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花园的风雅颂】教育还需要一点迷蒙与神秘

 

教育还需要一点迷蒙与神秘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柳袁照西花园的风雅颂教育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解释。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还需要一点迷蒙与神秘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  柳袁照


西花园的风雅颂教育是什么?不同人有不同解释。什么样的教育形态是理想的形态?同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一段时间教育讲效率、讲效益,一味追求有效,乃至高效。教育直奔主题,所谓“开门见山”,过程缩短了,捷径出来了。此种理念占据了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包括智育,也包括德育。教育是不是都需要这个样子的呢?我以为不尽然。教育还需要一点迷蒙,需要一点神秘,所谓“曲径通幽”,教育需要有“美”伴随始终。开门见山,不是教育的唯一选择。捷径也不会是教育的最佳之路。

我去过世界上一些最后的“圣洁之地”。比如,云南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西藏的墨脱,这些地方都可以说是人类的最后的家园。在当下快速变化的现实面前,雨林、沼泽地、高山与河流都会瞬间消失。西藏墨脱,我翻越一座又一座雪山,越过一条又一条高原河流,才到达那里。进入其中,有无限的美,一树一树的杜鹃花,盛开又凋谢,落红如血,点点斑斑,铺满森林之地。每一棵树都高大挺拔,每一棵树身都爬满苍翠的、湿润的藤蔓。树生树长,花开花落。一切都令人欣喜又惆怅,敬畏又忧伤。阳光透过层层密密树枝树叶,那种明暗变化,更让森林有一份迷蒙与神秘。学校,对整个人类来说,何尝不是自身为自身传递生命气息的最后家园?我去墨脱,所获得的感悟,所获得的美感,更多的来源于跋涉的途中,即使到达了目的地,所有的美丽景色,也不是“一目了然”,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常常走几步,会有意外的惊喜。

教育的“自省”过程,现在往往被省略了。如果教育需要不断地被提醒,那不会是理想的教育。我一直认为,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但绝不是说教的地方。在我所在的学校,校园里是见不到说教性的标语口号,那种表决心、表态性的文化标识也是没有的。让学生自我感受,自我认识,自我觉悟,那种形式与状态,才是美妙。大自然之趣,有时让人不可思议。我们校园有花石纲遗物瑞云峰,以及周边许多太湖奇石。这些湖石,左看右看,前看后看,上看下看,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吗?想象,想象,想象,还能想象出情景、故事、奇遇。我们师生常常都能把它们看成是一段段历史的凝固体,看成是人类借助大自然所表达的是自我情感与情怀。凝视湖石的过程,是审美的过程,也是教育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有思维的奇遇,有情感的奇遇。

教育的一味“开门见山”,追求“捷径”,是教育的功利化倾向的反映。教育何尝不是社会的阳光?教育的阳光必须明亮、必须明媚。当下学校的状态,学校教室里的日常状态,决定了人生存在未来世界的状态,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还必须大力提倡教育的慢行为,这种慢行为,是一种曲径通幽的表达,是教育之美的表达,也是教育本质的表达。真正体现了人性的本质追寻。所以,我呼吁:教育还需要一点迷蒙与神秘。

刊登于2016年6月13日《苏州日报》C01版
长按二维码点击识别关注我们


    关注 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订阅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