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你】面朝大海 欢喜忧伤

 

那个夜晚,人群如潮水般涌向江海交接处的圆陀角。这是一处多么神奇的接点:一侧是浩瀚的长江,一侧是苍茫的黄海,江与海日夜奔流不息,而就是在这里,它们放缓了行程,放低了身段,让人得以一窥全貌。...



面朝大海 欢喜忧伤
文章│海风       诵读│海风
那个夜晚,人群如潮水般涌向江海交接处的圆陀角。 

这是一处多么神奇的接点:一侧是浩瀚的长江,一侧是苍茫的黄海,江与海日夜奔流不息,而就是在这里,它们放缓了行程,放低了身段,让人得以一窥全貌。长长的江堤上,矗立起长江入海纪念碑;与纪念碑遥遥相对的,是巍峨的大禹像,玲珑的寅阳楼。此刻,它们正欲在无边的夜色中睡去,却被冒冒失失的灯光与篝火唤醒。是的,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是属于圆陀角的光华熠熠的夜晚。数以万计的人群,不同的口音,不同的肤色,像赶赴一场盛况空前的约定;相识的,不相识的,相逢一笑,举杯把盏,转眼便成兄弟。那时的圆陀角尚年轻,四方八面的游人大都第一次听说她的名字。人们之所以选择在这样一个夜晚来到圆陀角,其实是怀着某种朝圣般的心情:在岁末的最后一个夜晚,他们愿意通宵达旦,共同守候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

假如圆陀角有记忆,我相信,她愿意定格这个丰盛的夜晚;假如,你也曾是那夜如潮人流中的一员,我相信你会记得她的名字——圆陀角。在忙碌的日子里,偶尔凝神的片刻,你也会微笑着想起她来,想起那午夜的钟声,那热烈的篝火和舞蹈,翌日姗姗来迟的世纪日出。那么,你或许能够明白,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又一次漫步圆陀角的江堤时,那种陡然袭来的陌生。

长江入海纪念碑犹在,丛生的蔓草,斑驳的碑文,难掩几分寥落和苍凉。与之遥相呼应的大禹像呢?骋目望去却只见几幢在建的高楼,楼群紧挨着昔日高大的石像,无论是体量还是高度,都轻而易举令大禹像显得逼仄和渺小。登之可观“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寅阳楼,则早已不见了踪影。一条新建的白色水泥路横亘其间,本想穿越过去,近距离瞻仰一番大禹像,转瞬间却兴味索然。   

沿着江堤走去,记忆被一段一段唤醒。被唤醒了的记忆,随拂面的江风翩然而舞,一时却无处落脚。十五年前的那一晚,那被青春与激情点燃的沉沉夜色,那海天之际万人欢腾的黎明,不料竟已成绝响。其实近几年来,若有外地的朋友到访,我总会带他们到圆陀角看看。看看这里江海交汇的奇景,吹一吹海风,听一听江涛,看一看帆影。在经历了那一晚宿命般的繁华之后,平日的圆陀角,诚然是冷清的,甚而是荒凉的,但是那又怎样呢?她是我心里的一个宝,贮藏了太多的回忆,多少年以后,我仍乐意和自己、和朋友分享这些带着温度的回忆。不过那时候,心里就有隐隐的担忧,生怕她在无人问津的寂寞中逐渐老去;而老去的她,又会是怎样一副容颜?今日,担忧成为了现实:她终于难逃贪婪的开发商们的觊觎。

无法想象眼下正大兴土木的工程,会给予圆陀角一个怎样的未来。我仍执拗地伫立在记忆里,回不过神。也许若干年后,展现给我的会是一个全新的圆陀角,也许,一座漂亮的海上新城又将崛起,然而,我们和圆陀角共同的记忆就要这样无可挽回地远去。林立的楼宇,一点点地蚕食着圆陀角的广袤,也一点点地蚕食着我的记忆。我明白,我的不合时宜的忧伤,只是源于文人固执的怀旧情结:我不愿意让斑斓的记忆,轻易地让位于现实中灰色的水泥丛林;我渴望那些入侵的开发商们,能小心翼翼地照看好属于我、也属于圆陀角的记忆。如果,他们赋予圆陀角的,是另一种意义的生长,我多么希望,这种生长是清新的,而不是在一路呼啸的奔走中,遗落掉人文和历史的珍藏。这样,该有多好。



我多么渴望,多少年以后,我仍有这样一份雅兴,来到圆陀角,听听江风和海潮的喁喁私语,和它们聊聊岁月里的欢喜和忧伤。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启东市广播电视台

主播  海风
·END·
欢迎分享朋友圈
公众转载请标明出处
小编:小米粒

戳下图加关注噢


    关注 启东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