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语人生】“无为”就是平庸?老子为解读人生哲学

 

人生千百梦,或妄图肩负泰山,或只想轻抚鸿毛。茫然的我们往往出于一种无为状态。那么“无为”是否指平庸无所作为呢...





人生千百梦,或妄图肩负泰山,或只想轻抚鸿毛。茫然的我们往往出于一种无为状态。那么“无为”是否指平庸无所作为呢?如何由“无为”而做到“无不为”? 老子的哲学观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解读。



纵观短短五千言的《道德经》一书,不难看出其中的核心思想即是“无”,“无为”,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由天道的“无为”进而延伸到人道的“无为”,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道是通于天道的,这样就把人生的终极关怀与形而上之道联系起来,从“道”的本质特征推出人的存在范式。





一、顺应自然,因势利导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几个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老子对“道”的界定。“道”并非无所作为,因物而用,自然而为,无巧施伪作,功自彼成,但不居功自恃,所以能长久不去。

这种无意识无目的地生化养育天地万物的方式即“常无为”,也就是千古流传的“道法自然”、“莫之命而常自然”。唯有这种顺应自然的“不自生”、“无私”、“不仁”的方式才能实现“长生”、 “成其私”、“虚而不屈,动而愈出”的天长地久的永恒状态,达到“无不为”。





二、“反者道之动”、“为道日损”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物的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故不要刻意为之,否则功不可久。而对这一辩证法概括最为精炼到位的当属“反者道之动”一语。通过否定性的“无为”而阐发更高层次的“有为”,无疑是一种很深刻的认识方式。

老子讲“为道”要“日损”,要不断损害违反元气的浑浊东西,刨除杂念,修道修性,逐渐找回元气,复归本性自然,只有这样才能“无为而无不为”。





三、守柔处下,为而不争

老子一反常人刚强制胜的说法,认为“柔弱胜刚强”,“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在老子看来,柔弱、“不争”是古往今来最与天相配的法则。因为 “弱者道之用。”“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四、“为之于未有”,蓄势待发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由此可见,老子通过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已经发现了事物向对立面转化,往往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由弱到强的质量互变的过程



深刻理解把握“无为”的本质,对于指导我们的生活实践和慰藉我们的心灵以及维护社会和谐有序有着重大意义。

(文章来源于网络)
石来运转,福气而生。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玉麒,玩转玉石↓↓↓



点击“阅读原文”,来玉麒家寻找你2016年幸运宝石吧!

↓↓↓


    关注 每天学点旺运学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