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0924】他与莎翁同时期,也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临川才子多仕儒,唯有汤显祖以情长。...





戏剧界有两个大人物:西方有莎士比亚,中国有汤显祖。本来两个人其实没有啥联系,你有你的“to be or not to be ”,我有我的“原来这姹紫嫣红开遍”。但巧的是,俩人在同一年去世,这就有了联系。一直有研究者在拿他俩比较,而今年,适逢二人逝世400周年,联合国都觉得他俩可以放在一起了,在全世界发起了一系列纪念这两位的活动。

莎士比亚是谁,恐怕无需多说了。就算是中国人,对莎翁的了解也大大多于汤显祖。莎翁是“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的宙斯”,流传下来的作品,光剧作就有37部。400多年来,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长盛不衰。《哈姆雷特》是被改编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只电影版就超过50个,甚至曾被改编成京剧。

莎翁的作品类型丰富,人们耳熟能详的有《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亨利六世》(还有四世、五世)等等。《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这是他的四大悲剧——其中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没有《罗密欧与朱丽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从维多利亚时期开始,莎翁就受到英雄般的推崇,这被萧伯纳称为是“莎士比亚崇拜”现象。马克思也是其超级粉丝之一。但是,你懂的,文学圈内的事也没有正谱,不少人也对莎氏持怀疑态度,看不惯他的人包括托尔斯泰、博尔赫斯,以及大部分法国人,当然更包括犹太人。

与莎翁相比,汤显祖的作品只有四部剧作,即“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包括《牡丹亭》(《还魂记》)、《紫钗记》(《紫箫记》)、《邯郸记》、《南柯记》。其中前两部为爱情剧,后两部更多反映了社会风情。这四部剧作中都有梦境的情节,所以被总称为“临川四梦”。此外他另有诗作6卷及戏剧理论若干。

与莎翁一生为“钱”奔忙不同,汤公几十年是在为“官”折腾。在朝廷几度反复、最终落寞归家,苦闷之中,四十九岁的汤显祖用悲凉而美艳的辞藻写下了《还魂记》,也即《牡丹亭》。


牡丹亭
400多年前,一个在埃文河畔的斯特拉特福成长,一个在江西临川的家塾里读书,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如今让两位大师在世界各个角落不断“邂逅”,是全世界文化人的美好愿望。

  • 早在上世纪30年代,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在其《中国近世戏曲史》中,最早将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相提并论:“东西曲坛伟人,同出其时,亦一奇也……”
  • 1946年,赵景深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提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五个相同点:一是生年相近、卒年相同;二是同在戏曲界占有最高的地位;三是创作内容都善于取材他人著作;四是不守戏剧创作的清规戒律;五是剧作最能哀怨动人。
  • 1964年,徐朔方的《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指出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时代相同,但具体的戏剧创作传统不同,前者依谱按律填写诗句曲词,后者则以话剧的开放形式施展生花妙笔,认为汤显祖的创作空间与难度更大。
  • 上世纪80年代末,徐朔方再次深度研究汤显祖与莎士比亚。联系剧作家与中西历史文化发展的关系,指出汤显祖生活的明朝封建社会,比起莎士比亚的伊丽莎白时代而言,要封闭落后得多,故而汤显祖塑造出《牡丹亭》里杜丽娘敢于追求自身幸福的人物,更是难能可贵。”


游园惊梦


当然也有人认为“汤显祖无法比拟莎士比亚”,认为“中国古典戏剧地域性强,缺乏普世性”、“莎翁戏尽是人生智慧,充沛的感受,对世界的思考,汤显祖虽然词写得真是好,但总归是些才子佳人,终成眷属,和王朝更迭,生死迷津,到底还是无法比的。”

一些文化纪念活动的目的,是“推动莎士比亚走进来、汤显祖走出去”。比如国家大剧院的“东西对话·戏剧传奇——莎士比亚遇见汤显祖”系列活动,以及浙江遂昌将赴莎士比亚故居举办“认识汤显祖”文化艺术展等。

其实莎士比亚早已经走进来了。但汤显祖还远远没有走出去。汤显祖的剧作篇幅长,曲词非常典雅华丽,被译成西方文字的时间较晚,难度也更大。别说走出去,就是我们自己人,其实对汤公也并没有太充分的认识。


汤显祖成名作《牡丹亭》的演出剧照
文化的事情从来不能一蹴而就,或许眼下我们能做的,就是来温故一下《牡丹亭》里的《惊梦》一出吧: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沈鱼落雁鸟惊喧,只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

或许汤显祖之所以走不出去,是因为这样华彩绮丽的秾艳文字,歪果仁怎么欣赏的了呢?

