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术教育关照当下的教育

 

在我的教育思绪中,总会时常惦记着一些好故事。记得我去英国的伊顿中学的时候,其假期出奇的安静...

        在我的教育思绪中,总会时常惦记着一些好故事。记得我去英国的伊顿中学的时候,其假期出奇的安静,置身在几百年的建筑当中,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所学校的文化教育之感不是伪装出来的。最让我心动的还是关于学校对死亡的理解,对生命的理解。其学校的柱子与墙面没有花哨的招贴布置,而疏密错落地镶嵌着为国捐躯的伊顿人的名字。据统计,两次世界大战加起来,就有上万名伊顿人参加战斗,上千人牺牲,多人获得荣誉勋章,这才是一所学校的荣誉所在,其教育的价值观根本不用说道。学校还有一处极为显眼的花园,花园中到处立着十字架及墓碑,花朵点缀,氛围幽静,没有恐怖的气息。这里埋葬了很多伊顿的校友,他们生前强烈要求要葬在校园中,方能找到肉体与灵魂的安息之所,甚是让人感慨。死亡在教育面前变得坦然,变成了一种归属,学校成为了很多人最后的文化守望。

王老师带着学生画学校井盖
我早就知道生命没有意义,可生命的存在与体验还是可以付诸意义的,犹如有人宣告我不怕死一般,死当然痛快,可要死不死的过程却十分难熬。我一岁多就参加了爷爷的葬礼,这几十年下来,少说也参加了五六次的葬礼了,其关系有疏有密,过程有繁有简,从我的生命意识开始,我就知道死亡是人不可回避的一个命题。我有时会觉得自己能冷静地面对死亡,把死亡当作一种教育的资源。我给学生讲西方中世纪的苦难,哀悼基督的名作,讲中国的墓葬艺术,气势很大的兵马俑不就是陪葬品吗!我也跟学生交流《一片叶子落下》、《当鸭子遇见死神》、《爷爷变成了幽灵》等关于死亡的绘本,我觉得学生们对死亡的想象很丰富,不像我们成人意识那么单一,不可言说。
 我所在的小城葬礼还是有些风俗的。我关注着这些繁琐的葬礼:跪着、哭着、米上插着香,怎么一个说辞,怎么搬动遗体,化妆,守灵,怎么开追悼会,怎么收钱,怎么个流水席等等,过程非常地折腾人,而这一套行为的源头,其实是可以追溯到大名鼎鼎的教育家孔子的。有史学家就指出孔子就是靠教埋死人发家的,他也向老子请教过如何埋人。过去孔子到齐国去求职,齐国丞相晏婴,也是诸子百家里的一子,他就劝齐王不要听孔子的这一套,如果要向他那样行孝道,死一个人就要守孝三年,谁去生产,国家是会要垮的。墨子也曾经非常严厉地批评过孔子这一套埋人丧葬的把戏。其实人死不能复生,需要防止疫病而妥善处理遗体,本无可厚非,但如果把一个简约的行为加上孝道这个所谓的文化意识的话,所有的事情就复杂了麻烦了,甚至成为了负担,谁没有照这般做,就是不孝。我觉得现在的一块墓地也分等级,也这么贵跟孔子是有直接关系的。我觉得文化教育不要去堆砌词语,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弄得很复杂。反过来看,孔子葬礼虽然复杂,但也不能否认,他的动机还是出于对生命本质诸事的考虑,没有对死亡的敬畏与想象,古人的心灵会无处安放,况且好多的艺术都是源于对死亡的尊重。文化的事情有好多可以两头来琢磨,在禅宗公案里,往往是大德高僧被一个街边提供茶水的灰头土脸的农妇给问住了,文化着实要使人心淳朴,做事简约,回归生命的本质,我觉得在学校,在教育的道场,要对文化慎重起来。

