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真的要来了吗?

 

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拟于...



2016年6月28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拟于今年启动新一轮建设。

日前,教育部宣布失效一批规范性文件,其中包括《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关于补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关于实施“重点特色学科项目”的意见》《关于继续实施“优秀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等文件。

最近“双一流很火”。双一流来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985、211呢?该把他们置于何地?“双一流”与“985”、“211”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对于“985”“211”与双一流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有这么三种观点:

(一)“双一流”是变相的“985”“211”:“双一流”是在985、211基础上的建设,未来依旧会成为高校身上的标签。

(二)[b]“双一流”是动态的“985”“211”。211的大门永远关闭,而双一流建设时时刻刻都在对高校开放,高校随时可以加入。[/b]

[b](三)“双一流”是专业的“985”“211”。双一流不仅要建设一流大学,更要建设一流学科,未来高校对于专业学科的建设也是不予余力。[/b]

我们现在在梁挺福老师2015年的一篇文章中细细体会一下吧。

梁挺福:“双一流”将成211、985之殇的遮羞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及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对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1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要求贯彻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创新重点建设机制,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
  
一个国家要在世界舞台上全面崛起,教育是核心,关键是能否拥有世界一流大学。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国务院在十三五开局之年明确提出了要“使若干高校和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的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在这样一个风云际会的节点,对教育谋篇布局的规划,举足轻重的双一流释放了诸多改革信号,给中国教育的未来注入了强大的信心。

瞻望前景,即将开始的双一流建设备受瞩目。上个世纪末,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之下,我国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经费投入,科研支撑,政策支持下,我国研究型大学和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差距迅速缩小。一部分大学和学科经过近20年的积累和沉淀,已经步入或者接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行列。在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上,北大清华都进入了全球50强,分别位列42和47名;在英国QS教育集团2015年最新“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上,中国大陆有58所大学入选全球顶尖学科前400名,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157所大学入选。其中有7所大学的5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名。

在劈波斩浪20年之后,发展起来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该如何深化?水平如何提高?高校特色如何彰显?国人翘首以待。北大清华之间曾有这样的一个调侃:清华大学距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答曰:出西门往南走100米即是(北大)。同样清华大学也以这样的一个调侃肯定自己建设世界一流的决心和实力。在我们的政府机构,尤其是中央机构中,人员构成以“满清政府北大荒,人民坐在党中央”的景象蔚为壮观。“双一流”蓝图与愿景对于打破目前部分名校在招生与就业中的“垄断”,推动高校实力与特色发展都大有裨益。

双一流建设给出了中国高等教育纵深化发展的路线图,然而要将双一流布局方案分解成具体任务,把“双一流”蓝图变为美好的现实,迈向巅峰的每一步的背后都潜伏着巨大挑战。今天高等教育的纵深化推进不仅要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办学水平,彰显办学特色,更亟需提高高等教育的科研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无疑,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壮大,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促使高等教育更好的服务社会都是有其积极影响和作用的。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的是双一流建设方案提出背后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和举棋不定。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高等教育进行三六九等的划分。若干年前的“国家重点大学”名单,20年前的“211工程”,“985工程”大学名单,到如今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趋向。“211工程”“985工程”提出的宗旨即是为了建设面向世界的一流高校和学科。在这样的一大决心和愿景下,国家开始对高校办学严把质量关,先后将39所高校列入“985工程”,将112所高校纳入“211工程”之列。此后将大门紧闭,再不接纳新成员。这一举动说明了一流高校建设绝非是“你有我有,大家全都有”式的撒胡椒粉式高校建设。而今再次推出“双一流”建设用意何在?双一流的推出岂不是在否定当初“985工程”“211工程”的定位?
  
就在一年前,一场关于“985”、“211”的存废之争令舆论哗然。这场争论绝非空穴来风,或许是官方试探民众口风与态度的一场实验。之后教育部辟谣,不存在废除之说。今天的“双一流”也经历了类似一幕:前不久网络世界流出一张“双一流”高校名单,教育部随后否认。真真假假中,走入我们眼中的“双一流”建设有太多的“985工程”“211工程”建设的影子,以至于我们不禁要恍惚一阵,有了旨在建设一流的“985工程”的存在,“双一流”还有必要吗?又或者是“双一流”是另一种存在形式的“985工程”?

“985工程”“211工程”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推动我国的科研创新水平与科研转化成果等方面功不可没,而且至今仍是高等教育中一面鲜明旗帜。当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就业市场中的非“985”“211”歧视,如非“95”“211”难以获得科研经费,创新动力与积极性受挫等。高等教育建设方案从来都不缺乏,真正缺乏的是我们对既有方案的执行力。如果真要建设“双一流”,在既有的“985工程”“211工程”基础上即可继续开展,何必再开一道口,另起炉灶?
  
据多方消息显示,国家“一流大学”仅向部分全国顶尖高校开放,但是“一流学科”会向少量的非211高校开放。从目前行业特色的优势学科的高校分布来看,此消息有一定的可信度。如果真是如此,便等同于“211工程”的大门变相地被打开了。“双一流”真实的成为“211”“985”的替补,成为“211,985”之殇的遮羞布!

具体实施方案与建设名单还未公布,但愿“双一流”建设不会成为我们所担心的样子。
老梁 专栏 


梁挺福

著名升学规划专家、高考志愿规划专家、连续7年压中高考作文真题的神人!
扫码读更多梁老师原创文章


    关注 圣达信高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