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特刊

 

老人摇头玩今天是重阳节。中国传统的老人节。借此日,向所有的老人献爱心加关注。祝她们健康快乐!我们是礼仪之邦。...







老人
摇头玩
今天是重阳节。中国传统的老人节。借此日,向所有的老人献爱心加关注。祝她们健康快乐!我们是礼仪之邦。有个这样的日子很好。说到老人,这让我想起几个关于老人的故事。故事一是老爸。他老年多病,但坚持说自己要活到一百岁。每天,他都坚持做操和走步。他的乐观与坚定始终震撼着我。虽然最终他没能战胜病魔,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我。生命,因了热爱与不屈而变得光辉强大起来,故事二是David。是我在SG工作时的澳洲分支头儿。一次在跨洲的赴会红眼飞行中,见年近古稀的D稍有倦意的提取托运行李,我便雷锋版的过去帮忙。结果被他婉拒。坐上巴士后,D问我何以出手帮他。我说,尊老爱幼是中华的美德。D说,可我并不老呀?!眼睛瞪的像澳洲的公牛。那表情也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面对衰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D的态度,已经成为我的向往。故事三是个陌生英国老头儿。那天在布莱顿某超市入口。一行走艰难满头银发的老头儿急步超过我,飞奔至门前。又非人多丶亦非折扣日,你急个什麽劲儿?正在我迷惑时,只见那老头儿很绅士的为一个陌生女士打开入口大门。然后还徽微点头一下。"Lady first"。女士当然回以谢笑。那幅画面一下子定格在我的记忆之海中。老了,也可以老的优雅与高贵。生命有始有终。就像东逝的河水,都要汇入大海。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但是,如何面对老去,则是区别不同人对生命态度的境界标尺。我已活过半世。但心底里总是坚信自己才二十八岁。二十八,很美的年龄。既没了少年维特之迷惘,又有了青春志士之勇敢。那正是生命之花最绚烂的时节。坚守住这一信念,人生便永远春天。值此重阳节,以此文献给所有的人们。老,是生命的过程。不可怜丶不可怕丶不丑恶。在老来的岁月中,我们仍然可以涂抹出璀璨夺目的夕阳红!

怀念
齐秀英
如果有人问我,此生最疼爱你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是我的妈妈。从我出生到妈妈去世,我们相依为命五十四个春秋,妈妈用她那无私厚重的母爱,让我感觉到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人。

妈妈离开我已有十二个年头了。有几件往事却常常在我的脑海里反复浮现,而且越来越清晰。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经常想起小时候妈妈给我穿袜子的情景,她那温暖又略带粗糙的手反复地摩挲着我的小脚丫,弄得我心里酥酥的、痒痒的。我还常常想起妈妈为我梳头时的情形,她在我面前放一面镜子,一边温柔地梳理着我的头发,一边与我在镜子里相视微笑。待她精心地给我编好辫子,看着我美滋滋的小样儿,妈妈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真是太想妈妈了!

妈妈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出生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一天书也没读过,后来在农村的扫盲班认识了几个字,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她虽然没有文化,可在我心目中,她却是最值得我崇敬的人。

记得我五岁那年,爸爸得了肺结核,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病情几乎无法控制。家中没了劳动力,支撑门户的重担就落到了妈妈肩上,那正是秋收时节,一天早晨,妈妈背着筐就要上工去,我却拉着她的衣襟哭闹着非要跟她一块儿去,怎么哄都不放手,这时,一起上工的人们都坐上了马车,只等妈妈自己了,妈妈急了,大声说:“咋这么不听话,去,找你爸去!”边说边用力挣脱我的手,把我重重地按在了地上,然后转身几步就跨上了马车。冲着车把式一挥手,走!马车一溜烟儿地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妈妈的果断。心想,一向温柔的妈妈今天可真生气了,我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形影不离地依偎在她身边了,一种无奈的失落感笼罩着我幼小的心灵。第二年的腊月,爸爸就去世了。

时隔四载,我上小学了。当时我家住在村西头,东院是叔叔家。这是一个春天的下午,人们正忙着春播。妈妈和几位叔伯一起坐着马车到村西几里外的农田里去种地。这时我在叔叔家里和弟弟妹妹们一起玩。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卷着沙尘夹着稀稀拉拉的大雨滴铺天盖地地袭来。婶婶发现下雨了,就忙着招呼我赶快备些柴禾。我们慌忙跑出去,婶婶大声喊:“不好了,胡子来了!你看,背上还背着枪呢!”我顺着她指的方向一看,果然,不远处翻滚的烟尘中,有一队人马策马扬鞭,飞奔而来。我不知所措,连忙抱起一抱柴禾往屋里跑。等我放下柴禾,转身要去叔叔家时,发现这些人已经冲进我家院子,飞身下马。这时我才看清楚,原来是妈妈他们为了躲雨,把拉犁的马卸下来,骑着往家跑的。背上背的像枪一样的东西,原来是点种用的工具,叫点葫芦。我惊奇地跑上前去问:“妈,你啥时候学会骑马的?”妈笑道:“我哪里学过,这不是着急吗!”我顿时拍着手叫到:“妈妈你太厉害啦!”就这样,妈妈和那些男人们一样,撑起了这个孤儿寡母的三口之家,却未在人前流过一滴泪。

