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背我去上学,这对恭城母子背后的故事很触动人

 

这无疑是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但在心酸中我们还看到了让人敬佩的美德;看到了自强不息;看到了永不放弃;...





无疑是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但在心酸中我们还看到了让人敬佩的美德;看到了自强不息;看到了永不放弃;看到了无怨无悔······浓浓的都是爱意。




行走在老旧的村道上,杨八妹背着盘自源一起寻找希望。


  9月12日一早,恭城瑶族自治县观音乡狮塘村狮塘屯,杨八妹叫醒了沉睡中的小儿子盘自源。走出房间,清晨的阳光穿过苦瓜藤的荫棚,映在她的脸上,掏出手机看了看时间:6点40。时间不早了,她开始忙碌起来。

盘荣善和杨八妹夫妇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27岁,小儿子刚上小学三年级。当年,大儿子的降生,让夫妻二人非常开心,可是,欢喜没有持续多久。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两人发现孩子难以学会走路,总是跌跌撞撞,到了两岁,还是站不起来。

夫妻二人带着孩子到桂林、南宁等地医院检查,但却没有任何结论,打针吃药也不见效果。时隔17年后,两人决定再要一个孩子。

可是,命运弄人,小儿子也和大儿子一样,到了两岁都无法站立走路,至今没能查出病因。他们不得不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照顾这两个孩子。



想起家庭的艰辛和儿子的不易,杨八妹有时也会悄然泪下。

每天早上天刚亮,夫妻二人就起床,准备简单的早餐,然后帮小儿子穿衣、洗脸、刷牙、收拾书包、抱到伙房里先吃东西。一碗油茶,一盘炒粉,或者只是一碟昨晚的剩菜剩饭,小儿子就这么暂时安顿下来。

接着,杨八妹提着水、带着毛巾、牙膏牙刷,来到大儿子房间,扶他起床、穿衣、洗脸、喂口水。趁着大儿子刷牙时间,她又回到厨房看轻轻捏着勺子、缓慢吃早餐的小儿子。小儿子吃饱了,杨八妹随便扒两口,就要背着他去村上的小学读书了。

送儿子读书的路,杨八妹太熟悉了,哪里有个坑,哪里石板滑,她记得清清楚楚。



这条大约一公里的路上,刮风,下雨,打雷,落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杨八妹背上的大儿子如今换成了小儿子。但是,她和丈夫没有放弃。“他们虽然身子无力,但脑子并不笨,所以我要送他们读书,有了文化才能独立自强!”杨八妹坚定地说。



尽管背子求学的道路走得很艰辛,但杨八妹说自己从未放弃。

课间,同学们欢快地玩耍,盘自源只能趴在桌上。



虽然身体不便,但盘自源还是希望能多学知识。

因为这两个儿子,杨八妹除了给孩子检查治疗出过远门,其他时间都只家里和学校两点一线生活。丈夫盘荣善也不敢外出,靠种果树和打零工维持着生活。生活虽清贫,但一家人一直坚持着。


有时候,盘自源会抚摸妈妈的脸颊,安慰妈妈说自己很好。


  儿子越来越重,杨八妹抱着有些吃力了。

“他们一家挤在土屋危房里,家里也只有两亩地,生活确实艰难。但他们虽然艰苦,却从来不抱怨,也从不主动向上面吵闹要钱要米,两口子勤勤恳恳做事、劳动,坚持送儿子读书,想办法靠自己改善生活,蛮让人佩服。”同村的李玉萍说。



说起这些,盘荣善笑了:“哪要我们去要钱要米哟,党委政府给我们家的蛮多了,我们一家都纳入低保,加上其它补助,有8000元多一年,有时还发些米、油、衣被,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下午放学了,村里的太阳还很高,杨八妹背着小儿子往家里走,盘自源贴近杨八妹的耳朵嘀咕了几句。记者问,盘自源跟她讲了什么?杨八妹说儿子正在给她背诵当天刚学的唐诗呢,脸上洋溢的笑容和阳光美好,背着儿子的步伐也似乎更坚定了。

来源于桂林生活网 通讯员黄玉峰 周庆有/文  游拥军/摄


    关注 掌上恭城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