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 万物归一的味儿

 

清泉石上流...



| 洁净的人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一生一世

仅仅吃一种东西。

比如单一地吃土豆、玉米。

假如是一个女孩,比如

她愿意一辈子吃无花果,

一辈子都这样,

满身甜蜜、馨香!

这样的人,多好,单纯地相安于

几个土豆、玉米,一抔无花果。

甚至,我希望能有一个

只饮清泉的人。

以至于他们可以有这样的命名:

吃玉米的人,吃土豆的人,吃无花果的人,

喝泉水的人——这些洁净得

令人感动,也叫人有点微微难过的人。

2008年

| 冻透了的苹果

沿着小小水分子,悄然冻透了。

严寒才是一切的终极。

此一刻,我要认真理会的是苹果内里

已经棕黑、晶莹的部分,

那些冰凌怎样

逼住了果糖!

它的疼痛——

碎玻璃一样的透明疼痛。

我看到了它的隐忍,

看到它

缓缓地、疼痛地

终于彻底……放弃了……自己。

2008年

| 小野果它还是

未熟的。

它的筋节未开,

还需要一点秋风,一点醇厚阳光。

它的果皮上是薄薄甜霜,

果核浅褐,新鲜,籽粒油润。

它的果肉生脆,

它还没有把自己彻底酿透。

它还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甜。

它还不知道爱的,不会爱的,

不知道怎么爱的,

把自己抱得那么紧、那么圆去爱的。

不知道怎么疼着、疼着,就爱了的。

2008年

| 臭橘寺*

寺外,有橘,

寺内,有橘?

他嗅不到,他

只是觉得

橘林里一定有橘子腐败、风干了的味儿,

僧人的味儿,

木鱼敲响风干了的橘子的味儿,

万物归一的味儿。

他暗想,窃笑,不说:

那是无用的橘,和更加无用的僧人。

更加无用的僧人,

他在想,这一句话,无用,可是真好。

*森鸥外小说《雁》有臭橘寺,因寺名浮想写之。

2012年

| 牧谿的《六个柿子》*

水墨那味儿,

笃实的几只,

还有淡墨,近乎无墨,皮薄而汁肉饱满的

两只柿子,

是颇可以佐酒,亦可佐茶的。

玄妙的是

隶书味儿的叶柄。

那干硬的焦墨一样的叶柄,

是更有味儿的。

无色,无款,

这也才是——僧人即柿子,

柿子也即僧人呀。

僧人,本无色。

霜降了,涩涩的味儿,薄薄染上了,

也是僧人的味儿。

淡,可是不孤寂。

僧人,本无孤寂。

*牧谿,宋末元初禅僧。元吴太素《松斋梅谱》记载:“僧法常,蜀人,号牧谿。喜画龙虎、猿鹤、禽鸟、山水、树石、人物,不曾设色。多用蔗渣草结,又皆随笔点墨而成,意思简当,不费妆缀。”《六柿图》现存日本大德寺龙光院。

2012年

人邻,祖籍河南洛阳老城。出版有诗集、散文集、艺术评传多种。诗歌、散文收入多种选集和年度选本。获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江苏首届紫金雨花文学奖等奖项。现居兰州。




    关注 中国诗歌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