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大讨论: 隶书的书写性究竟怎么看?

 

“意”是意趣,有弦外之音,不必凡事都去点透、每笔皆要写实,若舞台戏曲表演,手头本没有针线,那动作却能栩栩若真境。...

对隶书书写性的一点看法
文: 郭名高
精彩内容



 
 


隶书的巅峰在两汉,确切地讲,东汉碑刻以森严的法度和肃穆的气象筑起一座无法撼动的高峰。在师古的途中,有人化而能用,有人墨守陈规。而艺术的延续离不开独立意识的介入,那是峰巅上撒的一把土,看似微末,在跋涉之初却要作准备。同道不在少数,能于某一处叠加那怕半公分高度,亦属不易。潮流麻痹了人的独立意识,在你跨出第一步,注定缺失的东西难以找回!

就汉隶而言,大体包括三个板块:汉碑立法,摩崖造势,简牍多趣。有势无法则野,守法无趣则死,趣盈势乏者媚。守住一端,纵使能极致,只落个随人作计罢了。由八分始,两千多年的积淀不是供我们来复古的。

学习隶书,汉碑是绕不开的。因刻石所囿,必有难于琢磨处。工匠斧凿或打刷之下究竟遗失了什么?如何透过刀锋看笔法,强化隶书的书写性和赋予它应有的人文气质?对此,笔者将神龙本《兰亭序》和《怀仁集圣教序》挑出几组相同的字做比较,从笔法层面讲,笔触的显或隐最为突出。所谓笔触,乃行笔之轨迹和层次,由起、行、收而至颖毫的中侧锋变化、线性刚柔、笔意纤丝。这些,在碑刻中显得浑浊乃至无影。也就是说,刀与笔、刻与写使二者有了不同的美学走向。通过比较,不难看出,书写性大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兰亭序》与《圣教序》同字对比
一、笔触清晰,包括起笔、行笔、收笔,切、转、顿、提、铺、裹,纤毫毕现;

二、笔法变化多端,一根线条于运行中完成了提按、中侧锋转换;

三、线条具有很强的柔韧性,厚而不僵,薄则爽劲;

四、动与静、虚与实相得益彰,节奏明快;

可以说,《兰亭序》的细节提升了作品的技术难度,将俊逸、华美之风推上极致。笔法富则妍,简而古。是简是富,因审美而取舍。此处,对度的把握将影响格调之高下。
隶书上承篆籀,下启楷则。得篆籀意者古拙、高迈,效魏碑则妍丽、低俗。赋予隶书应有的书写性,取决于个人审美好恶和对书法资源的提炼、整合。

马王堆汉简(局部)
窃以为,隶书学习,根基当扎在汉碑上,由规矩而及气象、趣味。气象不拘汉碑,大篆、摩崖皆可汲取养分;趣味因结体而生发,佐以书写性愈见丰盈。以己之拙见度之,隶书的书写性可以偱如下步骤来探索:

A . 参详简帛书的书写性。秦汉简帛近年出土甚广,风格多样,因功用、字径、材质和书手个人素质所囿,艺术性远不及东汉碑刻。这些墨迹,虽有不足,却能洞察一些笔触,于起、行、收及线性之刚柔、墨之轻重、行笔快慢诸多方面能获取一些消息。

北京大学所藏《老子经》(局部)
B . 师法大篆以养其气。可以说,大篆笔意赋予隶书另一种审美可能。篆书多使转,隶书常提按、翻折,笔法体系大相径庭,如何嫁接贯通?这里所及篆意不是用之全盘改造隶书,更不是以篆法取代隶书结体,而是对用笔、线形方面的些许整合,弱化线条的镂刻痕迹、锤炼它的柔韧性不可或缺。以《石鼓文》为例,不妨将吴昌硕的临本与之参照,思考先贤对书写性的个体解读。

C . 汉代书论讲究笔势,及至王羲之始求笔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也就是说,以帖学之精微来滋养隶书之意趣。

简而言之,隶书的书写性可以用“松”、“清”、“意”三个字来概括。

“松”指线条的柔韧性,是相对沉实、板滞的刀痕而言的。要能松,执笔不可鼓弩为力,似李逵抡板斧,用尽蛮力也撂不倒对方。也就是说,线条雄厚与气力无关,而在执笔、用笔之得当否;“松”的另一层致因元素在提按。按多则实、则死,提按悬殊又显得做作、小气,不失高古,当在线条中段营造几处较为隐晦的发力点,使提按行进若球浮于水,加力则沉,放手则起,富于弹性。

“清”不仅指书卷气,也是对笔触的再现。这一点,汉碑、摩崖多有缺失。如何不失高古、大气,又能使笔法丰富,是值得我辈去思考,去实践的。既然重视笔触,隶书的回锋护尾怕是要不得了。

“意”是意趣,有弦外之音,不必凡事都去点透、每笔皆要写实,若舞台戏曲表演,手头本没有针线,那动作却能栩栩若真境。
                 2016年9月8日
郭名高花笺隶书横幅一件
尺寸:138*35cm
嗯!对郭老师这件作品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点击左下侧(阅读原文)进入,或许有惊喜呢!
推  荐  阅  读


郭名高隶书新著《心仪秦汉》邮购公告

(隶 书 )吉 语 30 品 创 作 絮 谈(资料珍藏版)

安黎: 郭名高散文集《随书法去远行》序言




    关注 璞华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