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产业”再出发——咸阳纺织工业园调查

 

纺织产业作为咸阳的“母亲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点击上方“公众号”蓝字
爱上我~

以前提起咸阳,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它全国闻名的纺织工业。这里是国家早在“一五”、“二五”时期就建立起来的全国纺织基地之一,也是西北地区最大的棉纺织基地,这里还为国家培养出“全国纺织的旗帜赵梦桃”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桂贤等众多优秀人才。 然而在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一时风头正劲的咸阳纺织工业因为经营机制僵化等多重原因开始变得举步维艰。

当下,陕西国企改革,纺织产业面临新的机遇,在新建的纺织工业园区,我们看到转型升级后的咸阳纺织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咸阳“母亲产业”过去辉煌

 



好多人都以为咸阳纺织业垮了。因为在车水马龙的人民路上,再很少见到纺织女工的身影。一字排开的几个大型棉纺织厂,也没有了昔日的繁华景象。

“当年在纺织厂上班,吃喝不愁、福利好,人都觉得脸上有光,好多人羡慕呢!”回忆起纺织厂曾经的辉煌,在一厂工作了21年的小金不禁感慨。





“我当时从纺校毕业就分配到纺织厂上班,那时纺织女工一下班,人民路都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集团纺织女工何菲说道。而纺织女工中的佼佼者便是全国劳动模范,被誉为“全国纺织战线红旗”的赵梦桃。

赵梦桃原为西北国棉一厂细纱挡车工,是1956年和1959年全国劳动模范。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她的纺织小组也被称为“梦桃小组”。她所倡导和表现出来的“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和“不让一个伙伴掉队”的思想品德,被概括为“梦桃精神”。



70年代的美女“天然去雕饰”

但是在20世纪后期,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再加上技术落后,产业链不全等原因,纺织行业就成了落后和下岗的代名词。纺织工人的生活也陷入低潮,工厂效益不好,生产效率低下,入不敷出。工人工资多年不上涨,月薪八九百元,已经算是比较好的水平,有些刚入职的年轻人,每个月拿到手只有四五百元。

但是随着咸阳新兴纺织园的建立,使这一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项措施并举,唤醒纺织产业



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让咸阳纺织业的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

随着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的提出,为了重新振兴咸阳纺织行业,2011年3月,省市政府整合资源,聚力发展咸阳纺织工业园,并在政策、资金、土地指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对整个咸阳纺织行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新纺织园区规划面积为10.83平方公里,从2012年7月启动建设至今,已建设项目26个,完成投资52亿元,重点区域水、电、气、路、暖等“七通一平”综合配套全面建成,同时启动咸阳纺织企业搬迁入园,将位于市中心的西北一棉、西北二棉、陕棉八厂等企业合并为咸阳纺织集团。据咸阳纺织集团副总经理王志强介绍,园区设备大部分从德国进口,即使不是进口的,也是选用了国内的先进机器,将在未来10年保持国际国内一流水平。



“搬迁后,我们的纱线质量由原来的乌斯特公报50%水平,提高到现在的5%水平。在名牌产品研发上,最新研发出的超仿棉速干服装面料、负离子保健床上用品、多组分纤维纱及面料、芳纶系列织物以及特高支高密高档面料五种产品已通过省级新产品投产鉴定,将陆续投入批量生产。”提起未来的发展,咸阳纺织集团生产管理部部长畅娇满怀信心。



跟以前相比,工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与此同时,新兴纺织产业园还为工人的“衣食住行”都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职工公寓、就餐中心、综合中心、幼儿园、花园小区等已全面建成,中心医院也已启动建设。宽敞明亮的工作生活环境、自动化程度提高的生产设备和逐步提升的工资待遇,真正地使纺织工人们的生活上了一个台阶。
记者:张权伟

编辑:张颖    成钰
你看见的
我看见的
我们用心记录


大家都在看:

“三张面孔”看懂陕西上半年经济——陕西上半年经济观察

新延安“整风”记

大西安面对“7.24”暴雨的两种样子:一个惊心“看海”,一个看海“惊心”

民资卡壳为哪般?转型破壁垒是唯一出路

陕西煤化工,如何实现高端化?


    关注 陕西新闻眼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