9月24日人物志——汤显祖
汤显祖,1550年9月24日出生于江西临川文昌里(今临川文昌桥东太平街汤家山),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晚年号若士、茧翁。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

出身书香门第,12岁的诗作即已显出才华。14岁补县诸生,21岁中举。这时,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26岁时刊印第一部诗集《红泉逸草》,次年又刊印诗集《雍藻》(未传),第三部诗集名《问棘邮草》。28岁时作第一部传奇《紫箫记》,得到友人的合作,但未完稿,10年后改写为《紫钗记》。34岁中进士,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

明万历十九年(1591)他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论辅臣科臣疏》,触怒了皇帝而被贬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县知县,一任五年,政绩斐然,却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招致上司的非议和地方势力的反对,终于万历二十六年(1598)愤而弃官归里。家居期间,一方面希望有“起报知遇”之日,一方面却又指望“朝廷有威风之臣,郡邑无饿虎之吏,吟咏升平,每年添一卷诗足矣”。后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汤显祖一生蔑视封建权贵,常得罪名人。晚年淡泊守贫,不肯与郡县官周旋。这种性格作风使他同讲究厉行气节、抨击当时腐败政治的东林党人顾宪成、邹元标等交往密切,也使他推重海瑞和徐渭这样“耿介”或“纵诞”的人物。汤显祖的这种性格特点在作品中也有明显反映。《明史》记他“意气慷剀”,“蹭澄穷老”,这评语颇能概括其生平之要。

汤显祖晚年思想比较消极,这同他潜心佛学有关,也同他辞官后长期置身于政治斗争之外有关。他自称“偏州浪士,盛世遗民”,说“天下事耳之而已,顺之而已”。后又以“茧翁”自号。



汤显祖所处的时代,文坛为拟古思潮所左右,继承“前七子”的“后七子”声威机盛。汤显祖21岁时,“后七子”首领李攀龙已去世,但另一首领王世贞继续为文坛盟主,且“独操柄二十年”。汤显祖于青年时期即批评“前七子”的李梦阳、“后七子”的李攀龙、王世贞,指摘他们作品中“增减汉史唐诗字面处”。后更抨击“李梦阳以下”诸人作品“等赝文尔”,并尖锐地说:“赝者名位颇显……其文事关郭体,得以冠玉欺人。”“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根本缺陷是一味摹拟前代作品的永字、造句,乃至改头换面,剽窃前人词句。汤显祖认为“汉宋文章,各极其趣”。

他还强调文章之妙在于“自然灵气”,不在步趋形似之间。他的这些主张对后来高揭反拟古旗帜的公安派有一定影响。可以说,在反拟古派过程中,汤显祖是从李贽、徐渭到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之间的重要人物。汤显祖诗作,早年受六朝绮丽诗风的影响,为了对抗“诗必盛唐”,后来写诗又曾追求宋诗的艰涩之风,他的这些创作实践并不足以和拟古派相抗衡。汤显祖的古文长于议论,颇有特色。他的书信写得很富感情,文笔流利,为后人所推崇。他还长于史学,修订过《宋史》,惜未完稿。


汤显祖纪念馆
在汤显祖多方面的成就中,以戏曲创作为最,其戏剧作品《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这些剧作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而且已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汤氏的专著《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也是中国戏曲史上论述戏剧表演的一篇重要文献,对导演学起了拓荒开路的作用。汤显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其诗作有《玉茗堂全集》四卷、《红泉逸草》一卷,《问棘邮草》二卷。



图文整理源自网络

关注 “嗨创青年”,我们会不定期推出有趣好玩的事物!

长按识别 ↓↓↓ 二维码关注,谢谢~~



    关注 嗨创青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