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现象、万荣标准与万荣模式 经略

 

昨日的“专访”中,我们有幸请到了万荣县张副县长,就地标产品万荣苹果的产业化为核心,进行了一段深入的对话。今天...





昨日的“专访”中,我们有幸请到了万荣县张副县长,就地标产品万荣苹果的产业化为核心,进行了一段深入的对话。

#专访链接#

今天“舌尖上的地标”推出全新版块“地标经略”(简称“经略”),将通过“短、准、精”的呈现方式,为您解读每一个成功地标产业背后的经略之道。

万荣苹果产业,如今已经不仅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撑点,促进了农民创收,还有效带动了地方第一、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

其成功的背后,我们认为可以总结为三大要点,即“万荣现象”、“万荣标准”和“万荣模式”。

万荣现象:四个“做到”,地标产业实践的新气象
1


通过地标做大生产

截止2015年,万荣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35万亩,总产量超过7亿公斤,总产值超过20亿元。
2
通过地标做好发展

在苹果等果业种植基础上,联合华荣果业公司、汇源集团等企业,逐步形成产、贮、加、销全产业链格局。
3
通过地标做强文化

结合高端文化果生产及特色文化创意园、观光旅游园建设,开拓农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跨界融合新路径。
4
通过地标做到创汇

短短数年,实现了中国苹果第一次出口美国,中国油桃首次进入澳洲市场两个“第一”。
万荣模式:以“制”代“人”特色县域发展的新思维
1


第一个为县域特产制定生产和保护标准的县

2015年年末由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实施的《万荣红富士苹果》地方标准是目前国内第一份红富士苹果的地方标准。
2
第一个强化地理标志产品源头生产管理的县

大力建设标准示范园区,一手抓园区基础设施等“硬件”,一手抓生产技术规范等“软件”。
3
第一个将地标产品特征制度化、规范化的县

全国有很多红富士的生产地,但万荣通过种植区域、农户管理制度化和生产流程规范化,对什么是好苹果,怎么才能生产出好苹果,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万荣启示:双创双融,山西经济转型的新尝试
1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

万荣模式不满足于技术引进,不满足单项技术创新,而是通过制度创新倒逼生产技术创新与生产管理创新,多管齐下,推动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
2
农旅融合与农文融合

以传统优质果业作为消费基本点,农旅融合延展产业链,增加果业经济增长点,农文融合挖掘地标产品文化价值,创造消费新热点。
营销个案:万荣笑话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万荣苹果大胆地将万荣的“市井”文化与万荣苹果营销相结合,将晋南人都知道、都听过、都喜欢的万荣笑话“段子”做成万荣苹果的包装,买苹果还送笑话光盘、笑话挂历、笑话扑克等。

这样的营销创意也许有些落俗套,却因为与当地文化深度结合,而难以复制,既成了万荣苹果的销售亮点,又成了万荣笑话的传播路径,可见文化+农业,也可以有新思路和新亮点。

“经略”专栏正式开栏,最后附上万荣笑话一则,借花献佛,望各位读者多多关照,多多留言。(看完笑话,经略君已经不能好好说话了)
万荣笑话之巴结
老万家里很穷,可从不巴结有钱人。有个暴发户不相信花钱买不来巴结,找到老万说:“你没钱,我有钱,你不想巴结我吗?”

老万说:“你有钱又不给我,我凭啥巴结你?”

暴发户说:“我把家产分给你三成,你巴结我吗?”

老万说:“我三成,你七成,这不公平,我不能巴结你。”

暴发户说:“那我分给你一半呢?”

老万说:“你一半我一半,咱俩一样多,我凭啥巴结你?”

暴发户生气地说:“我把家产全给了你,这下你该巴结我了吧?”

老万说:“这样我比你有钱了,应该是你巴结我了!”

品品有味儿,再品品还有味儿,这味道带着罕见的骨气。骨气里突兀着不服输的倔气。
视频资料






    关注 王显果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