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画不仅要“可感”,更要“可思”。

 

清代的戴熙说,画要“可感”,更要“可思”。那么,什么是“可感”,什么又是“可思”呢?所谓的“可感”,就是强调...



清代的戴熙说,画要“可感”,更要“可思”。那么,什么是“可感”,什么又是“可思”呢?所谓的“可感”,就是强调画要传达的生命感觉,“可思”就是可以打动人的智慧,能够给人生命上的启发或是触动心灵的画作。

可能你觉得这个概念太过抽象不太能够理解,那么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欣赏两幅中外具有代表性的画作,通过它们来了解什么是“可感”和“可思”。

首先要说的是一幅大家都知道的中国十大传作之一《清明上河图》。

作品名称:《清明上河图》

类别:国画、名画

年代:北宋

作者:张择端

规格25.2× 528.7厘米

属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小编先说一下自己看到这幅作品的感受吧。真的很震撼,整幅画作气势甚是宏大。同时写实技艺极为高超,细节描绘极其出色。上河图把每个人物都刻画得非常仔细,描绘了各行各业的人物,可以说是栩栩如生,精确到细节。看这幅作品时,可以感受到北宋发达的商业,繁荣的景象,以及当时的风土人情,耳边似乎可以听到小贩叫卖的声音……

同时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在多达500余人物的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看完是不是对“可感”和“可思”有了一定的认识呢?当然,这个观点同样在西方绘画中适用,因为艺术是相同的,没有国界的,它们都来自与心灵。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的是一幅小编很喜欢的油画作品《盲女》。
作品名称:《盲女》

类别:油画、名画

年代:作于1856年

作者:约翰·埃·密莱

规格86.6×61.6厘米

属地:现藏英国伯明翰市博物馆与美术陈列馆

此幅画描绘的是一幕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景物比较开阔,色彩舒人心脾。在前景上画了两个相依为命的穷女孩。其中一个是盲女,另一个更小的女孩紧紧依偎在盲女怀里,一边抬头在观看天上的彩虹,一边在给盲女讲解她所无法领受到的大自然的美丽。云际彩带当空,原野一片金黄,空气是润湿的,在远景的小道上有几头走动着的牛羊,近处有飞鸟起落。她好像在殷切地倾听着小伙伴的描述,沉浸在心灵的想象之中,似乎能到了周围的新鲜空气,听到了鸟儿的歌唱和原野的生命之声。

但是盲女膝上的小手风琴说明了她的流浪生活,笨重的鞋子和带补丁的衣服都显示了两个女孩的贫困命运。使一幅色彩明亮的画面,却让人感到了感伤格调。

第一次看到《盲女》这幅画作时,小编就感觉思绪被牵引了,细心观察画中的每一幅景致,同时为画中的盲女感到难过和惋惜。

好的作品,读着,品着,似乎可以走进画中,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到画家作品中所流淌出来的触动。这应该就是戴熙所说的画要“可感”,更要“可思”的意思吧。


    关注 看得书画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