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彝族打银匠 巧夺天工的造梦者

 

打银匠们便在这普普通通的铺子里敲打着自己的一幅幅作品。烧浇熔铸下,叮当敲打间,一件件华美的银饰作品便这样诞生了。...





走在四川凉山布托县的大街上,随处可见一家家的银器制作店铺。打银匠们便在这普普通通的铺子里敲打着自己的一幅幅作品。烧浇熔铸下,叮当敲打间,一件件华美的银饰作品便这样诞生了。



彝族银饰,是彝族女子主要的装饰品。它极富美感,且有着几千年的传统工艺,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祖辈精巧的工艺传承至今,加上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使深邃厚重的彝族首饰文化显得更加丰富彩,绚丽多姿;彝族首饰均系上乘之品,是首饰文化中一朵亮丽的奇葩。





打银饰用的工具

凉山彝族的银器制造一般是家庭作坊式生产。银匠大多是一个人单独工作,也有两三人合伙的。他们的工作环境其实很简单,只需十几平米便可形成一家像模像样的银器店。在这里,火炉、天平、工具、柜台等设备一应俱全。世世代代的打银匠们便在这狭小的空间里,用自己粗糙的大手制作着一件又一件精美绝伦的银器。



如果说银饰是彝族人的一个梦,那么打银匠们则是巧夺天工的造梦者了,彝族银饰的传承人,58岁的勒古沙日就是一位造梦者,他的银饰手工作坊在布托县远近闻名,很多当地和远在其他彝乡的彝族人都会到他的店里购买银饰。经他手工打造的银饰又精美又华丽,让人爱不释手。



打银饰用的薄银片,现在彝族人身上佩戴的银饰仍然沿袭手工制作的方式

勒古沙日说:“我们家族都是银饰制作工艺,我从事这个银饰制作已经40多年了。彝族银饰制作工艺是没有模板的,全部靠自己的记忆来进行制作。银饰品需要精工细作,一套银饰下来价格高达10万元左右。”虽然年已古稀的勒古沙日银饰打得好,可是他现在面临着无人接班的窘境。



凉山彝族银器制作工艺以家族传承为特点,传统习惯是传儿不传女,只传给本家的人。老银匠24岁的儿子勒吉张成说:“我刚刚毕业于西昌学院,10多岁时我就跟着父亲学习银饰制作技艺,特别喜欢。”可前些时候还准备打银饰继承家业,转眼间他却去了西昌工作,让父亲困惑不已。



彝族银匠制作的银器基本上销售给本族人,有时也为本族人代为加工。买主需要的是本地传统的银饰,这样一来,银艺文化的主要传统得以保持,这才是凉山彝族银艺文化兴盛的缘由。

传统家庭手工作坊到底能维持多久?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希望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和手工艺作坊能世代传承!

撰文、摄影:张艺


    关注 藏羌彝文化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