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美食“朝牌”的传说和制作方法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详情...





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详情



纵然时过境迁,朝牌老店几度更换地址,地道的泗县人闻着阵阵麦香,就能找到。

2月17日上午,正月里的暖阳照在隋唐大运河上,微风拂过,河水潋滟。泗县县城西关汴河大道环城河桥头人声鼎沸,朴实的泗县人,赶往菜市场,寻求一顿充实的早餐。

我做的朝牌要趁热尅(音kēi,皖北、苏北方言,意为快速吃),又香又脆,凉了就不好吃了。此时的卢书林忙得不可开交,他为顾客打包长约10厘米的朝牌。作为泗县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每天牌的销售都很火爆,这让本来宽敞的道路,略显拥挤。

朝牌,其实就是烧饼的一种,之所以叫朝牌,是因为形状很像古代大臣上朝时手里拿着的笏板。

笏,又称手板、玉板、朝笏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的工具。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执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笏最早出现的年代应在春秋以前,自清朝开始,笏板废弃不用。《礼记》中记载笏长2尺6寸,中宽3寸,在美食上,泗县人更善于创新,朝牌没有遵循礼制,如今已没有笏板长了。

相传,明朝后期,宦官当权,小皇帝新登基不久,手中无权,每天只能受着老太监的摆布。老太监下令御膳房每天控制小皇帝的饮食,想活活把小皇帝饿死。祖籍泗县的陈姓户部侍郎为救皇帝,让妻子将烧饼做成笏板摸样,带到朝堂,下朝后,供小皇帝充饥。半年之后,小皇帝不但没有饿死,反而变得更加红光满面。心生疑虑的老太监派人对小皇帝进行了监视,笏板的秘密被发现,陈侍郎被杀。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泗县论坛”交友聊天


    关注 泗县贴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