请外地朋友来家作客了。
九年抗藻该如何延续?
“环保部门和企业的关系就像猫和老鼠的关系,有时猫赢了,但有时企业用他的小花招骗过了你,真正平等合作的关系并没有最终形成。”江苏省环保领域的政府官员朱玫说。

与此同时,政府作为并没有得到社会和老百姓的广泛认可,同样,公众参与也缺乏有效途径。虽然现在NGO环保组织也发展得非常快,目前在江苏就有100多个,但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重要作用。朱玫分析说,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等,环保组织缺乏一个畅通的渠道能准确地知道政府的想法和做法,同样,政府也很难确切地知道这些组织的想法和做法,双方很难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生态破坏的恢复是无法在短期内一蹴而就,需要有个长期的过程。环保仅靠政府一家不行,包括政府、企业、公众三方,要形成合力。朱玫说,“解决中国严峻环境问题的最终动力来自于公众,环保公众参与不能够停留在种树植草的层次上,而是应该充分行使宪法赋予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各类环保公共事务进行深度参与。”

“环境保护中,政府、企业、公众合作共治的潮流势不可挡,这是由中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是由风起云涌成长壮大的社会各方力量决定的。”朱玫说,环保没有局外人,大家都在同一艘夜行船上,能否共渡环境危机,取决于每位船员的思想和行为。如果说之前,太湖治理是政府主导的火车头时代,今后应该是政府、企业、公众等各方力量都成为动车组的高铁时代。

[部分图片来自东方网]





    关注 读城杭州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