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多样民族,多样服饰——呼伦贝尔地区各民族传统服饰之初体验(Ⅲ)

 

已经是服饰的第三篇啦。这一篇为大家介绍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的服饰特点。鄂伦春服饰与鄂温克服饰的渊源——承袭一...





已经是服饰的第三篇啦。这一篇为大家介绍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的服饰特点。

鄂伦春服饰与鄂温克服饰的渊源——承袭一脉

鄂伦春和鄂温克都是通古斯系民族北通古斯分支,语言和血缘上都极其相近,后来各自独立生活和发展,方有不同的民族名称。鄂伦春人居住在山区,仍然进行狩猎生产,而鄂温克族有的居住靠近牧区,学习了经营牧业;有的居住在靠近农业区,学习了经营农业,只有少数人仍然过着游猎生活(也就是第一篇提到的三个部落啦)。所以他们的服饰有许多共同元素,鄂伦春的服饰更为原始粗犷、有狩猎民族的特点。



(图片来自陈海汶 《和谐中华——中国56个民族剪影》 )

鄂伦春服饰的总特点——狩猎特色  

鄂伦春人狩猎的对象主要是“皮大肉多”的野兽,如狍子、鹿、野猪和熊等。狍皮文化成为鄂伦春族比较有特点的物质文化之一,主要体现在民族服饰上。传统的鄂伦春族服饰从头到脚多是狍皮制作的,如狍皮袍、狍皮裤、狍头皮帽等。

男女皆穿宽大右衽皮袍,两侧或前面开衩。女袍则较为鲜艳复杂,襟边、领口、袖口及下摆等处镶绣花边纹样;青年女子喜戴用珠子、扣子或贝壳等串缀而成的头饰。



第一篇提到的鄂温克人的狍子帽,它更是鄂伦春人最出名的标志,被唤作叫密哈特。这种帽子既可保暖,更是狩猎时的极好伪装。

鄂伦春服饰的特色——烂漫花纹

在这次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在早期的生活中,少数民族创造的物器、服饰的纹样都来自于大自然,这些淳朴自然的装饰有着天然烂漫的美,也让我们看到在基本功能满足了之后,我们的先人最原始的、对美的追求。鄂伦春的传统服饰中,也并不全是对动物皮子的直接变化,也有着一些朴素的装饰。



鄂伦春的服饰中主要有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三种。以几何纹数量最多,主要有圆点纹、三角纹、水波纹、浪花纹、半圆纹、单回纹、双回纹、丁字纹、方形纹、涡纹等;多半需要大量组合,以产生新的图案节奏和旋律。植物纹数量居次,以叶子纹、树形纹、花草纹、花蕾纹为主,其中南绰罗花纹样尤为突出,运用甚广;鄂伦春语“南绰罗花”意为“最美的花”,象征纯洁的爱情,多用于姑娘嫁妆的,以示爱情纯真幸福;花形呈“十”字架,以云卷变形纹表示。动物纹数量最少,主要有云卷蝴蝶纹、鹿形纹、鹿头云卷纹及马纹;还有借鉴他民族的纹样,如“寿”字纹等。心灵手巧的鄂伦春妇女们会将其以绣缝和剪画再贴制的方法呈现。

达斡尔族的服饰特点——历史漫漫,不断融合

在清代及清代以前,达斡尔族保持着以皮衣为主的传统服饰文化。男子服装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冬季,男人们穿的皮袍多采用立冬至春节前后的兽皮或牲畜皮制作,春秋两季,男子们穿一种长至膝盖的皮袍,叫“哈日密”。这种皮袍采用春、夏或秋初的狍皮制作。由于缺少布匹,男子们一年四季都穿皮裤。男人们头上戴的帽子种类较多,有冬天戴的皮帽,春秋时戴的毡帽,夏天戴的草帽,见客时戴的礼帽,郑重场合戴的官帽,狩猎时戴的狍头皮帽等等。脚穿“奇卡米”(用袍皮、鹿皮作的靴子)、“斡洛奇”(布靿布底或皮底的便靴)或靰鞡。妇女则穿长袍,不束腰带,不穿短衣,颜色以蓝为主。冬季穿“奇卡米”;夏天穿白布袜子、花鞋。年节或者喜庆时穿各色绣花的绸缎衣服,外面套的斜襟坎肩叫“奥勒情”,与清朝满族样式基本相同,内吊皮里,外加缎面。



(图片来自陈海汶 《和谐中华——中国56个民族剪影》 )

清末以后,达斡尔族的传统狩猎经济日渐萎缩,布匹绸缎得以大批量运入,皮革制品在达斡尔族传统服饰习俗中的主导地位不复存在。同时,服装的式样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达斡尔族的服饰特色——从左衽到右衽

关于达斡尔族历史上的多变,从左衽到右衽的变化可以窥见一二。历史上达斡尔族是个骁勇善战的民族,达斡尔族及其先人常年生活在马背上,养成了左手持缰绳、右手使用武器的习惯;生产生活中,习惯右手架鹰或拿马鞭,而持缰的左手可以空出来做一些事情,左衽服饰更方便左手往左怀里取放物品;此外,擅长骑马射箭的达斡尔人在拉弓时穿着左衽服装较为便利。

其后,达斡尔民族长期与满、蒙、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生活在一起,服饰上相互影响、融合、借鉴,各民族间的服饰(尤其是现在的服饰)很多已没有了明显的特征区分,特别是达斡尔族南迁后效命于清廷被编入八旗,服饰上自然受满族影响更多些,左衽服饰逐渐减少,右衽居多。

所以我们看到现在达斡尔族的服饰,多为立领右衽长袍,着布或皮裤。男子穿大襟皮袍,外加长袍,束宽腰带,戴草帽,冬季戴皮帽,穿皮靴。妇女着绣有花边图案的长袍,有时外套长或短坎肩,喜穿绣花鞋。



(图片来自民族文化宫 )

呼伦贝尔地区各民族传统服饰的介绍就到这里了,类目庞杂,细节颇多,有兴趣的同学们还请多翻阅资料,方能有更深的理解。如有知识上的错误,还请指正。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及图书资料,感谢所有做出梳理的学者和为传承继续付出的手工艺人们!




    关注 乡home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