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21天,与孩子一起成长

 

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美】威廉·詹姆斯...



案例

对于任何年龄段的孩子而言,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始终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刚上小一、初一的孩子,很容易在自我适应新环境的过渡期内发生“偏差”。

家长总会反映孩子上课走神、作业拖拉、偏科、玩电脑手机,不听家长话态度蛮横……看到曾经乖巧可爱的孩子被贴上种种反面标签,难免会心生担忧。怎么回到正轨?事实证明,孩子们对于老爸的强制打压或者妈咪的苦口婆心并不买账,反而是奋起反抗捍卫自由。

让我们再来听听孩子对于同样的问题又是怎样控诉:

我也想认真听课,可是忍不住想别的事情…

作业要写好久,我都没时间跟小伙伴玩了…

我就是喜欢画画,英语和作文太难不喜欢…

为什么大人可以玩手机,我玩手机就不行?而且我同学也都玩呢…

分析

家长的担忧不无道理,他们担心任何一点放纵会让孩子误入歧途;但孩子的抱怨也不为过,他们认为大人自以为是、以偏概全、妄下定论,不听解释只知道叨叨。

任何一种行为习惯的背后,必定会有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各位家长不妨理智下来,想想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对症下药才有效。

-上课走神

孩子的注意力和自控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家长可以同孩子一起想想对策,或者做一些培养注意力的小游戏

-作业拖拉

尤其是低年级的小朋友,还不能理智地处理好作业和玩耍之间的精力调配和平衡关系,这就需要家长帮他设定计划,或者几个好朋友在一起互相监督

-偏科

学习感兴趣的科目会让孩子感到轻松自信、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精力,相反越吃力越挫败就有可能导致彻底失去学习的兴趣。不妨建议孩子把擅长的学习方法和钻研劲头继续试用到短板科目的学习中,鼓励他正视困难

-玩电脑、手机

这也是自控能力的一个体现。对孩子实行电脑手机“零容忍”的方法并不提倡,因为在孩子眼里他看到的爸爸或妈妈就是一个随时随地都在低头玩手机的狂人。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家长首先放不下手机,言行不一太没有说服力,孩子当然不服

通过以上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态度的扭转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需要大人给予正确的帮助和引导来共同完成。


【小吴老师建议】

一位老师好友今年4月份就在她的舞蹈学校启动了“21天毅力风暴”,效果很好。受这个启发,我也建议各位家长针对以上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和孩子一起尝试挑战21天。

想必大家对“21天效应”这个概念其实并不陌生。在行为心理学专业术语中,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新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通俗来说,就是一件事坚持做21天就会成为习惯。这个理念也已广泛应用在我们的各种日常尤其是“自我改造”的行为活动中。

家长和孩子共同设定一些小目标,比如和平相处平等沟通、早睡早起、改变行走坐姿、亲子阅读、宝宝入园不哭;不仅如此,学生党自主阅读、记单词,健身族要跑步游泳、练瑜伽,职场新人增强“执行力”拒绝“拖延症”……都可以通过挑战21天来实现。

但有一点必须提前声明——“21天效应”并不意味着只要经过 21天便可形成新习惯或新理念,而是指在这21天中要不断地坚持重复才能有效果哦。

挑战21天,与孩子一起成长;

没有秘诀,只有坚持和行动。
文章版权归番茄100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辅导预约电话:15930727891

教室地址:丽景蓝湾A区南门天妙客2楼


    关注 番茄100小初培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