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朗读|生命是大海,今生是浪花(二)

 

对生死的恐惧,很大程度上的确来自对明天的未知,不知道归宿在哪里。其实,未来就取决于今天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把握当下,就是把握未来。如果你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有把握,就不必担心未来的归宿。——济群法师...

微课 |《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

第六章 第三节

生命是大海,今生是浪花(二)

9月3日(周六)20:00
周:问题在于,作为一朵浪花,这个大海对于我们来说完全是不可知的。

济:修行就是让我们认识这个大海。不仅是知道大海这个概念,而且要通过实修,体认生命大海的存在。

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们知道了浪花和大海的关系,但浪花归于大海时会怎样?生命又会以怎样的浪花出现?我们有没有把握?还是取决于修行。所以,我们既要了解生命的规律,还要知道怎样改造生命,将自己导向更有价值的未来。修行有两个层面。从普通层面来说,是通过信仰建立一份依赖,并遵守相应的戒律和修行,从而看清尘世的虚幻短暂,对未来去向充满信心,知道那将带来更好的处境和更究竟的快乐。有了这样的信念,走的时候就能坦然面对。加上佛教有临终关怀,包括心理引导、助念等项目,帮助临终者安详离去,告别今世。相比之下,那些充满恐惧,在抢救、挣扎中毫无尊严地死去的人,实在是太可怜了。

周:看清尘世的虚幻短暂是容易的,但是怎样才能对未来的去向充满信心,相信那是更好的处境呢?

济:这是需要有真修实证的。如果仅仅靠猜测,是推理出来的,那确实会有疑惑,不知道实际结果会怎样;但如果你确实看到,体会到,就不存在疑惑了。很多修行者在明心见性后,体认到生命内在的觉性,对生死不再有任何疑惑和恐惧,从而来去自如,坐脱立亡,生死自在。这样的人对于自己未来的去向自然充满着信心。
周:这样的人很少吧?

济:不少禅宗大德都能如此,《五灯会元》就有大量记载。其实不一定非是高僧大德,有些看似普通的老人家,深信净土,愿力真切,加上念佛得力,也能预知时至,自在而去。

周:能够预知死时,从容离去,这很不寻常。不过,我觉得最难的还是能够洞察死后的归宿。

济:对生死的恐惧,很大程度上的确来自对明天的未知,不知道归宿在哪里。其实,未来就取决于今天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把握当下,就是把握未来。如果你对自己的每个行为都有把握,就不必担心未来的归宿。古今中外,很多高僧大德生死自在,就是因为他们明了生命的相续,还有强大的愿力和定力,才能在生死关头做得了主。当然,这个过程的确需要修行,不是随便想想就行的。
找回自己读书会

每周六晚特别精心订制,20分钟一节微课!特邀资深嘉宾主持,引导我们一起阅读分享济群法师和周国平老师的对谈录《我们误解了这个世界》,把智者的沙龙请进您的客厅。

诚挚地邀请您和家人、朋友加入找回自己读书会微课堂。带上一份心情、一份感悟,相聚一段美好的时光。

小贴士

什么是微课?

微课,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短短一分钟,其实可以发出一则营养丰富的音频,就这样,很多个一分钟,通过微课主持人的连续同步直播,瞬间飞送到多个群组。一周的忙碌后,周末晚上坐在沙发上,打开手机音量,点击第一段语音,接下来只需闭上眼睛,静静聆听主持人不间断的语音导播。

如何报名微课?



点击“阅读原文”亲近此书


    关注 找回自己读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