一九六三年我考入了隆兴当中学。学校离家有七八十里路,限于当时的交通状况,每次回家都只能靠步行。经常走得浑身酸痛,两脚起泡。水泡放了,隔日还要返校。记得第一次回家,妈妈一边帮我挑脚上的泡一边心疼地安慰我说:“干啥都不容易,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有甜上甜呢。”妈妈的话触动了我的隐痛,当时我就把这次离家一个月来的苦水一股脑地倒了出来:“妈,我好想家呀,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课我根本听不进去。我们的老师大部分是内地支边来内蒙的,有四川的、浙江的、河北的……说起话来南腔北调的,带着浓重的地方口音。有时候因为想家,上课时经常走神儿,一会儿好像看见侄儿侄女们喊着姑姑向我扑过来,一会儿又觉得好像是妈微笑着向我走过来。泪水悄悄地顺着脸颊流淌,我怕老师同学看见,还得赶忙掩饰。”妈妈看到我委屈的样子,不慌不忙地说:“妈妈没念过书,不懂得念书的事。可我觉得念书是正事,只有念好书,将来才会有出息。我这辈子就认一个理儿,认准了的事就一定要做到底,有再大的难处也要抗住。任让身上受累,也不能让脸上发烧。”妈妈的这番话深深地影响了我的一生。

寒假的一天,我正在家里写作业,同村的李阿姨来到我家,求妈妈帮她往做好的鞋帮上画上祥云图案。妈妈画完后送走了李阿姨,回来对我说:“家里来了外人,怎么也不打声招呼。要学会尊重别人,特别是长辈。要知道,人抬人自高,人敬人自重。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知道吗?” ”嗯,知道了妈。”我歉意地回答。就这样,妈妈经常通过身边的小事,教给我为人处世的道理。

春节过后,又开学了。那天是正月十八,哥哥赶着马车送我和我的同学一起上学去。车上装着我们的行李和随身携带的物品。我们走了大半天,走到离学校还有十几里路的地方,忽然想起我的书包落家了。我着急地说:“这可怎么办呀?明天就开课了呀!”哥哥把车停了下来,又仔细找了一遍,确定是真的落下了,就决定第二天再给我送一趟。

哥把我们送到学校,天已经快黑了,他又忙着往回赶路了。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哥走了不大功夫,又骑着马赶回来给我送书包来了。我惊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咋这么快就送来啦?”哥说:“是咱妈一路追赶着马车送来的。我回去时正巧走到咱们发现书包落家的地方,遇到了急忙追赶上来的妈,当时为了跑得快,就卸下一匹马一路快跑送来了。妈还在那儿等着呢。”哥说着把书包递给我,转身上马又走了。这时候天已经全黑了。料峭的寒风伴着夜的阴沉使我的心沉重地紧缩起来。我真恨自己,竟然粗心到把书包落家,害得妈妈追赶了那么远的路,现在还在野外守着马车挨冻呢。这天夜里,我一直没睡好,眼前老是出现妈和哥夜里赶路的情景,惦记着他们会不会冻着,什么时候才能到家……

一个月后,我又回到家,提及此事,我问妈:“送书包那天,你明知道追不上马车,为什么还要走那么远的路,让自己受累呢?”妈不以为然地说:“刚从家里出去时,还能看得见马车的影子。我只盼着你们早点想起来,不就回来取了吗。再说这事也耽误不得呀,第二天没有书包怎么上课啊。再说我走点道儿算不了什么。”我懂了妈妈的心,她是对我寄托着厚望啊!妈妈的言行时刻激励着我,鞭策着我。我很快调整好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后来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和老师、同学的关系也很融洽,初二那年还加入了共青团组织,成了同学中的佼佼者。再后来我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即使在退休后依然进入老年大学继续学习,习书作画,写诗填词。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与时俱进。用自己的勤奋为传承民族文化,共筑中国梦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然而,我清楚地知道,这一切都是和妈妈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的。

