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孩子,也就是面对真实的自己

 

点点前几天刚过了她四岁的生日,九月份上的幼儿园,一切都还在慢慢适应中,孩子以及父母。我也接到了人生中第一次的...



点点前几天刚过了她四岁的生日,九月份上的幼儿园,一切都还在慢慢适应中,孩子以及父母。我也接到了人生中第一次的幼儿园作业,3000字左右的育女心经,这还真是让父母写的那种呢,哈哈。四年来点点滴滴,看着女儿一点点长大,如果只是光说欣喜我觉得自己好假,这些日子真是数着过来的,毕竟那是一个何其鲜活着的生命,然后你对她是只能是一个劲的给予,她的一个微笑也许就是最大的回报了。

就像每一个低到尘埃里的父母一样,我也是恨不得把自己所有最好的都给女儿,但是什么又是最好的呢?这是一个信息空前丰富的世界,所以也找过好些育儿书来看,平时跟亲友聚在一起不时地也喜欢交流着各自对育儿的看法,然后会发现这也从来没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这与对错无关,只跟使用与否有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想好多父母、准父母都听说过的案例,有一个观点建议对于新生儿,应该哭的时候不抱不哭才抱,听起来挺励志的,只要上手了岂不是以后不要抱娃了?然并卵,我在认真尝试了几次后就彻底放弃了,原因很简单,我办不到,点点哭着超过2分钟我都崩溃了,那撕心裂肺的可怜样我可受不了。不过听说一个朋友还真尝试让她孩子哭了一下午然后成功了的,我能说什么呢?有些事情想想也就好了,不能都较真嘛。

困惑了好一阵,当爹了以后好像不确定的东西更多了,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一定是对的,是适合点点的,但我相信当她张开双手说有这么爱我的时候,她是真实的。认真想了好久,回想了这些年听到的看到的,我觉得如果有什么方式最不大可能出错,也许只有真实的态度了。我总有一个想法,我不应该告诉女儿连我自己都不相信的东西,如果我不相信,而这个世界的规则又是这样不堪,也许我应该把美丑善恶都端到她面前,由她自己判断了。她所成长的环境、周遭的人,哪怕最亲的我们,也不大可能因为她做些许改变,更真实的向她呈现这一切,趁着我还能保护她的时候。回到具体的做法,我仍然需要解答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的,我觉得有三本书对我有比较大的启发,一并写出来跟大家分享。



前两年一个好朋友跟我聊起,他的人生感悟有几点,这人吧,一不能贪,二不能急,三不要占便宜。听他言之谆谆我却听之藐藐,在咱们这个社会环境中,我承认他说的都是对的事情,可是回到自己身上我如何教育我的女儿呢,当她问我为什么那些贪的人没有受到惩罚,急的人好像生活的挺好呀,占便宜又没有什么成本,我好像自己都挺难说服自己的。不过最近看了张维迎的《博弈与社会》,至少某种程度上我找到可以说服我自己的理由了。书中的重点是介绍纳什均衡,其中谈到一点关于重复博弈后的一种对行为的规范效用。人类走出囚徒困境,就是博弈论研究的重复博弈导致的声誉机制。当社会人不断参与重复博弈,人们就越愿意合作。你骗人家一次,得到一次好处,但损害了未来剩余,大家以后就不跟你合作。在一个社会中,大家如果只注重眼前利益,没有重复博弈、长期博弈的可能性,这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自然会有所偏差。也许这些概念听起来挺玄乎的,书中给了大量例子来说明这套博弈过程,有些原则一开始就不应该去妥协,如果假定我们的社会是会变得越来越好,那么事情就会变得简单了不是吗?



