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森路透又出来作祟了

 

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今天发布了其2016年引文桂冠奖(CitationLaureates)名单,预测在今年或不久的将来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精英。...



汤森路透旗下的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今天发布了其 2016 年引文桂冠奖(CitationLaureates)名单,预测在今年或不久的将来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精英。

自 2002 年以来,每年发布的引文桂冠奖已成功预测了 39 位诺贝尔奖得主。该奖项通过对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平台中科研论文及其引文进行深入分析,遴选出今年或未来几年在化学、物理学、生理学或医学、以及经济学领域可能摘取诺贝尔奖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研究人员。

在今年的获奖名单中,各领域值得关注的科学家有:物理学家 Ronald W.P.Drever、Kip S.Thorne 及

RainerWeiss,他们设立了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IGO),使检测黑洞所产生之引力波成为可能(会不会因此造出引力波天线,对三体人造成威慑也不得而知,不好意思跑题了:P)。在生理学或医学领域,James P.Allison、Jeffrey A.Bluestone 及 CraigB.Thompson 解释了 CD28 和 CTLA-4 如何成为 T 细胞活性的调节因子,而Gordon J.Freeman、Tasuku Honjo 及 Arlene H.Sharpe 阐明了程序性死亡受体-1的功能,这两个科研小组的发现促进了癌症免疫治疗的发展。在经济学领域,Olivier J.Blanchard 被公认为对宏观经济学作出了极具价值的贡献,其中包括经济波动与雇佣的决定因素。

继2014年和2015年之后,今年的引文桂冠奖名单中连续第三年出现华人科学家——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华裔科学家张锋教授、以及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卢煜明教授均入选今年引文桂冠奖化学领域的获奖名单。张锋因其在老鼠和人类细胞中应用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获此殊荣;卢煜明则因其在孕妇血浆血中检测到胎儿游离 DNA,从而取得了无创产前检测的革命性成果而入榜。截至目前,共有8位华裔科学家曾摘得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首位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Tsien)在当年即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高被引论文是世界一流研究的最可靠指标之一,使我们能够了解哪些研究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事业部的Jessica Turner女士表示,“我们为 2016 年引文桂冠奖的获奖者及其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喝彩,并祝愿他们在本届以及未来诺贝尔奖评选中取得佳绩。”

2016 年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

生理学或医学

James P.Allison

医学博士,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学系教授兼主任

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

Jeffrey A.Bluestone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 (UCSF) 医学院内分泌新陈代谢学 A.W.and Mary Margaret Clausen 特聘教授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

Craig B.Thompson

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美国,纽约州,纽约

入选理由:解释 CD28 CTLA-4 如何成为 T 细胞活性的调节因子,调节免疫反应

Gordon J.Freeman

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肿瘤内科学系教授,哈佛医学院医学教授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斯顿

Tasuku Honjo

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免疫与基因组医学学系教授

日本,京都

Arlene H.Sharpe

哈佛医学院微生物学与免疫生物学系比较病理学 George Fabyan 教授,布莱根妇女医院病理科成员

美国,马萨诸塞州,波斯顿

入选理由:阐明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 及其路径,促进了癌症免疫治疗的发展

Michael N.Hall

巴塞尔大学教授

瑞士,巴塞尔大学

David M.Sabatini

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白头研究所 (Whitehead Institut) 成员;布洛德研究所 (Broad Institute) 资深成员;科赫综合癌症研究所 (Koch Institute for Integrative CancerResearch) 成员

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Stuart L.Schreiber

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 Morris Loeb 教授;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布洛德研究所 (Broad Institute) 化学生物科主任

美国,马萨诸塞州,坎布里奇

入选理由:发现雷帕霉素靶蛋白 (TOR) 及雷帕霉素机能靶蛋白 (mTOR) 的生长调节因子

虽然前段时间汤森路透卖掉了SCI,引发对影响因子的口诛笔伐,Web of Science数据库使用体验还是不错的,按住Control点杂志还能弹出影响因子呢



首先是这些科学家的研究做的非常好,引起很多人关注和引用,才会被出版社发现,诺贝尔奖并不是根据引用次数评选的,我记得有一条标准就是要对人类社会发展有贡献才行。

抗体市场革命

小小GFP研究的漫漫征途

中国为什么不买下SCI!

韩春雨老师的文章做了啥?


    关注 众筹生物学梦想实验室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