妈妈的晚年也是在忙碌中度过的。她亲手带大了我和哥哥的十几个儿孙,不知挨了多少累,可她从来都不叫苦。她很爱干净,除了照顾好孩子外,总是把自己和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妈妈的剪纸手艺也很不错,她能用彩纸剪出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和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并把它们贴在自制的纸笸箩上,非常漂亮;妈妈还有坚持晨练的好习惯。每天早晨都要早起,走上七八里路。她走路非常快,我跟孩子们有时陪着她出去,得一路小跑才能追得上她。妈妈是个闲不住的人,一有空闲就拿出一副牌来自己摆着玩儿。有时候看到我们看书,她就风趣地说:“你们看书,咱也看书。”于是就开始摆自己的纸牌了。

二零零三的春天,那是妈妈最后一次来我家。每天早晨醒来后我都拉过妈妈的手,为她做手部按摩。因为妈妈的手每天早晨醒来时都觉得很僵硬。所以我便为她一边按摩一边跟她聊天:“妈,你当我的蒙语老师呗!”“好哇,你想学啥?”妈高兴地说。“我想学数一百个数。我先数着,有不对或不会的地方您再告诉我。”我像小孩子一样拉着妈妈的手,一个一个地数着,数到发音不准闹出笑话的地方,就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就这样,母女俩一个耐心地教,一个用心地学,说着笑着,手拉着手,心贴着心,好像又找到了儿时的感觉,心里甜甜的,暖暖的……    然而,就在这年的八月七日下午,我却接到了妈妈去世的噩耗。瞬间我感觉似有五雷轰顶、天地一片昏暗,一阵紧似一阵的心脏抽痛令我几乎无法自持……妈妈永远地离开了我,尽管我撕心裂肺地呼唤着她,她却再也没能回应我。八十六岁的老妈妈安详地闭着眼睛,像睡着了一样……

又是一年清明节,从妈妈的墓园回来,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于是作诗一首,借以表达对妈妈无尽的怀念——
《清明抒怀》
清明祭拜到墓前,心中话语哽在咽。
泪水夺眶无拘束,诉说女儿多思念。
梦里常与母相见,音容笑貌似从前。
亲亲忙把衷肠诉,温馨话语暖心间。
人生在世步履艰,坎坎坷坷度流年。
寡母携儿扛岁月,苦辣酸甜自承担。
如今儿已近古稀,亲身经历为母艰。
深深理解单身母,当年该有多么难。
母亲虽去人格在,精神财富享不完。
儿定珍惜慈母情,来生再续母女缘。
癸巳重阳有雨
翔云子
雨中何处上高台,倚望南窗了慰怀。
把酒虽能生缱倦,寻芳却怕惹尘埃。
秋风起问鲈鱼脍,羁鸟来巢陶令斋。
莫恨繁华追逝水,好菊篱畔记年开。
戊子重阳有怀
了了
欲趁西风纵一游,何人堪兴啸高秋。
诗题红叶魂先冷,齿印苍苔履未收。
丹桂香浓皆酒意,玉箫声断动离愁。
广寒岂是无尘劫,勘破玄关梦已休。


重阳节
宋玉秋
瘦岸蒹葭披雪衣,衡阳雁迹带斜晖。

秋虫过耳思簪菊,碱草盈眸忆采薇。

辞镜朱颜心渐淡,倾樽白酒话还稀。

床书不负玲珑意,每向登高叩旧扉。




七律.重阳节
宋玉秋
瘦岸蒹葭披雪衣,衡阳雁迹带斜晖。
秋虫过耳思簪菊,碱草盈眸忆采薇。
辞镜朱颜心渐淡,倾樽白酒话还稀。
床书不负玲珑意,每向登高叩旧扉。





同德读书会是由众多文友共同建立的读书、写作栏目。本着“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理念,旨在“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让写作成为一种风尚”。

活动内容有“发表原创作品”、“主题系列读书分享会”、“主题讲座”、“朗诵”、“写作研讨”和不定期的其它活动。【活动时间、地点具体时间、地点安排,详见“同德读书会”(ID:panjintongdedushuhui)微信公众号上动态发布的通知。】

【活动原则】

同心同德   同学同习

同志同向   同理同济

同仁同信   同行同乐

欢迎您加入同德读书会panjintongdedushuhui

...........成为会员…….....

作品发表:

周二:指尖上的阳光(新诗)

周三:希声堂(散文)

周四:碧云天(古诗词)

周五:光阴的故事(学生版)

周六:光阴的故事(学生版)

周日:光阴的故事(学生版)



欢迎您投稿至邮箱:tongdedushuhui@163.com















    关注 同德读书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