第二本书,薛涌的《美国是如何培养精英的》。顾名思义,有关美国精英教育的做法。这本书让我有比较多的自省,对照了下,觉得我们这代人受各种资讯的影响,对于所谓西方、美国的教育,存在至少两种比较根深蒂固的印象,第一就是快乐教育,提倡要让孩子们多玩,总是说西方观念里小孩子玩的能力是非常重要,要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习成长;第二点就是有关西方式的家庭关系,从小书上电视里告诉我,美国的父母在孩子18岁成年以后就不再负责了,不再给予经济上的支持,让孩子们自己独立成长。

这当然与我们中国的传统观念特别不同,我们是个何其重视教育又一直以来被淹没在题海里的民族,我们是一个恨不得把食物嚼烂了喂到孩子嘴里,既啃老也啃小的烂亲情社会。呵呵,没有贬低的意思。大概就是有这么巨大的文化差异,但由于我们对于西方的本能敬畏崇拜,从小我对这两点的宣传即使存在些许的困惑怀疑,也不自信,小心翼翼把困惑与怀疑老实埋在心底。

然后美国精英教育这本书出现了,完全解答了我这两个困惑。美国社会的发展经历过两个过程,一个称为“镀金时代”,另一个是正在形成中的“精英时代”,美国的富裕阶层很清楚,将来一切的竞争都是全球性的,他们的下一代,必需占据最高端、非工具性的工作,并且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最优秀的。于是,把更多的财富和精力投入到对孩子的训练和培养上,使孩子不需要继承父辈的财富,一样能够称为精英而统治美国,甚至统治世界。所以第一,我们所理解中的所谓快乐教育,不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大概是美国蓝领工人阶级的做法,精英阶层对自己的下一代教育问题相当之苛刻,该学什么、该背什么、注意哪些礼仪都重视的很。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吃苦受累。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它的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第二,18岁离开家庭是上一代美国大环境下的产物,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美国社会发展的初期,卡耐基能从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成长为世界的钢铁大王,足以证明这是一个遍地机会的公平社会。当时即使美国人在从事与我们中国人同样的车间工作,工资也比我们高的很,所以当时的选择也很自然,很多孩子高中毕业后就可以参加工作,进而成家立业,自然对父母的依赖少了许多。随着全球一体化、地球扁平化发展,现在同一工种的工资差异已经基本被抹平了,所以现在的美国,父母也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本科、硕士等等,总是努力在孩子找到合适工作前给予帮助。

看过这本书之后除了解答了我上面两个困惑外,给我最大的感悟就是,我不从来不喜欢做价值判断,我们当然可以想把孩子培养成各种各样的,不是说一定得是精英,也不是说蓝领的育儿方式出不了精英,而是我们是不是应该不要去撞这个大运,特别用自己对外界信息错误的理解去搏这个小概率。特别我想跟中国和我一样的家长们分享这个观点,如果我们承认西方的这套育儿方式有可取之处,那么请认真去了解他们的教育方式,千万不要理所当然的相信了报道宣传。



最后一本书跟育儿也许没有那么密切的关系,但是我觉得对于父母理解小孩子的一些行为、以及如何更好跟孩子沟通也许有好处。武志红的《家为什么会伤人》,没有太多的鸡汤,当然里面说的不仅仅是与孩子的相处,但里面告诉我们如何去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如何更平等地对视,而不是生物学上的父母角色,又或者冠冕堂皇的朋友角色。这本书好在没有特别的理论,只是一个个故事,一个个案例,让我们自己去对号入座,去体会属于自己的片段。书不长,读起来也不费劲,可以当一个个故事来看,我相信对于每个人都有启发。其中有个故事挺典型的,在书里面有一个很经典的例子,就是母亲更加容易和子女站在同一战线上来对抗父亲,她们越是用坚持诉苦,子女就会和母亲站在同一的战线来对抗父亲。我记得我父母们的相处模式总是那样的,我爸爸做一件事情,其实我觉得以我爸爸的能力肯定能做好的,但是我妈妈老是怀着“弱智”的态度对待我爸爸,经常唠叨我爸爸,说你肯定不能做好。结果我爸爸结果在她的眼里真的不能做好。这本书我大概是要再找来再读上几遍的。

最后,如果我还有想说的,那大概就是爹妈其实真挺不容易的,有空常回家看看吧,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且行且珍惜吧。


    关注 换一种方式来学习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