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跨国公司CEO,德国老外对中国的老宅院着了迷,当地人都放弃的400年老宅却被他拯救了过来

 

属于我们的东西,x0a应该自己守护好。...



属于我们的东西,

应该自己守护好。

……- 阳朔 · 阳朔老宅院 -

小城君记忆里的老宅,没有电,没有现代设备,阴暗潮湿……太多生活的不便,很多人都选择搬离,住进城市的新式公寓和大楼。

就这样,一栋栋老宅空荡了下来,长时间没有人居住,岁月侵蚀,逐渐走向消失...

而在夏棠村,一个也许不被游客所熟稔的村落,来了一对德国夫妇却花心思地挽救了一栋400多年的老宅。



无数来这里的人,看到老宅的第一眼,脑中蹦出的只有一个词“感动”,你可以从这个老宅院里看到一对普通外国夫妻花的心思。

有人说,“第一眼看到这里,就被打动。它不是任何一个商业项目的室内设计师在设计作品,而是一对平凡的外国夫妻,用自己对中国老房子的喜爱和理解,一点一点改建出来的。”



马里奥
“其实说是改建也不全对,只是比改建少一点,比修缮多一点。完全改建,韵味就荡然无存了。”

在这里,甚至还可以看到墙面上百年时光留下的洞洞,还有蜘蛛、蜜蜂,做的窝。最原本的东西被保留了下来。

也因为这样,很多中国人驻足于此,却感叹着“这样一栋老宅,惭愧的讲,如果让我们来改建,做不到这样。”但偏偏这对德国夫妻,却帮许多人找回了存在我们童年深处的那种,老宅的记忆。





老宅修旧如旧,依然保持着老房子的韵味,然而这一切竟然都是出自一对德国夫妻之手

2014年中旬的时候,德国设计师马里奥夫妇旅游途中来到阳朔。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这栋老宅。

老宅坐落在距离阳朔县城五公里,遇龙河边的夏棠村。当时已经被废弃了二十多年。



进村需要走过一条长长的水泥道,道路两边是大片的稻田,时不时可以看到当地的农民戴着斗笠,卷着裤腿,跟在牛的后面用梨子犁地。

稻田夏天一片绿油油,两边的馒头山时不时有云雾缠绕。驻足停留间不自觉地以为自己在仙境里,身边一片安静祥和。



老宅院的主体建筑是一栋400多年和250多年的青砖古宅。最早由夏棠村出生的一位武状元修建,后由村里的地主居住。

对于常年居住在国外的马里奥夫妇来说,很难见到这种中国古建筑,稀有便更懂得珍惜。

第一次看着眼前的老宅,夫妻俩就都觉得,荒废掉实在太可惜了。



那时候马里奥的妻子已经是欧莱雅集团旗下两个品牌总代理,兼德国百强化妆品公司CEO。但第一次见到这个老宅,两人便毫不犹豫的辞掉现有的工作,自己掏钱,一心修缮老宅。

然而,其实马里奥并不是专业的室内设计师,老宅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古建筑的修缮,对他们来挑战慢慢取代了新鲜感。



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观念的不同。马里奥是土生土长的德国人,夫人大学起就在德国生活,在他们的观念里对待老旧的事物他们认为该怎样,就应保持怎样。

可到了中国农村,这里住民的想法和他们有了很大的出入。观念的磨合,努力适应当地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成了最紧急的事情。



修缮的时候,有好几次,马里奥和当地人产生了观念上的碰撞。

老马觉得新的东西都不要,尽可能古朴。但当地的装修工人却觉得,这个东西好,要加上去。

老马不希望老宅有的东西,都是全新的东西。但对当地村民来说,几十年前好不容易才搬出老宅,自然是越新的东西越好。

僵持不下,谁也说不通谁,最后好几次装修师傅弄上去的东西,马里奥再自己一点一点的给弄下来。

工人们给屋顶上瓦片
在马里奥眼里,
保留原始面貌是修缮的本质。
就像这个门堂,保留原有的结构,
脱落的门板上,刷上一层新的漆。
修缮前的门堂


修缮后的门堂
还有这个老宅子里的白墙,
原主人给它粉饰了一层水泥,
到了老马手里,
索性把白墙都剥掉了。
修缮前的墙面


修缮后的墙面
修缮木梁的时候,由于时代久远,又是木质结构,有些木梁被白蚁侵蚀,只能换掉。但马里奥坚持不变的是:老宅还是用木柱子,还是选择木梁。

现在一进房间,还能闻到木头的味道。

还是选用传统的瓦片,
给屋顶铺瓦片。
偶尔一只野猫走过去,
屋顶还有瓦片的震动声。




虽然有工人帮忙,但不放心的老马还是时不时地爬上屋顶看看进度

因为老宅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阳朔农村的发展又比较落后,所以老宅本身没有水没有电。

