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家学写作】走近“20世纪30年代的洛神”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学名张秀环,后由外祖父改名为张廼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语言特点之一


萧红对语言的超常规运用既表现为新鲜、生疏,同时又表现为直率、自然。萧红语言的直率首先表现在她率性而言,以她特有的童心观照世界时对这个诗意世界不加雕饰的语言描绘。这种超常规语言的运用在萧红后期的创作中越来越成熟。《牛车上》中的三月春阳、《后花园》中的六月鲜花、《小城三月》中的初春原野等,都是一个个儿童眼中的世界,自然而成。同时,这种直率的语言又表现出自然的特点,因为直率,不用伪饰、矫情,就更显得自然质朴,直率和自然这两种特性自然成为一体。这种语言没有着意雕琢的痕迹,自然而然,蕴含着一种稚拙浑朴的美,一种独特而醇厚的情调,从而成为“萧红体”小说叙述风格的重要特征。

你想跟着萧红去写作吗?

想,想,想!可是,这太难了吧?

只要你会读,愿想,敢动笔,没有什么不可能!



这是他们现在在读的书,选入书中的都是适合小学生阅读的萧红的文字。

我可是头一回看见呢!

其中,有一篇文字是这样的——











想看看孩子们学写的内容吗?

1
大地冒烟了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 506班 夏嘉媛
酷暑一笼罩了杭州城,大地就满地冒着热气了。它们毫无方向地,随时随地,只要暑假一到,大地就“冒烟”了,就像大火刚刚被灭的样子。

年老的人穿着一件白背心,拿着一把芭蕉扇,提着一个凳子坐在一棵大树下乘凉,可是越扇越热,只好回家打空调了。

遛狗的人们遇到熟人,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好厉害的天啊!就跟在蒸笼里蒸过似的。”

走在街上的孩子们买来的棒冰或冰激凌,只要稍不注意,除了落在地上不能吃外,它们还会很快化成一滩水。

行人走在马路上一定都戴了遮阳帽或是撑着遮阳伞,穿着防晒衣,尽量往阴凉的地方走,就算这样,头上的汗还是不断地流下来,不知道是头皮流下来的,还是额角,总之似乎全身每个细胞都在使劲地排汗。有趣的是爱美的姑娘,她们怕晒黑,出门前脸上涂上了一层厚厚的防晒霜,哪里料到汗水混着防晒霜流下来了,混合了防晒霜的汗水,白白的,挂了下来,脸上变得一条白一条黄了,有时隐隐约约能看见一层白白的盐的结晶。

树也好像打焉了似的,还能看见一丝白烟从树上飘过。遛狗的人因为要散步,不停地打着扇子,小狗们窝在一起躲在草丛里,人们想回家,可小狗趴着凉快的草丛里不肯出来,就算出来了也都靠着、依着凉快的墙边、树边,凡是凉快的地方都要去,让遛狗的人们累极了,又出了一身汗,很想喝口水,只好忍着渴,忍着累,一步一步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无论动物还是人,只要在马路上行走,一定都很快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恨不得脚上有两个轮子立马到目的地。沥青马路就像一团团的糯米团子一样,走在上面,都会把“糯米”粘在鞋子上,似乎我们在试探这“糯米团子”是否熟了。

2
大地蒸熟了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506班 张艺潇


每年夏天一到,杭州城就仿佛罩进了一个硕大的蒸笼里,热得人透不过气来,明晃晃的太阳肆无忌惮地炙烤着大地。
街头巷尾,你总能看见年迈的老人们一边抱怨着酷暑难耐,一边盛上一桶水浇地,水一碰到地面就有些微弱得“滋——滋”传来。
教室里,同学们总是趁去办公室交作业的时间,蹭会儿空调,也算是小满足了。体育课了,同学们把衣服像剥竹笋似的争先恐后地纷纷脱下来。待到运动回来各个都成了“黑手党”,满脸大汗时把手往脸上一抹,立刻就多了一个花脸。一下课,同学们就迫不及待地冲向卫生间,但一打开水龙头就失望了,因为在夏天只有热水,凉水是梦里才有的。
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冰箱,拿出一根巧克力冰棒,刚想慢慢品尝,不料冰棒好像也热得受不了,“冒汗”了,不一会儿,就融成了一摊水,等你在后悔不该贪图享受时,已经于事无补了。
人还有冰棒可以解暑,可小动物们却没有。小狗热得可怜巴巴地吐着舌头,身上好像附着瞌睡虫一样,不一会儿便迷迷糊糊地卧下休息了,仿佛被“蒸”晕了。

3
大地融化了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506班  徐畅


梅雨季节来的时候,炎热就开始笼罩杭州了。

到了暑假,太阳晒得柏油马路都有些融化了。穿高跟鞋的上班女人匆匆走过马路,马路上就留下一个个高跟鞋踩过的小坑了。有时还 会把鞋子粘住,不小心就会摔一跤。

打扫马路的清洁工凌晨起来扫马路了。到了中午,路上黏乎乎了。树叶粘在上面,怎么都扫不起来。若遇到烟头之类的,则得用手去捡了。身上的汗一滴滴掉下来,胶着在马路上了。

上完课的小学生跑到操场疯玩去了,各个口干舌燥,回到教室,赶紧喝点凉水,吹下电扇,才凉快了一点。

路上的行人不多,都是行色匆匆的,大概都急着躲进空调房了,外面实在热得快化了。

天暗了下来,工地上的工人拖着疲倦的身体回到工棚,几乎每个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好厉害的天啊,工棚里就像蒸笼一样。”

天再热下去:

空气都模糊了。

人们差不多都可以躲进冰箱了。

杭州的夏天差不多和东北的冬天一样吓人了。





本期编辑:鱼们拈花微笑

为了让我们更快地成长,欢迎关注中小学写作教学微信公众号:



创意写作吧,一如既往地与您分享最新写作教育教学资讯。


长按即可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关注 创意写作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