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坦然面对人生?——接纳完整而不完美的自己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本文图文均源自互联网,纯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





目前100000+人已关注加入我们




















本文图文均源自互联网,纯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你最喜欢自己的哪些特质,比如,热情、快乐、勇敢?

你最不喜欢自己的哪些特质,这些特质与他人的评价是否有关?

其实,所谓的那些“缺点”,那些你不喜欢自己的特质,是你最宝贵的财富。和自己做朋友,承认和接纳自己,你会拥有更完整的生活。

你的心是一座城堡,

每个房间都代表了你内心的特质
《叫我第一名》
约翰·威尔伍德在《爱与觉醒》中把人的内心世界比喻为一座城堡。

想象一下,你的心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城堡,里面有宽敞的走廊和数以千计的房间,每个房间都是完美的,里面藏有一件独一无二的珍宝。每个房间都代表了你内心中的一种特质,整座城堡就是所有这些特质的统一体。

小时候,你可以无所顾忌地进入每一个房间,无论房间里有些什么东西,你都会大胆踏进去。每个房间都与别的房间截然不同。你的整个城堡沐浴在爱的光芒之中。

然后有一天,大人们进入了你的城堡,告诉你有几个房间并不完美,不应该作为城堡的一部分。他们说,要想让城堡变得完美,你必须把这些房间的门锁起来。你听信了他们的话,照他们所说的做了。

随着你的年龄増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造访你的城堡,城堡里不再是一片光明,而是出现了越来越多阴暗的角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你锁上的门越来越多。当你觉得房间里的东西达不到你的要求时,当你对房间里的东西感到恐惧或羞耻时,就会锁上房间的门。

不知不觉间,你的城堡变得面目全非。你再也不能做小时候那样,自由出入于每一个房间。在这一片嘈杂声中,你很容易忽视内心的声音。最后,你把自己的活动空间限制在不多的几个房间里,全然忘记了城堡原本有多么大、多么雄伟壮丽。



城堡中的每个房间,都对应了你内心中的一种特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爱与恨、美与丑、勇敢与怯懦。

我们最大的幸运就是,我们不会满足于在几个狭小的房间里度过余生,而是会本能地去探索、去寻找、去重新发现那些上了锁、被我们遗忘的房间。

城堡的比喻是为了让你认识到,你的内心世界确实非常广阔。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如此,只要我们愿意敞开心扉,就可以看到内心城堡的全貌。我们往往不敢打开那些锁着的门,因为不知道门后面藏着什么。

结果,我们不是去探索门后面的秘密,而是故意欺骗自己和别人,假装门和门后面的房间根本就不存在。如果你真的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就必须克服心中的恐惧,走进城堡,把所有锁着的门一扇扇打开。

你必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回所有曾经被你遗弃的东西。只有这样,你才能重新拥有完整的自我。
只要是人,就会不完美
《恋恋笔记本》
心灵的阴影包括了许多层面胆怯、贪婪、恼怒、自私、懒惰、轻浮、脆弱、报复心、控制欲.......总之,那些存在于我们身上,而我们又往往极力掩饰和压抑的特质,全都属于阴影的范畴。

这些特质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否认而消失,只会在潜意识中隐匿起来,悄悄影响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感。当我们偶然接触到自身阴暗面的时候,第一反应往往是想要逃避,想撇清与这些“消极”特质的关系,哪怕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也在所不惜。

然而,恰恰是这些特质最需要我们关注,因为它们可以给我们带来最宝贵的收获。

诗人罗伯特·布莱把阴影形容为“每个人背上负着的隐形包裹”,我们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会把越来越多的东西塞进包裹里。布莱认为,在生命的前几十年里,我们总是努力想把包裹填满,而在生命的后几十年里,又会努力把包裹清空,减轻肩上的负担。



平等对待每一个特质,你会越来越自由

大多数人都对自己内心的阴暗面感到恐惧,不愿正面以对,殊不知,只有拥抱心灵的阴影,找回完整的自我,才能获得真正充实幸福的生活。

对内心阴暗面的探寻,并不是知性的活动,而是用心去体验、去感觉的过程。要追求光明,就必须体验阴暗,要追求自由,就必须体验完整的自我。这样的体验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的、连续的。

如果你自己意识不到的话,不妨问问你的家人、朋友或是熟人,让他们把你心中的阴影指给你看。我们总以为自己可以把阴暗面掩饰得天衣无缝,但是那些被我们刻意压抑的特质,总能找到机会显露出来,让周围的人们看见。

承认和接纳完整的自我,意味着平等对待自己的每一项特质,既不刻意彰显,也不刻意压抑。单是大声说出来我知道“我的控制欲很强”并不够,我们还必须了解控制欲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接受它的馈赠,用包容的眼光来看待它。

很多人以为,天赐的东西必然是完美的。实际情况则截然相反。拥有完整的自我,完整是美与丑、善与恶、积极与消极的调和。只有接纳了自己内心的阴影,我们才能得到它的馈赠,这就是荣格所谓“金子总是隐藏在暗处”的含义。
爱可以为你的人生做加法
《成为简·奥斯汀》
爱包容了一切感情——也包括那些我们努力掩饰的想法和感情。荣格曾说:“与其做好人,我宁愿做一个完整的人。”在努力做“好人”,努力追求别人承认的同时,我们是否已经迷失了真实的自我?

在成长过程中,周围的人们让我们相信,我们所具有的特质可用“好”与“坏”来区分,“好”的特质应该发扬,“坏”的特质则要改正或掩饰

这样的思维方式,自从我们学会分辨“自己”与“别人”的那一刻起,就逐渐确立下来。然而,随着年龄继续增长,我们会逐渐意识到,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与别人的心灵是连接在一起的。

从这样的角度出发,我们不禁要问,“好”与“坏”真的是客观的标准吗?我们真的应该祛除自己身上那些“坏”的特质吗?可是没有坏又何谈好?没有恨又何谈爱?没有恐惧又何谈勇敢?

换个活法,从换个角度看事情开始

如果我们在纸上画一条线,把线的两端定义为“好”与“坏”,绝大多数人都处于中间位置,既会表现出一部分“好”的特质,也会表现出一部分“坏”的特质。

我们需要学会在整条线上自由移动,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最合适的特质,不必为“坏”的特质而感到羞耻。我们所有的情感和冲动,都发源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人性。



要拥抱光明,我们必须首先学会拥抱黑暗。我们的心中永远都会有光明,也永远都会有阴影的存在,因为光和影原本就是互相依存的。

当我们能够敞开心扉,包容世间的万事万物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任何事情,都会给我们带来一份独一无二的宝贵馈赠。

心灵成长的传播,是人心的放生,是最大的放生。给人钱财只能救人一时之急,予人慧命就是还他一个幸福人生。日行一善,您的任何一个善意善行善举,必有善报。
本文图文均源自互联网,纯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请点击上面蓝字永久免费订阅!

可能您一个小小的分 享 动作,就可能照亮无数人的命运!
传播正能量,拒绝冷漠!
微信扫一扫

长按此二维码
关注该公众号




戳大拇指


    关注 测字黄半仙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