马里奥就找来了装修工人,自己埋水管和电线,通水通电。

到了最后通上了电,
所有改造都完成后,
一个中式的老宅恍若重生,
门面、墙壁还是原先古旧的样子,
院子里稀稀疏疏的绿植,
另外还多了一个老马小小的私信,
一个铸铁的黑色落选楼梯。
之前堆满杂物根本没法看的门堂,
现在成了干净明亮的大厅,
摆上一张桌子几张沙发,
你别说,还真有几分大户人家的架势。




大厅的后面有一个小型的书房,
虽然不大,不过在这个古老的村庄里,
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休息的去处。
马里奥自己做玻璃茶几,
夏棠村80%客人都是外国人。
很多来访的客人会来这里,
果然大家都会很喜欢老宅现在的样子,
喝杯茶,看本书,一坐就是一下午。


修缮好的老宅一共有两栋,但一开始,夫妇俩决定将其中一栋对外开放,总共7个房间。

两个人都是生活节奏比较慢的人,喜欢慢悠悠的享受生活。不适应忙碌,所以店内一天最多只开放4个房间。如果4个房间客满了,其它房间就会关掉不卖。

这些事情都是随着自己的喜好而定,没必要活得那么累。


守护了一座古宅,也因此在夏棠村这个地方居住了下来。

村里还保留着原有的民风,家家户户要很熟络,没事儿的时候串串门,平常只要家里有人,门都要敞开着。

但马里奥夫妇习惯了西方和城市里的生活,基本没事情,不喜欢打扰别人,也不喜欢被打扰。
一开始肯定会有很多不习惯。但后来发现,其实村里的这种生活,才是中国最传统、最有人情味的生活方式。

慢慢的也就习惯了。
村里还像很多人小时候过得那种生活,夏天饭后家家户户都坐在外面和邻居还有亲戚聊天乘凉。

而这种生活在城市里已经不可能了。但在这里,大家还能找到童年深处的回忆。



也许再过个20年、30年,这种最传统的生活环境和方式,也终将消失。

越来越多的村里人开始向往着现代的生活方式,即使他们以前小时候都是一起住在老宅里,虽然日子贫苦,但却特别热闹。

后来大家把各自家的田填了,盖了新房。

但马里奥夫妇只是想着眼前的老宅没了就可惜了。能拯救一个算一个。

当年的武魁牌匾保留着原样
之前桂林一位大学教授来到这里,看到老宅,非常感动。她说:“最惭愧的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却都是外国人在帮我们保护。”

在阳朔本地,修复的比较好的几个古宅,都是外国人改建的。“但这些老宅都代表着我们本民族的历史印记。”


老宅院是一间被“爱”着的民宿。即使马里奥夫妇不告诉你,也可以从中感受到一对外国夫妻用了整整365天的时间,花费的心血和时间。

修缮后的老宅恢复了它的原貌,就像是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妪重新回到了她20岁风华绝代的时候。

在这里居住了两年的马里奥夫妇需要常回德国处理家中事情,老宅面临着无人照管......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Jin的中国姑娘出现了。“这座老宅很接地气,又有小隐隐于野的神秘。很接近我理想中的样子。”

这个90后姑娘,立刻就决定,要接马里奥夫妇的班,让这座老宅院继续保有着它的生气,还在开始众筹的平台上成功募集了修缮的资金。

“我不知道这种美好还能保留多久,但至少在眼下,我们这里还能感受的到。”“我还能看到萤火虫,晚上天气好还能看到满天星星,这在上海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400年的时光并没有被赶走,它们仍然静静的沉淀在这里,轻声细语的诉说着老宅院的故事.......

以前我们总说,中国人自己的传统文化,到是老外喜欢的迫切些。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珍惜、承担了起来。

老祖宗的东西,
外国人看着好,去珍惜。
可自家的根,
最终还得要自家人守护,
才更为真切和实在。
图片来源:Jin


    关注 一人一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