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0507】他们就像来自不同星球的人在交谈!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有时会觉得世界真奇妙,看似毫无联系的两个人能相遇、甚至坐在一起交流,比如泰戈尔和爱因斯坦。

1930年他们在德国首次会面,那时两人都已经获得过诺贝尔奖(泰戈尔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爱因斯坦192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在那次会面中爱因斯坦的一位亲戚,描述泰戈尔是 “具有思想家头脑的诗人“,而爱因斯坦是“具有诗人头脑的思想家”,他后来补充说:两人的这次对话“就象两个来自不同星球的人在交谈。“

据资料所述:

他们的首次谈话涉及了真理的真实性和自然性,爱因斯坦疑惑是否真理和美可以不依赖人而存在,“如果人类不再存在,“爱因斯坦假设,“贝耳维德勒的阿波罗像也将不再美丽。”

当泰戈尔反对此假设时,爱因斯坦则说它同意此假设适用于美,但不适用于真理。泰戈尔说真理只有通过人才能被认知“如果真理在感官和理性上都不能与人类相连,它对人类来说是没有意义的。”对此爱意斯坦说“我比你更虔诚。”

5月7日人物志—泰戈尔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年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一生创作了66部诗集、96篇短篇小说、15部中长篇小说、80多个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谱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新月集》、《最后的诗篇》、《戈拉》、《文明的危机》等。创作了印度国歌《人民的意志》。

女性形象

作品中的女性来自各种不同的种姓和阶层,也有着不同的身份。如童养媳、守寡少女、陪葬寡妇、被骗失身的幼女、印度传统家庭妇女、受过高等教育的名媛、拥有新思想的知识女性等,这些女性形象身份或单一呈现,或揉合纷杂,往往被塑造成传统陋习的牺牲品、美满爱情的追逐者和作者理想中的印度新型女性。

印度妇女的低下地位和悲惨处境是政、族、神、夫四权束缚的结果,是印度宗教社会造成的种种弊端的反映。泰戈尔以寡妇们独特经历的关注以及其中表露出的鲜明情感,化作犀利的笔刀,直接指向了充斥着童婚制、包办婚姻、少女守寡、寡妇殉夫、嫁妆制度等种种不合理、不人道、歧视妇女的印度教传统陋习,表现她们境遇的凄苦、经历的曲折和反抗的无助,控诉这些传统陋习的积弊和给广大印度妇女带来的深重苦难。

三次来中国

泰戈尔一生三次来到中国,与徐志摩、梁启超、梅兰芳等人结下深厚友谊。他热爱中国文化,在印度国际大学创建了中国学院,使之成为印度第一个中国语言、文学和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中心。其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郭沫若、徐志摩、谢婉莹等一代文豪,其中许多作品多次被译成中文。泰戈尔的《飞鸟集》影响冰心,使她写出了《繁星·春水》让她在文学界上迈出了一大步。


林徽因、泰戈尔、徐志摩
他曾在《我有一个中国名字》里这样写着:……陌生的面纱不知不觉垂落了,心中出现永恒的人。出乎意料的亲密开启了欢乐的闸门。我起了中国名字,穿上中国服装。我深深地体会到:哪里有朋友,哪里就有新生,哪里就有生命的奇迹……

泰戈尔曾说过:“我觉得我不能说我自己是一个纯粹的诗人,这是显然的。诗人在我的中间已变换了式样,同时取得了传道者的性格。我创立了一种人生哲学,而在哲学中间,又是含有强烈的情绪质素,所以我的哲学能歌咏,也能说教。我的哲学像天际的云,能化成一阵时雨,同时也能染成五色彩霞,以装点天上的筵宴。”
图文整理源自网络

关注 “嗨创青年”,我们会不定期推出有趣好玩的事物!

长按识别 ↓↓↓ 二维码关注,谢谢~~



    关注 嗨创青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