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姿勢  舌尖上的禮儀

 

一個有修養的人,除了有一定的學識外,還要通曉人情風俗,懂得如何去待人接物,而餐桌,就是體現一個人素質教養的最佳平臺之一。...

舌尖上的禮儀
文 / 王雪妍
曾聽聞一個笑話,講的是中國人向外國人誇耀說自己的國家有多麼偉大,光是圓餐桌的直徑就長達丈許。外國人聽後起了疑惑,問道:“那麼你們用的筷子有多長呢?”。“六尺半”中國人答道。“那麼長的筷子,要怎麼樣才能把飯菜送到自己的嘴裡呢?”外國人又問道。“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講的是禮讓,所以我們用筷子夾菜給對方吃。”

笑話歸笑話,聽起來雖然有些荒誕不經,但故事中所折射出的國人對餐桌文明禮儀的講究卻是真實、客觀的。

餐桌禮儀自古以來就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正所謂“飲食所以合歡也”,用餐過程中,一個人的行為舉止是否能表現得優雅得體,不僅可以牽動整體用餐氛圍的走向,同時也是對個人禮儀修養的重要考驗。

嶺南一帶,包括港澳地區,“早茶”文化興盛。街道旁、深巷中,四處林立着古樸雅致的茶樓。早晨見面,不同於北方很多地區的問候語“吃了嗎?”,這一帶的人,往往習慣向他人問候:“飲咗茶未啊?”,意思就是 “喝茶了沒有”。由此可見本地人對早茶文化的重視。

澳門人在茶樓中用餐時往往有着頗多講究,特別是在飯桌上,很多時候由於我們不懂餐桌上的禮儀習俗,一個不以為然的動作,就可能讓同在用餐的人感到很不自在,甚至鬧出些笑話和不愉快出來。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尷尬的局面發生,小編還是決定耐心做做功課,瞭解一下澳門的餐桌禮節。
頭杯茶水燙碗筷


在澳門,走進茶樓,安頓好座位後,每位賓客前的桌面上都會擺放有一個四件套餐具,包括筷子、茶杯、小碗和盤子,還有一壺茶水,只是這壺水通常都不是先用來喝的,而是用來洗碗筷的。用餐者將筷子放在茶杯裡,用茶壺嘴對着筷子近乎二分之一處,開始倒水,直到茶杯有八九分滿後,用筷子攪一攪,再把茶杯中的水連同茶杯一起倒扣進小碗裡,清洗杯沿,最後再將小碗裡的水,倒入桌上盛水的大塑膠盆裡,清洗工作才算完成。

而茶樓也通常會事先為客人備好一個盛水的大碗,等客人洗完了碗筷抑或等水滿之後再拿走,這盛水的大碗服務生也會很快端走。這時人們通常會各自清洗自己身前的碗筷,但如果身旁的人暫時沒到,先到者也會順手幫忙清洗,同時小輩也會替長輩清洗碗筷,以表孝心。
屈指敲桌示感謝


無論是服務員還是用餐者幫你倒茶的時候,都要用手指在桌上叩動,以示感謝。若要更細緻地劃分,則要求結婚的叩兩個手指,結婚有孩子的叩三個手指,單身的叩一個手指。

如果桌上的茶喝完了,想要示意服務員過來添水,那麼就把茶壺蓋提起來放在壺把上面擱着,讓茶壺敞着一絲口縫,意思就是裏面沒水了,如果服務員不忙的話,不用喊他,看到的就會端走添水。
餐碟使用條理明
正如我們之前提到過的,每位賓客面前的餐桌上一般都會整齊擺放着一件四件套餐具,其中茶杯、筷子、小碗的作用很好理解,只是盤子是做甚麼用的呢?說到這個,其實小編是很尷尬的。作為一個純正的北方人,我們其實習慣直接把菜挾到盤子裡吃的,但在澳門,還有廣東一帶,這個盤子是用來裝垃圾的,反倒是那個置於盤子上的小碗,才真正是用來盛餐點的用具。有時候吃過一輪,盤子上的垃圾太多,服務員會過來為你換上乾淨盤子,不過有些館子為了省盤子,就只會幫你把垃圾倒出,盤子再還給你。

