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江南,这才是中国最美的房子!

 

走在沧桑的青石板上寻觅着灰墙黛瓦的记忆那些飞檐翘角、亭台楼阁的别致相嵌抒写着年代的故事传递着中华的智慧古韵悠然带你梦回...



走在沧桑的青石板上
寻觅着灰墙黛瓦的记忆
那些飞檐翘角、亭台楼阁的别致相嵌
抒写着年代的故事
传递着中华的智慧
古韵悠然
带你梦回古老的江南
……
在有中国第一石板街之乡之称的水乡千灯,有这样一座古朴而别具特色的老宅,亭台、楼阁、长廊……每一处都散发着古典的韵味,带着淡淡的优雅,这就是千灯古镇上的余氏典当行,它也是华东地区保存最大而且是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有“中国第一当”之称。

结构精巧,美冠老宅


古时七进,今存五进,余氏典当行共一明代大厅、五小厅、六幢楼、双备弄,大小房间共120余间,走进之后,让人不禁赞叹,如此气派的宅院,可见当年余氏家族的兴盛。



既是典当行,必有完善的安全设施,老宅除了三面有高墙,起到防盗作用之外,宅子最后面更设有“更楼”,起到防盗及警示作用,据说古时可为全镇防盗、防火。老宅第一进为店铺,专为典当买卖所用。这里除了柜台很高之外,还设有栏杆,起到阻隔视线、保障安全之用。



老宅第二进则是明厅“立三堂”,门口门联:“琴操七弦高山流水自有知音良友,疏宗十渐忠言谠论克顷纳谏明君”。此联中十疏谠论纳谏明君的事迹和俞伯牙遇知音而永不忘情的忠贞感情也正是俞氏祖先留给后人的典范。





立三堂中有长廊,名为海棠轩,结构精巧,景色优美,足可见主人对宅院功能要求的尽善尽美。

海棠轩


老宅第三进和第四进分别是主人和小主人的住处,名曰大堂楼和小堂楼,两个堂楼中卧室、客厅、餐厅俱全,机构紧凑精巧,为古代宅院中的经典。




四水归堂


小堂楼
房屋第五进为当库,也就是存放典当值钱物品的地方,由此足可见古人的智慧,要到达此当库,必先经过前面层层建筑,此处必是最安全之地。

飞檐翘角,处处精美


老宅古院之美,不止美在机构的精巧绝伦,更在于细节之处也是费尽心思。

灰墙黛瓦的水墨色调以让古今游客痴醉沉迷,更有砖雕门楼特色小景让人爱慕不已。

砖雕


老宅刚进宅院的大门内上方便是一块清代特色的砖雕,年代累积的痕迹,充满了古朴韵味。“积善馀庆”四个大字赫然在目,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馀庆”,可见余氏主人对于财与人的深刻理解,也可见及时是在封建社会,余氏家人仍旧以多做善事为宗旨,希望多多积善积幅,年年代代有余。

装饰墙


老宅内处处可见装饰墙面,有的为今日翻修,虽然缺了些许古雅的韵味,但精美的图文与古韵的老宅也算是相得益彰,恰当融合。
老宅内更有许多颇具造型的装饰通道和墙面,有的形状独特,寓意深刻;有的镂空雕饰,充满了朦胧雅致的江南韵味。



望族大户,代代传承


余氏祖先,原为安徽休宁县人,来到昆山千灯吴家桥开店经营,因颇具生意头脑,生意兴隆而富甲当地。

据载,古时里人称“吴家桥”为玉溪,并称余氏为“玉溪余氏”,可见当时余氏家族之兴旺发达。

谨遵家训,代代相传,余氏家族不断传承,且后世有人,是千墩镇上“南顾、中余、北叶”显赫的三大户之一。

而且,余氏族人不但经营有道,更是人才辈出的礼仪之家和书香门第。


据历史记载,余爱山的第三代传人余国柱,于顺治丁亥年高中进士,官至刑部主事,江西清吏司郎中;顺治丙戌年,余国柱和他的侄子余震元同入“科校场”考场,同登一榜,乡里传为佳话。

(内容来自网络收集整理)

回复:数字【1】有惊喜哦!

回复:数字【2】清凉一夏

点击左下角查看更多


    关注 风格旅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老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