陈老师带着学生画学校墙面
教育是需要文化来支撑的,文化需要引起人一种深层次的体验与思考,如同对待孔子一般,他有因材施教的一面,也有收钱埋人的一面,好多的事情还需要我们重新来思索。当重新来感受死亡,看待孔子,面对文化之时,我们会发现主流教育做的好多事情都太确认了,太霸道了,没有给学生留有太多交流选择的机会,以及体会思考的空间,缺少某种文化的弹性与想象的余韵,而我时刻在用美术教育来关照当下的教育,平衡自己的教育心思。
 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注定要当一辈子的小学老师,你最愿意是教哪门课的老师,十有八九的答案,我想大家都会愿意当美术老师。美术课是轻松的代名词,是人生命本质的需求,谁都会有绘画表达的欲望。轻松源于美术的作业主题贴近学生的心理感受和生活体验,源于丰富的各种媒介材料的选择及运用,且教育本当轻松,因为轻松才最容易引发学生做出真正的选择以及真正的思考。轻松不是偷懒不是放纵,而是不必刻意拘谨,要学会用最自然最真诚的方式去与学生交流对话。你和你多年的老友相遇交谈,还要摆谱,一本正经,煞有介事,那才是天下怪事,我们要把教育诸事融到一种特别的感情生活中去,成为生命本质的一种需求。
刘老师带着学生刻橡皮章
我在美术课上,从来不对学生说你画对了画错了这般语言,我对一切肯定的言语我都保持怀疑与谨慎。因为美术本来就没有对与错之分,只有合不合适的情态之分,我想教育也该如此。什么是文化,首先就是不做简单而粗暴的评价,应该去掉一些不该有的概念与思维惯性。当下的教育大谈改革创新,其实是对文化的侮辱,文化的酝酿转化及创新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当下所有的教育实验,在民国都存在过;所有的教育口号都抵不过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因材施教”。还是艺术家毕加索说的好,他从来不说自己作品创新,只是说又发现了什么。发现比创新重要,这才是懂行人说的话。
  好的美术课一定侧重于一种无声的交流,要把学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引到艺术作品的创意上去。所以,美术课老师要少说话,要言语简约,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来自我感受,自己练习。美术老师是根据学生的作品来说话的,是通过了解学生的作品来与学生交流的。美术老师很少说谎话,很少说自己不懂的事情,且,他们在教授学生美术技法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先练一练,我觉得这都是主科教学应该注意的地方。或许会有老师提出质疑,老师不讲学生怎么创作,老师不讲学生怎么能学会。这就要看老师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了。我的美术课已经越来越不重视学生是否能画出一个完整的作品了,我更加在乎学生在作品中的选择与判断,以及是如何想的,是否还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呈现及表达等思维过程。学生终究会离开老师,离开学校的,学校教育是要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教育的,无疑,美术课尽管还有漏洞,尽管还有统一的要求,但每个人都有权力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可以在白纸上创作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每个人还有一个独立的不受约束的思考空间。我觉得美术教学弥补了我们基础教育最匮乏的一面。即使美术老师不上课,直接命题发纸就让学生去画,那也是很好的,因为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与自己对话。基础教育本该重视培养学生的专注力,要给学生自由思考的时间及空间,让他们自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发现自己。

张老师布置的美育环境
我经常在想教育与艺术的关系,都说教育是遗憾的艺术,遗憾来源于教育直接跟生命链接,难以完美绝对,其艺术也表明着教育需要交流及弹性。我觉得每个学科的老师都应该有点艺术的思维,美术的感应。语文有母语语感境界之美,数学有几何图形之美,体育有身体姿态之美,音乐有节奏旋律之美等等,美无处不在,美术教学无处不在。语文课可以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布置作业小报;数学课可以用美术绘本的方式来表现其逻辑应用,美术很容易就实现了全学科的教育,渗透在了学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美术老师带着学生绘画校刊插图,带着学生绘画装饰校园,很多东西一渗透一弥漫就很容易给人带来一种教育的美感与契机。美术当然是静态的,学生要出一幅好的美术作品,同样考验其耐心及专注的程度,美术教育给人一种静谧的力量,一种生命赖以发展的动力,也为学校带来了一种有关生命独处,专注向上的思考。


    关注 聂聂的窝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