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回顾 生命是大海,今生是浪花

 

我们的生命来自哪里?我们的生命最终又将去向何方?生死真的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吗?...

我们的生命来自哪里?我们的生命最终又将去向何方?生死真的是生命的起点和终点吗?

有关生命和生死这两大人类永恒的困惑,我们无法逃避,终将面对,然而又有多少人经得起这样的拷问?

秋天夜晚渐渐凉爽起来。在九月的第一个周末,来自全球的书友跟随着导读嘉宾琦琦在找回自己读书会微课堂里,安静下来,从哲学家周国平老师和当代高僧济群法师智慧的对话中,去思考传承了2000多年的智慧文化是如何来解析在生命这生生不息的大海中,如何把握住今生这朵浪花。诚然,正如琦琦所言,“今生若是浪花,自然不断翻腾。生命如果是大海,终将如如不动,我们唯有面对和承认。”
导读嘉宾琦琦

生命如浪花,翻滚折腾

我邀请你和我共同来想象这样的场景:生命是如此的真实不虚,活着真好,死了之后,并没有任何世界。我们只是化为尘土。今生我们做过的一切都偃旗息鼓,在我们死后的刹那一切烟消云散,不被延续。

一旦我有了这样的念头,我会变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我会变的面对痛苦只想逃避和结束,因为我假设死亡可以把一切画一个休止符。

周国平先生形容这种行为和思想叫什么?绝望。
我想象济群法师的这段话是真实的——把生命比作大海的话,人的一生就像大海中的一朵浪花。如果立足于浪花,你会觉得人生非常渺小,转瞬即逝。如果立足于大海,我们对生死现象就会更从容。因为死亡并不是结束,它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浪花是不断生灭的,大海却不增不减,如如不动。

一切都不会因为死亡而终止和结束,我突然有一种力量感,似乎我可以为无穷和未来际做一点什么。如果我喜欢写作,我可以在今生认真读书写字,把我要传达给你们关于生命的领悟写出来,而这份爱并不会因为死亡而终止。如果我爱我的家人,我会努力爱他们每一分每一秒。

导读嘉宾琦琦

人生如大海,如如不动

济群法师说:对生死的恐惧,很大程度上的确来自对明天的未知,不知道归宿在哪里。其实,未来就取决于今天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把握当下,就是把握未来。

当然,济群法师也说,这个过程需要修行,不是随便想想就行的。而济群法师定义的修行其实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所以,如果当下,我们能够看清楚自己所贪念的,所嗔恨的,所纠结的,所担忧的,如果我们能看清楚这一切其实并没有那么牢固和真实。所有的念头不过是浪花,此起彼伏,哪怕只是一点点看清,也会让我们有一点点清醒。
济群法师说,佛陀体证到空性,体证到不生不灭的层面。对他来说,生死只是换个场景而已。就像你体会到大海的博大,就不会在意浪花的生灭了。生死若只是换个场景,眼下的顺境逆境是不是也是换一个场景而已呢?我们担忧的爱,获得也好,失去也好,是不是也是换一个场景呢?我们所依赖的身体,我们的美貌会变,青丝会变,我们的爱会变,我们担忧的主题会变。人生有什么是如如不动真实不变的呢?
死亡并不是结束,它会以另一种方式继续。这让我们充满了希望而不是绝望,关键是如何把握当下。我们对自己的念头,情绪做得了主吗?



静馨
因为一直以来对自己的体型不满意,所以为体重的事情纠结。前段时间控制饮食,瘦了一些,但是却并不开心。我想这就是太执着于“浪花”,所以才会随波逐流,才会被困,得不到的渴望,得到的恐慌失去,才会和浪花一样身不由己。



May
突然明白一切的一切不那么重要,无常的变化来得那么快,不管你是否做好准备接受,还是会来,人的一生很短。



萍水相逢
找回自己读书会

每周六晚特别精心订制,20分钟一节微课!特邀资深嘉宾主持,引导我们一起阅读分享济群法师和周国平老师的对谈录《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把智者的沙龙请进您的客厅。

诚挚地邀请您和家人、朋友加入找回自己读书会微课堂。带上一份心情、一份感悟,相聚一段美好的时光。

小贴士

什么是微课?

微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短短的一分钟,其实可以发出一则营养丰富的音频,就这样,很多个一分钟,通过微课主持人的连续同步直播,瞬间飞送到多个社群群组。在周末忙碌的工作后,躺在沙发上,打开手机音量,点击第一段语音,接下来,只需要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主持人不间断的语音导播。

如何报名微课?



点击“阅读原文”亲近此书


    关注 找回自己读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