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当你念起这首诗的时候,是否会想起那个消失中的大桥镇

 

城中事、家中事、身边事感人事、突发事、新鲜事尽在《东洲城事》欢迎爆料,热线电话68902290...

城中事、家中事、身边事

感人事、突发事、新鲜事

尽在《东洲城事》

欢迎爆料,热线电话

68902290
  
 
说起海门的古镇,大家耳熟能详的肯定是千年古镇——凤城余东。而最近一段时间,另外一个古镇的照片在海门人的朋友圈悄悄流传,这也让濒临消失的它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它隐于城区、小巧玲珑却也五脏俱全,它就是位于青西河南,嘉陵江路东侧的的大桥镇。

大桥镇位于海门新城区的青西河南,嘉陵江路东侧,形成于清代乾隆年间。关于大桥镇的由来,史料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当时有艘船自江南渡江北上,在此附近江面遇风浪沉没,船上人弃船上岸后在此定居。











    海门市作家协会会员、瞳视界摄影创办人 刘凌:我最早听说是在2008年,因为我是摄影爱好者,然后说有这样一个古镇,所以我们想去看一看,拍一拍,后来发现这个古镇非常有意思。这个是在清朝的时候,一个浙江的渔民因为风浪在我们这一带船要沉没了,遇到了这个风浪以后沉没了,弃船以后就登陆了,在这边附近的岸上登陆以后,就就地建了一个镇。



或许是怀念故乡,祭奠沉船,在此定居的渔民上岸后便有意将小镇的布局构造成船形,沿着碎石街面盖房建街,街两头转角处形成弧形,整个布局酷似一艘船,大桥镇也一度被称为“船形古镇”。





近日,记者从街东头走入小镇,这间位于镇东头的老屋是古镇最老的房子,虽然房子已经杂乱破旧得不成样子,但是屋梁上的体态各异的飞龙,门槛上的精致的雕花,所有的细节无一不展示出这间老屋别样的历史风情。





据镇上的居民告诉记者,这间老屋是镇上早年王氏的厅堂建筑,建于清乾隆年间,至今已经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







   大桥镇居民:他们启东搬过来的,弟兄三个,在这边创造的,本来这边什么都没有的。清朝乾隆57年,他们老祖宗过来的,在这边成家立业。



沿着碎石街面往里走,这条古老的街巷如今肌理依旧保持完整,整条老街约两百米长,碎石铺成的路面呈拱形凸起,犹如船脊。



街面两边还尚存一部分传统的铺子,这里的居民早已习惯了悠闲而又缓慢的生活,尽管顾客越来越少,但是镇上的老人们仍然固守于此,老式的理发店和小卖部也依旧在营业。



老居民告诉记者,早年的大桥镇早点摊、酒坊、布店一个挨着一个,居民延续着百年的生活习惯,每天早上赶早集,大桥镇天然地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农贸市场。







    大桥镇居民:天天早上人家来集市做生意的。豆腐店许多,原来豆腐店,杂货店,布店有很多的,还有粮站。





  大桥镇居民:后面是小房子,前面是三间头房子,以前上街的人要举着篮子在头顶走路,热闹得很。



再往西,便是古镇的“船尾”部分,独特的八角老楼依旧矗立在街角,两间老屋隔街相望,这里也曾是繁华的街口。

如今,大桥镇虽已破旧,但作为海门城区惟一的老街,大桥镇仍有它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貌。2010年,古镇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被冠以“大桥镇清代建筑群”的大名。



一直到今年6月,大桥镇依旧是一座每天有着热闹的集市,有众多居民居住,与外界畅通,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古镇。然而遗憾的是,当大家有更多的目光再次投向大桥镇时,并不是因为它特有的风情和民俗,而是因为这座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古镇即将因为拆迁而终结历史。

