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关于新农村建设,石门坎人这样说······

 

新农村建设是现在少数民族地区融入现代化的方式,我们来听听正在面临乡村建设的石门坎人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新农村建设

“大部分村民对于新农村建设是比较支持的,但是,有些人之前家很大、很宽敞,现在统一120平米,房子变小了,还是有人有所抵制。一些老人的话呢,比较恋旧,不愿意搬迁。”在石门坎时,恰好遇到石门乡的新农村建设在扶贫计划的指导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面对我们提出“建设是否会引发当地抵制”的问题时,韩哥(我们的采访对象)这样回答我们, “还有,比如那栋楼,刚建好就赶上了这种拆迁,肯定也是不太情愿的。”
新农村建设在这里如火如荼,初入石门的第一印象就是遍地的施工工地。我们走访的村寨里,大部分老房子已经只剩下碎砖剩瓦。政府统一规划设计的住房仍然在建设之中,村民和工人一同拥挤在闷热潮湿的安置房中,环境脏乱自不必多言。但可以看见的是,村民对于建设的抵制是不大的,一些很常见的利益冲突和临时安置房的住宿条件问题可以说是村民对于新农村建设不满的主要原因,物质富裕的前景仍旧深深地吸引着这片被贫困闭塞所困扰的土地上的大多数人。

文化担忧

“人的贪心是永远不会满足的嘛,钱多了就会想要更多,这样的改变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这里的淳朴和文化。”韩哥用这样一句话表达了他对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担忧——文化的因素。但如同前文提及的那样,这里的人们并没有对自己的文化即将面临的困境有太多的意识和关注,韩哥的担忧毕竟是少数人的忧虑,是受过更多教育的人才会有的困扰。萦绕在这片土地上的问题不仅仅只有贫穷,更严峻的是教育无用论的盛行。这里小学毕业就辍学的孩子比比皆是,教育的缺失引起了经济上的死循环,也让村寨里的人们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文化的重要性。

苗语遗失
“这里嘛,苗语倒是大多数人都会,但是苗文就不行了,能认的基本没有,学校里也不允许教苗文。”提及到苗文,严峻的现实让韩哥蹙起了眉——苗文现状堪忧。

事实上真正的苗族母语早已失传,伯格理来到石门坎,学习苗语,并创制了以拼音文字为特色简明易学的伯格理苗文。新创制的苗文曾在这片土地获得认可并广为流传,但如今却逐渐陷入困境。由于种种原因,包括政府对于苗语教学的禁令,让新苗文在年轻一代中渐渐失传,会说不会写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苗文显然是苗族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但由于教育的缺失——无论汉、苗——让这里的人们认识不到许多苗族珍贵的文化传统正在日渐消失。百年前,伯格理将教育的种子播散在这里,成为当时中国教育前沿,培养出苗族第一位博士,用教育的力量为闭塞的石门坎插上腾飞的翅膀,走出大山,甚至远渡重洋,走向海外。百年后,教育却在这儿遭遇到了最大的瓶颈。思想的落后,教育无用论的盛行,让这片原本就闭塞偏远的地区,负载着如此丰富厚重的文化底蕴,日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进步。当外出打工被视为这儿唯一的人生出路,忽略教育的弊端也会日渐显现,早婚早孕、素质低下,基层教育组织的官僚化,学校所存在的师生矛盾以及宗教和政府矛盾等,这些都会继续成为阻碍石门坎发展的因素,造成不可忽略的恶性循环。


发展系于教育”,教育和石门坎未来的发展是不可分割,是其关键因素,也是其最终的落脚点。我们团队,来到石门坎,心系石门坎,虽力量微小,仍尽最大力量把教育的重要性宣传到这里,让百年前种下教育种子开出最美的花,为石门坎结出最大的果。


    关注 行者无疆少数民族文化研究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