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 我宁可疯狂也不愿意快乐

 

爱情是一种极其难以治愈的顽症,节食和时间或许是可能的良药,但这也往住不能奏效,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惟一的一种办法:用一根绳子自缢。...



这是安提斯泰尼的著名命题。
安提斯泰尼(约公元前445一前360)是苏格拉底诸多杰出弟子中的一个。苏格拉底本人虽然从未著书立说,也从末开宗立派,但他的弟子们在这两件事上与导师不同。众所周知,诸弟子中最著名的柏拉图不仅写下了被后世奉为千古经典的数十篇对话录,还一手开创了延绵千年之久的学园派。

其他的弟子,虽然不像柏拉图那样有名,但作为一派的宗师还是游刃有余的。为了与同是苏格拉底后学的柏拉图学园派区别开来,其他弟子所开创的学派统称为“小苏格拉底学派”,安提斯泰尼就是其中的昔尼克学派的创始人。这一学派的名称来源于他们聚集讲学的场所是位于雅典郊外的一个叫昔诺萨格(Cyosarg的的运动场。从一名标准的苏格拉底的弟子,到提出“我宁可疯狂也不愿快乐”的昔尼克派的创始人,安提斯泰尼走过了很长的一段理论历程。

无论是在苏格拉底生前还是被处死之后,安提斯泰尼都对导师的思想充满了敬意,他相信美德即知识这一信条。为了增进自己的德性知识,他运用苏格拉底式的辩论术,悠游于雅典的贵族圈内,以探讨哲学问题为乐。但是,到了他的晚年,事情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虽然仍然相信美德的重要性,但不再认为美德即知识。

相反,他认为美德首先和根本的是一个行动的问题。对于一个人来说,单纯的善良的行为就已经足够了,他根本不需要进行多少知识层面上的学习和训练。安提斯泰尼的这一重大的转变有其内在的理论原因,因为如果按照美德即知识的信条,缺乏知识的人就是缺乏美德的人,这样的做法在实际上会把人多数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排除在美德的范围之外,而这恰恰是安提斯泰尼不愿意看到的。在他看来,人在天性上是白由和独立的,有知识的人能知道的,普通人也有权利和能力知道。

因此,安提斯泰尼放弃了以前的生沽方式,转而走向城市中的中上层平民,用最为平实的口常语言对他们进行教导。随着他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安提斯泰尼进步提出了按照自然生活的理念,意思是说,名誉、财产、婚姻等等都是非自然的身外之物,追求它们就是舍本逐末。正因为如此,安提斯泰尼才提出了“我宁可疯狂也不愿快乐”的命题。

在他看来,一般人所谓的快乐都只不过是痛苦的根源,所有带来物质性的快乐的东西统统应该抛弃。作为其中的一个例子,安提斯泰尼特别地痛恨爱情,他认为爱情是一种极其难以治愈的顽症,节食和时间或许是可能的良药,但这也往住不能奏效,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惟一的一种办法:用一根绳子自缢。

应该说,苏格拉底本人对物质生活并没有多少要求,他能够忍受得了家庭的贫困,也不在乎自己的外貌和衣着打扮。但是,就其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的理论含义而言,还只是强调美德的中心地位,这里并不必然蕴含着对物质生活的鄙弃。但安提斯泰尼对这种学说的身体力行却使其具有了禁欲主义的色彩,比如他每天都穿着工人的衣服,在饮食方面也尽可能简单。这种实践发展到他的弟了第欧根尼时更是走向了极端,传说他干脆抛弃了家庭,自己住在一个大木桶里,确确实实地以这种疯狂的举动来表明自己对物质快乐的极端鄙视。


    关注 楞个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安提斯泰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