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夏中义 · 大先生的背影

 

逢此教师节,夏中义教授做客半书房,和众位书友一起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教师节。书友们共聚半书房,瞻仰民国大先生的背影。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大先生。...





九月十日,夏中义教授做客半书房,和众位书友一起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教师节。书友们共聚半书房,在夏教授的讲述中,我们共同瞻仰了民国大先生的背影。

众位书友翘首以待

开讲前,蠡口中学的王晶老师带来一曲优美的琴曲《秋夜思》,流动的琴声传达出的,正是我们对大先生的怀念。
蠡口中学王晶老师演奏《秋夜思》

王国维是夏中义教授讲述的第一个大先生,他表示只有王国维的墓碑能够配得上“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幅对联,他是中国学术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1904到1908年,王国维达到学术人生中最纯粹的境界,经历了最好的岁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王国维在自己的学术王国里独立而自由。在王国维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后,很多人认为再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继承他的衣钵了。
书友们认真聆听中

好在我们还有陈寅恪。他留学十六年而不求文凭,他面对科学院院长的职位坚辞不受,在现代人看来这些简直是傻瓜式的行为。建国后他明确表示不接受政治学习,一心学术。他是纯粹的学人,他从王国维的手中接过了学术的火把,是王国维薪火相传的继任者。夏教授重点讲了1954-1964年的陈寅恪,这十年间他只研究了两个女子:陈端生和柳如是,并写下了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这是一本令史学界看不懂的书,夏教授尤其强调,才华横溢、关心国事的风尘女子柳如是寄托了作者独立自由的思想精神。
夏教授在讲陈寅恪

讲述陈寅恪的同时,夏教授提到了梁启超,他改良了乾嘉学派的学术风范,提炼出几个要素:学术本位、学术思想指导、朴学之风。不过梁启超主要是一位思想家而非学术家。只有陈寅恪才是纯粹学术代表人,他呈现的是中国学者能够抵达的最高境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成了大先生中最为悲壮的一张背影。

夏中义教授谆谆长者,坚持站着讲课,而很多人后来才知道,他是大病初愈,演讲的过程当中一直在擦虚汗,如此风范,实在让人佩服之至。
夏教授在讲梁启超

夏教授的讲述中充满了对大先生崇高风范的敬仰,对大先生不幸遭遇的沉思,对如今学术凋零的叹息,以及对在座书友的谆谆教诲。在教师节这样一个独特的日子,很多老师前来聆听“大先生的背影”,相信他们会从大先生的风范中有所领悟。

讲述中,夏教授表达了对半书房的真挚祝福,他借用了胡适先生的名言: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引出半书房读书原则“读了,再说”,这其中表达的是对纯粹学术的殷切期盼,以及对国人多读书读好书的深切期待。
《九谒先哲书》送给书友

演讲结束后,夏教授和书友们进行了互动。书友们提出了困惑自己很多年的问题,而夏教授不辞辛劳,坚持站着为书友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值得一提的是,夏教授此行带来了近十本自己的著作《九谒先哲书》送给书友,并在活动结束后为书友签名。
夏教授为书友签名

今天在最有学术风范的先生夏中义和苏州当前最不拘一格的语文老师史金霞共同陪伴下,这个在半书房度过的教师节显得意义非凡。
夏教授为今晚主持史金霞老师签名(中)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大先生。
文案  编辑|半编团  一郎


    关注 半书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