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岩寺观荷:不著世间如莲花

 

不著世间如莲华常善入于空寂行...



不著世间如莲花

常善入于空寂行



华岩寺观荷:不著世间如莲花
文、摄影 / 糖小萱


荷与佛

一方池水一心莲,半以开敷半似眠。

不蔓不枝亭亭立,出泥不染净尘缘。

蝶乱蜂喧由他去,何等自在何等闲。

清清淡淡不繁华,留得清白在人间。
       七月是莲花盛绽的时节
想念接天莲叶无穷碧中那聘婷的一朵莲花
妙曼如诗,温润如玉
于是在七月的尾巴踏入华岩寺的一方宝地
静观那半亩方塘的禅韵荷花
 
席慕蓉说,我愿为莲
我愿用一生的时间守着一池清水
风也罢,雨也罢
只求无尘无埃
无愧无怨,平静,明澈
如无风的一池秋水
只为一片云淡风清
只为一份圣洁坦荡
 
       步入轻云般的华岩寺,悠然发现一朵莲花倒影在蓝天碧云里,如诗如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清明世界拥簇着一方清荷,随阳光快意。远处的菩萨低眉微笑,透过层层叠叠的荷叶,托出那一张慈祥的脸,如清水一般心如明镜,净土世界一莲花,万相众生一佛陀。

我一直都在思量,荷与佛到底有着怎样的溯源。


我们从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开始认识莲花的君子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染喻君子,让很多文人开始去探究荷花的佛教寓意。莲花超逸脱俗,洁身自处,与佛教“不著世间如莲花”思想契合。
     

       佛教探求解脱人生苦难,人生是苦海、是火宅,成佛,是最高理想,莲花出污泥而生鲜美花叶,正如佛教解脱过程。“高原陆地,不生此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花与根其实融合为一,无染与净之别。

莲花,成为净土世界的花朵。
《大正藏》经典说,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春夏秋冬,四季轮转,花落花开,世间花卉先开花后结实的生命过程为很多文人而赞颂,但莲花则在开花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

就是因为这样特殊的过程让人心生敬意,因此也承担了佛教的象徵使命。
佛说众生皆平等,不论过去现在未来,天地万物时空,方位大小多少,人与人,如此如彼,穷富贵贱皆平等。

       我们都是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平凡人,大到宇宙万物,小到蝼蚁苍蝇,都是生命个体,都会经历生老病死,都会有喜怒哀乐,生命轨迹也大抵相同,没有人会高人一等,也没有人会优越过谁,就好像是这清池中的莲花一样,清荷一色清,红荷边上粉,具象不一,但是品性却是一样的。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中国是一个拥有佛教文化的国度,那天在跟朋友说到以后有机会留一段清闲的时间去山上修佛,其实修佛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

 生活在大同世界的我们,只要心存善念,无时无刻都在修佛。
曾经我与朋友讨论何为大小乘佛教,我说小乘佛教主要是追求个人自我解脱,不求普渡众生,而大乘佛教不仅要渡自己,还要渡众生,所谓大慈大悲,以救助众生脱离苦海为目标。

而朋友说,大乘佛教承认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存在,而小乘佛教认为世界只有释迦牟尼为唯一佛。

其实,两者皆有理。
在中国,大乘佛教得到推崇,个人寻求解脱的同时,也在感染身边的人,与我一直认为的善良可见一般,善良就是让他人闪耀,也让自己幸福,就好比莲花,以众生为福田,顺应生长,从来不节外生枝,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在佛教文化起源的印度文化中,莲花是生的再生,但信仰上的意义之外,莲花集合了真善美所有的象徵。

蒋勋对佛教源起的印度,有这样的看法:作为一个热带地区国家,其文明正如繁密而多姿的植物,在潮湿而炎热的空气中,展现热带植物特有的慵懒与妩媚。陆冰也曾说,在婆罗门教,不分男女,手足都如盛开柔软的莲花。

我在想,一个国家的人民,不分男女,眼眸如莲花,笑容如莲花,手足如莲花,这样平等而包容的国度是拥有多么兼容并蓄的福祉。
我是一个有些偏执的人,往往见于一些现象会有些执于探究,但是毕竟学浅而不能深究,横亘其中着实让人有些毛躁。但是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论于何处,心都不可太过于执拗,自然生起的念头应该会更加任运自在。

朋友说改天去茶室坐一坐,跟那些信佛的路人聊一聊,或者到寺院介绍一位住持给我点拨一下,或者找个清雅的时间去寺院住上一些日子,自然的念头会更加深刻,毕竟修佛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虽然我大抵明白了“不著世间如莲花”,但是“花开见佛悟无生”自性清净的境界还是无法领悟,只能暂且舍舟才能靠岸了。
撰稿:糖小萱

编辑:糖小萱

摄影:糖小萱


你我

niwo0628

万千世界 宛若你我

投稿:867278132@qq.com


    关注 你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