一进入大桥镇,一个个大红色的“拆”字映入眼帘。



入口处那块“海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破损。



除了当年被定性为文保单位的几间建于清代的老屋和老商铺,周边的稍微现代一点的建筑已经被拆除得七零八落,满地碎石。这里的景象似乎在不由分说地宣告一段历史即将终结。





镇上的百姓有的有很多不舍。



有的倒也乐意接受搬迁,他们积极地为搬家做准备,期待着搬入崭新的居民小区生活。

    大桥镇居民:都住得很开心,有些人高兴走,有些人不高兴走,有钱人都要走了。原来很热闹,挤不开,现在没人来的,拆掉了就没人来了。



虽然大桥镇一直都是一副隐于城区,低调内敛的姿态,但其实很多文化界的人士从很早就开始关注到它。海门籍书画家张正忠老师在2006年第一次去了大桥镇以后,就一直致力于古镇的保护和开发,作为市政协委员,他在多次的政协会议中提交了《关于大桥镇保护性开发设想》的几份提案,并将大桥镇的风情融入到自己的书画创作中。张正忠坦言,作为一个画家,他非常热爱大桥镇这块地方。





    书画家 张正忠:我很感性的很热爱这块地方,如果我们从西边进去的话,外面有一座桥,通过一条河叫竖积河,这个竖积河它是很古老的一条河,就是我们海门在形成陆地的时候就已经有了,这个北边一直通到二甲,一直通的,南边一直通到长江,原来就是一个生态环境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河流,这河上有一条桥,桥进去就是老街,老街转了个弯,这个弯转得很好,两边老的建筑非常有味道,非常有古镇的味道,同江南的古镇,同海门的许多老镇都是一样的,然后一条石铺的街,走在这条街上,同在水泥路上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们新铺的水泥路很平整,很舒适,但是走在上面就像乡间的小路一样,充满了文化的积淀和感情。



退休干部、广电局原副局长、海门电视台原台长朱学远也不止一次去过大桥镇,甚至在退休后自己拿上小摄像机专程拍摄创作了一个以大桥镇为主题的短片。在他看来,当年的大桥镇和江南的许多小镇一样,都是具有不小历史价值的宝贵资源。











    广电局原副局长 海门电视台原台长 朱学远:当时我到那边也采访了当地的老百姓,也包括一些老同志,他们也做了一些回忆,他们对一些历史也记得很清楚,这个镇是怎么建起来的,后来是什么样子。我们经常也会出去旅游,我也非常喜欢看这样一些古城镇,包括我到上海朱家角,枫泾这些地方,跟一起旅游的人和海门一块去的人,都说起我们海门以前有一些老的城镇,当时我们没保护下来,就感觉非常可惜。



刘凌是海门市作家协会会员、瞳视界摄影创办人,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刘凌一直对海门的一些老村镇有着别样的情感。而在她关注到大桥镇以后,大桥镇独特的古镇风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成为她摄影创作的素材和灵感的源泉,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拍摄中,刘凌不仅为大桥镇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画面,她对大桥镇的情感也与日俱增。









    海门市作家协会会员、瞳视界摄影创办人 刘凌:我最早去的是2008年初,那个时候老百姓都还居住在那边,就是很正常的一种生活状态,每天早上很早的时候有个早集,附近的百姓啊,居民啊,就喜欢到那边去赶集,买一些蔬菜啊日常用品,还有一些农具在那边摆摊。我从2008年去了以后,几乎每年都要去 一次,去一次都要拍几张。



大桥镇似乎总有神奇的魔力,让关注到它的人会一直对它魂牵梦萦。在听到大桥镇要拆迁的消息时,《海门日报》副刊部主任王鸷翀坦言心情很是复杂。







    《海门日报》副刊部主任 王鸷翀:好像要拆迁,就觉得心里面一动,就觉得这个地方要拆迁,说到拆迁的时候,心情有一点点凝重。我觉得这是我们市区这儿唯一的比较完整的有点规模的一个清代的建筑群,拆掉它非常容易,摧枯拉朽很容易,要留下它有很多困难,要做很大的努力,我们常常在想,在我们城市发展过程中,是不是一定要以这样牺牲一定的遗存为代价,比如说我们在20多年前,海门进行了城市改造,旧城改造,当时人们的居住水平普遍比较差,旧城改造留下一定的历史功绩就是解决当时的人民的居住问题,但是同时也留下了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我们反过来想,如果我们当时把旧城留着,另外找一个地方去造新城,那就是另外一种景象。





在大桥镇地块拆迁的过程中,令人欣慰的是古镇上的清代建筑被保存了下来。据了解,大桥镇地块暂时还没有具体的规划,文化界人士纷纷建言,希望在被保存下来的清代建筑的基础上重新规划开发古镇,期待大桥镇仍然能有重新焕发新活力的一天。