不過這樣帶來的好處也很明顯,不管是雞骨頭、魚骨頭還是蝦殼,都堆在盤子上面,而不是滿桌亂扔的,所以桌子上一般也就會比較乾淨。
人不陪君筷陪君


在筵席中如若暫時停餐,我們可以把筷子並攏,縱放在碟子或者碗上。相反,如果將筷子橫擱在碟子上,那麼則表示酒足飯飽不再用餐了。

其實關於“橫筷”的禮儀,我國古已有之。根據史書記載,宋代有個叫唐肅的人在陪皇帝進膳時,因先“橫筷”而犯了大不敬的罪,結果就被發配邊境。

只是世易時移,現在人們用餐時,即便先吃完了,也不會立即收拾碗筷,而是等到全桌都用餐完畢再一起收拾,可謂是古代“橫筷”禮儀的延續,表示“人不陪君筷陪君”。
碗盆敲擊觸忌諱


廣東,包括港澳一帶很忌諱吃飯時用筷子敲打碗盤。這當中有兩套講法,一種經常的說法是,只有乞丐討食時才會用筷子敲打碗盤。

還有一種說法與古代的“蠱毒”傳說有關。相傳“蠱”是一種人工培養的毒蟲,人將百蟲放進壇裡,經過多年後打開看時,必定會有一個蟲子把其他的蟲子都吃光,而這個勝利者就叫“蠱”。用“蠱”的粉末放在食物裡毒害他人時,就要在下毒時邊唸咒語,邊敲打碗盤,以便使“蠱”起作用。所以,用筷子敲打碗盤就會觸犯到忌諱。
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廣東一帶,包括港澳地區的人,每時每刻都不忘討些吉利,逗得大家開開心心的。就比如在盛飯這樣的小事上,都別有一番說頭。本地人強調“盛飯留蔭”,意思就是盛的飯量可多可少,但不能一勺過,至少要添一添,添兩勺三勺都可以,寓意添丁添財添福添壽……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例如筷子掉到了地上要講“筷落”,因為在粵語的發音中“筷落”和“快樂”同音;還有打碎了碗要講一句“落地開花,富貴榮華”。不管怎樣,這當中總歸會蘊含有美好的寓意和吉祥的彩頭。

除卻別具新意的討彩頭的方式,本地人在餐桌禮儀方面,還十分避諱帶有不良寓意的字詞。就比如在點菜的時候,東家不論貧或富,可以忍受“獨孤一味”,也能接受“九大簋”,但點菜絕不會點七道,因數字“七”在易學中多代表凶險,亡者於“頭七”發喪做法事就被稱作“打齋”或“打七”,喪事後吃“解穢酒”宴時才會上七個菜,叫“食七”。

餐桌禮儀是生活中使用較多的禮儀,無論是大的政治商貿活動還是日常人際關係的維繫,都無法與之脫節。對於從未接觸過廣式餐桌禮儀的人來講,認識並掌握適當的餐桌禮儀,不僅能夠使自己顯得進退得宜,而且能夠使親友有被尊重與重視的感覺,進而促使吃飯氛圍的有序和諧。而這對於提高跨地域文化的交際能力也會有莫大的幫助。

其實,類似的廣式茶樓餐桌禮儀,其內涵的豐富,遠非小編僅僅用三言兩語便能準確概括的,因為這畢竟是經年累月遺留下的人類文明的財富,是一代代人約定俗成的文化成果刻骨的記憶。或許當中有很多風俗禁忌,不能被當下年輕一代所接納,可是在正式場合我們仍需去喚醒對這些東西的記憶,因為這不僅僅體現了餐桌上的優雅禮儀,更是對本土民族文化的追隨與傳承。

一個有修養的人,除了有一定的學識外,還要通曉人情風俗,懂得如何去待人接物,而餐桌,就是體現一個人素質教養的最佳平臺。在這裡,小編也期望各位讀者能夠在平日裡用餐之餘不忘留心觀察,虛心借鑒。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

編輯委員會

http://aecm.org.mo/

微信:studyinmacao
投稿請電郵至:

studyinmacao@aecm.org.mo
長按我求關注•̀ω•́


    关注 求學澳門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盤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