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安昌镇:一座鲜活的绍兴生活博物馆

 

安昌镇,最早叫长乐邨,后叫安沧,相传大禹曾在镇东涂山娶妻成家。...



安昌镇,最早叫长乐邨,后叫安沧,相传大禹曾在镇东涂山娶妻成家。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钱镠奉唐王朝之命屯兵该地,因平董昌之乱有功,地方得以安宁,因此改名为安昌。



安昌,就像一座鲜活的绍兴生活博物馆,有最原汁原味的习俗风味,也有顺应时代的自然生长。安昌古镇||最江南的生活博物馆

安昌古镇,始建于北宋时期,后因战乱,多次焚毁。现存老街始建于明成化弘治年间,数百年来,棉、布、米集散旺盛,蔚为越北大市重镇。抗战前夕尚有商号933家,是城区外最大市集。



河水静淌,石板为路,拱桥横跨,错落有致的翻轩骑楼沿水而建,各家店铺作坊守着各自手艺和生意。古老凝重的台门,幽深僻静的弄堂,守着一年一年似水光阴。徜徉在安昌,建筑和河流还在,水乡的风情还在,古韵绍兴依旧鲜活。



一些别处绝迹的风俗,水乡社戏、船上迎亲、祭祀祝福……还有传统的手工酿酒、裹粽子、串腊肠、扯白糖等手艺展示,在安昌都能遇见。多少生活,多少表演,安昌人自有本事安之若素,因为这些记忆不远,重拾起来,依旧可亲可近。

安昌师爷||虽无实权,于民有济

汉焦赣 《易林•大有之蛊》:“与福上天,天下安昌。” 宋朝《宋景文公笔记•考古》:“得贤则安昌,失贤则危亡。”“无绍不成衙”,绍兴师爷在古代官府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虽无实权,若能随时随事尽心尽言,于民有济。安昌作为绍兴师爷最具盛名的出产地,能干的安昌师爷,确实留下很多造福百姓的事迹。



比如安昌师爷骆照,被总督刘荫渠聘请时,夜以继日,花五个月清理完直隶督署八九年搁压的500余起积案。有一年山西闹饥荒,饿殍遍地,昌安师爷廉三驰书远近,请求赈济,募得赈银数百万。其后又亲临乡里,劝导士民铲烟苗,种桑麻棉杂,福泽山西十五年。还有安昌师爷朱光旭,被聘为督署文案,重审冤假错案,遇枉必予反,出入轻重必使得当,在四川十一年间,赢得了广泛的口碑。

仁昌酱园||舌尖上的绍兴味

绍兴有句民谚“绍酒行天下,酱园遍全国”。清光绪年间,绍兴人徐仁昌出资12000银元,在安昌镇东市水阁桥南创办酱园,以“仁昌”为字号。115年多年过去了,同时期的酱园大多落寞,唯有仁昌酱园依然酱味飘香。



遵循“仁信昌隆”的祖训,坚持纯手工酿造。面粉、黄豆做成的酱饼,在清明前后蒸熟、发酵、摊晒,然后捣碎和盐汤盛入七石缸。三伏天晒酱,工人们挥汗如雨,每人每天要翻捣450余次,用木耙搅动进行“捣缸”,以确保酱能够晒制均匀。

经过5-6个月的烈日和夜露,时间缓慢的发酵,金秋时节,就出来品质最高的“伏酱秋油”。



老绍兴人口味,最喜浓油赤酱,不仅酱鱼酱鸭腊肠,中意仁昌酱园的母子酱油,做菜烧肉时,也喜欢加点,给菜增添红润色泽。

酱香扑鼻,那才是绍兴舌尖上最醇厚的味道。

安昌人,为安昌点赞!
绍兴就像一本厚重的书,
每页间都流淌着并不如烟的往事和风景,
今后跟着小编,深入悦读绍兴的山水人文~
【故乡】栏目连载,让你更懂绍兴!
点击“故乡”可查看上期文章;【故乡】连载中,将持续更新~~~

回复“故乡”查看【故乡】栏目系列文章;

版权声明: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0575-88778017~个人转载,我们欢迎!


----我是为您提供更好服务的分界线----




    关注 住在绍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