其实大桥镇的保护和开发,并不算是一个新话题。早在2006年,大桥镇的保护开发就被提上过议程,2010年,大桥镇的清代民居和清代店铺被一起定为海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市文化部门和属地政府也一直在尽力保护着大桥镇。







    书画家 张正忠:我的印象还是2006年的时候第一次去,那时候也是为保护的话题而去的,那时候证大公司准备就整体的保护,把这个作为核心的景点来看待,这个后来2007年又去了,2013年又去了。每一次去觉得这方面工作没有进展,现在的现状还是保护了一些东西,这个主要的东西还是没有弄掉,四面都是闹市区了,就是四边的路和河形成一个方框,中间正好放了一个大桥镇,包括大桥镇周围的河流,包括一部分的田地,树木老树,都留存着。



2013年,市委工作会议提出建设“绿韵东洲,生态江城”,规划建设“城市绿核”,当年规划的“绿核”北起青西河,东南至上海路,西至长江路,也再一次将大桥镇纳入“绿核”的规划范围内。然而,当时的大桥镇不管是村镇规模还是人居数量,都在渐渐地萎缩,这一点,每一年都去拍摄记录的刘凌很快就注意到了。



    海门市作家协会会员、瞳视界摄影创办人 刘凌:慢慢地就发现这个古镇随着我们时代的发展,慢慢地开始萎缩,越来越小,居住人的也慢慢地搬离,就呈现一种破败的样子。最近一次去拍是(今年)9月底10月初的时候。怎么讲呢?我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觉得作为一个有历史价值的古镇,也就是我们小城的历史的注脚,我就觉得有点可惜,但是时代的发展也不可阻止,这也是顺其自然。



尽管大桥镇及周边拆迁的进度在推进,不过让众多文化界人士颇为欣慰的是,清代建筑群落仍然被保存了下来。但是,大家也表示,这样的拆迁方式也必然会留下很多弊端。







    《海门日报》副刊部主任 王鸷翀:这个要怎么理解呢?我打个比方,比如一个螃蟹,你把它的脚全部掰掉了,只剩下它那个壳,它还是那个完整的螃蟹吗?这个方面也是有教训的。比如我们这个徽州会馆,当时在旧城改造的时候,也是把它周边的辅房都拆了,只剩下它中间一幢徽州会馆的主体建筑,但是这幢建筑很孤零零的在那里,像一个垂暮的老人,垂垂老矣,很可怜的样子。



关于大桥镇的保护和开发,大家在采访中都不约而同提到,如果有可能,一定要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在不破坏遗存古建筑的基础上,还原一座原汁原味的古镇,让大桥镇不仅能证明海门存在的历史,更是见证海门城镇化历史的变迁。



    广电局原副局长 海门电视台原台长 朱学远:应该说作为一个历史的资源,我们要估算它价值的时候,它应该是一个无价之宝,但是拆掉以后就没有了,这个价值怎么估算呢?就没法估算了。可以适当地把它建得好一点,好比江南一些地方,我们适当做一些改造、建设、修复,搞一些旅游,我是想也只能了于无米之炊。



    《海门日报》副刊部主任 王鸷翀:有一些破败不堪的地方,按照以旧补旧的原则,找一些旧的建材木料啊,包括一些老的工匠啊,修旧如旧啊,尽可能地保持一个原汁原味的,不要让它像一个垂暮的老人一样苟延残喘,应该让它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个也正是我们要去努力去做的方向,所谓的保护古建筑也好,开发房地产也好,都是要人民宜居,你像大桥镇就让我想起了卞之琳老先生那四句话,“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那我们也应该做一些梦,中国梦的一些诗意的海门的篇章。



    书画家 张正忠:越是能保持原始风貌,就是越是保护成功,如果说想要保护它了,我们现在把房子修修新,什么地方重新铺铺好,水边铺上石驳。(如果)用现在的眼光去建设,那就反而是破坏了它。





更多内容请收看海门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的《东洲城事》。

首播时间:20:00、23:10。重播:次日7:20、12:45。
互动话题
关注《东洲城事》,在每天《今日互动话题》推文后写留言,我们会精选您的留言,并且每日抽取一名幸运观众,送出一份精美礼品。
上期获奖观众:陈年的酒





    关注 东洲城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