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乐·常在我心间

 

或许港乐不曾衰落过,在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下,它只是呈现了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该有的样子,而它曾经的样子已经长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了。...



国庆假期的时候去逛覔(mi,第四声)书店,这是开业半年来第二次去,凑热闹的人少了,买书的人还是不多,略略有点心疼。听说海德一号广场也有一家。

天蝎的购物车:

我的比较通俗:





阅读要跳出舒适区,要选择半衰期长的书籍,看这种通俗易懂而又有体验的书就权当放松。而且透过众所周知的现象略微探究其本质,会发现一些归因其实是带有普遍规律的。

李健在参加芒果台《天天向上》节目时,表示很喜欢谭咏麟,现场用粤语演唱了谭校长《爱在深秋》,港乐作为一种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就更不用说广东一带的人民群众了。如今我车里常常循环播放的除了陈奕迅,基本上都是80-90年代的港乐,既有林子祥、张国荣的实力经典,也有四大天王的口水歌,而进入本世纪后,港乐充斥了太多的充数、玩票性质的所谓歌手,作品粗制滥造,基本无法入耳。我想,这与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传媒发达、听众选择面广有很大关系,当然也与自身的年龄增长、喜好有关,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这本书以1984-1997各年度十大劲歌金曲的获奖名单为线索,记录了港乐全盛时期的代表性的作品,以及灿若繁星的歌手、乐队和创作人、制作人,当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更加唏嘘那个黄金的时代的一去难复返。

1977年张国荣就参加歌唱比赛得奖而出道了;5年后张学友参加歌唱比赛夺冠,1991年成为四大天王之一;

1985年,梅艳芳、张国荣、谭咏麟三足鼎立,那时的金曲大部分是欧美日的音乐的重新填词编曲,林子祥成为了翻唱狂人,也创下串烧金曲的先河;

1987年,“潮流兴夹BAND”,后生仔凑在一起玩的乐队如雨后春笋,但大多又都昙花一现泯然于众人。最长青的莫过于温拿五虎,达明一派的《石头记》则是难以超越的佳作。郑中基的父亲郑东汉——后来香港宝丽金唱片的总经理、亚洲地区总裁——当年就与泰迪罗宾合组过乐队,他是主音吉他手;

1989年王菲以王靖雯的名字刚刚出道,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和梅艳芳的《夕阳之歌》在年度颁奖礼上难分高下;

1991年,四大天王出现,是造星运动的代表作;

1993年,陈百强、黄家驹去世。

之后港乐日渐式微。

港乐的兴,源于社会结构的变化。1950年香港人口220万,大部分来自内地的五湖四海,他们听的是来自上海的白光、张露(杜德伟的母亲)唱的国语流行曲。他们的下一代成为了“香港人”,在70年代的政治背景、殖民地的特殊文化氛围下,他们需要身份的认同感,在接受欧美流行文化的同时也需要属于”香港人“自己的文化,许冠杰就是代表,因此催生了以音乐为表现形式的文化繁荣。70年代的香港人口接近500万,40%的都是20岁上下的年青人,正是这批年青人构成了对粤语歌曲的强盛需求和唱片的购买力。

当然,这也离不开邵逸夫这个催化剂,是他通过电视、电视剧的媒介,以插曲、主题曲的方式将粤语歌曲传播到街知巷闻。又通过大量的造星运动,如无线艺员培训班、港姐选举、金曲颁奖礼等,邵氏的电视产业捧红了大批的歌手。这些商业运作的手法堪称一绝,值得营销工作参考。

港乐的衰,也离不开人口的变化。唱片的购买人群主要集中在15-30岁的年龄段,而生育率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唱片的购买力自然减弱。这就导致制作公司寻求更多的方式来压缩和分摊成本,不太可能允许制作人花费几年的功夫去打磨一张唱片,歌曲质量越来越差,有实力有更理想的音乐人不愿妥协,只好北上或退出。

同时,当传统的黑胶碟渐渐被CD取代,盗版猖獗,甚至数字化连CD盗版碟都没有市场了。互联网又为听众提供了来自各国的音乐流派和风格,港乐不再是少数有限的选择之一。

或许从这个角度看,港乐不曾衰落过,在无法避免的自然规律下,它只是呈现了一个新的时代背景下该有的样子,而它曾经的样子已经长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了。

PS:本书在Kindle售价5元。

浅薄的读后感,贻笑大方了。读课外书的感觉真好。


    关注 天使爱美丽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